老艺术家高玉秋病逝!她曾批评恩师常香玉,一度将搭档告上法庭
你绝对想不到,这位被誉为“常派豫剧第一传人”的高玉秋,在享年85岁的光辉背后,竟然有过公开批判恩师常香玉的黑暗时刻! 更反常识的是,常香玉后来不仅原谅了她,还亲口说“咱们师徒还像从前一样”。 这种恩怨反转,在当今娱乐圈简直难以想象——要知道,高玉秋可是常香玉从流浪儿一手带大的“亲女儿”啊! 数据表明,高玉秋追随恩师56年,演过80多部戏,但一场特殊年代的批斗会,差点毁掉了这段情同母女的缘分。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桩豫剧圈最扎心的往事。

高玉秋是个苦命人,1941年生在陕西咸阳,5岁就成了孤儿。 父母逃荒路上没了,她投奔西安的二姨,结果二姨夫也死了,姨妈养不起她,小姑娘只好街头流浪。 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办香玉豫剧学校,专门收留穷孩子。 招生都截止了,7岁的高玉秋穿着破衣服、趿拉露脚趾的布鞋来敲门。 常香玉看她眉清目秀又可怜,破例收了她。 这一收,彻底改变了高玉秋的命运。 学校包吃包住,常香玉夫妇把她当亲闺女疼,过年过节接回家,连演出收入都帮她存着。 高玉秋也争气,8岁登台,11岁靠《拾玉镯》里的“刘媒婆”一炮而红。 那时候,她演一场戏,台下观众拍巴掌能把手拍红。
但好日子没一直过下去。 1966年特殊年代来了,常香玉被扣上帽子,天天挨批斗。 造反派逼高玉秋这个“大弟子”上台揭发恩师,不然连她一起整。 20多岁的高玉秋吓坏了,硬着头皮念了批判稿。 批斗会一结束,她边往家走边掉眼泪,到家捶自己脑袋,恨自己伤了恩师的心。 这事儿成了她心里一辈子的疙瘩。 直到1976年风波过去,高玉秋躲着常香玉走,有次同台演戏,她连师父的眼睛都不敢看。 结果常香玉主动找她,说:“我不怪你,那时候谁都没法子。 ”一句话让高玉秋哭成泪人。 这种宽恕,放现在可能得上热搜——毕竟多少人因为旧怨老死不相往来。

高玉秋的艺术底子是真硬。 她能演青衣、花旦、老旦、闺门旦,连彩旦都拿下,戏路宽得吓人。 常香玉1987年带团义演时,特意拉她上台介绍:“我学生高玉秋,彩旦堪称豫剧第一! ”这话不是吹的,高玉秋演《桃李梅》里的封氏,泼辣劲儿活灵活现;《对花枪》里六十多岁的姜桂枝,唱腔一起,台下老头老太太都跟着哼。 她退休后也没闲着,1995年办手续,照样登台教戏。 2009年周口青年豫剧团排《花木兰》,她手把手教年轻人怎么甩水袖、怎么亮嗓门。
但另一桩官司又给她添了堵。 1985年,河南黄河音像出版社出《必正与妙常》磁带,封面印错了照片,把高玉秋和王素君的剧照搞成王素君和朱巧云的。 高玉秋当时没计较,谁知1994年再版时,磁带改名《陈妙常》,封面只剩王素君一个人。 高玉秋毛了,直接把出版社和王素君告上法庭。 王素君委屈坏了,说自己不知情,俩角儿后来联手告出版社。 这官司拖了11年,2005年才和解。 你说这事儿闹的——搭档变“对头”,又变“战友”,豫剧圈的关系网比戏文还曲折。

高玉秋的身体后来不太行了。 80岁后心脏病严重,每天吃一大把药,隔三差五住院。 2025年10月14日早上,她在河南省职工医院心脏停跳,享年85岁。 常香玉2004年去世前,给她留了幅字:“艺无止境”。 高玉秋把这四个字裱在家里,天天瞅着。 她这辈子,演过穷苦人也演过贵妇人,但最拿手的还是市井小人物,比如《拾玉镯》里那个嘴皮子利索的媒婆。 戏迷说,她演啥像啥,是因为自己尝过人间百味。

高玉秋的故事讲完了,可有个问题一直悬着:如果换作是你,在那种逼你“二选一”的关头,会为了自保伤害恩师吗? 常香玉的宽恕是美德还是无奈? 现在网上动不动就“绝交”“拉黑”,这种老辈人的恩怨化解方式,是不是早就过时了?
举报/反馈
网址:老艺术家高玉秋病逝!她曾批评恩师常香玉,一度将搭档告上法庭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4853
相关内容
老艺术家高玉秋病逝!她曾批评恩师常香玉,一度将搭档告上法庭常香玉亲传弟子高玉秋逝世 因心脏病抢救无效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百年诞辰:从常香玉到常派艺术的传承
豫剧大师常香玉收回“小香玉”艺名内幕曝光
豫剧大师常香玉辞世之追思
梅艳芳今日凌晨病逝 一代歌后香硝玉殒
常香玉收回“小香玉”艺名内幕曝光
豫剧演员小香玉缺席央视《常香玉》节目,作为综艺常客的她不应该
豫剧大师常香玉与小香玉,常大师晚年谈收回艺名一事有惋惜和无奈
常香玉遗愿 收回小香玉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