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河南豫剧院青年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河南省导演学会会员白雪峰以《浅谈创作理念及人物塑造》为题,为20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山东梆子表演人才”培训班的学员进行授课。
白雪峰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和主要作品,包括与国家级交响乐团合作的交响戏曲《穆桂英挂帅》以及多部获得业界高度认可的豫剧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传统剧目上有所建树,更在现代戏的创作上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创新精神。
在谈及好演员的标准时,白雪峰老师精炼地概括为“脚下有根、心里有底、身上有活、台上有神”,强调了演员在舞台上的全方位素养。他进一步阐述了节奏、气韵、基本功和文化修养对于演员表现力的重要性。
授课中,白雪峰老师特别提到了演员在传递人物情感时的挑战与魅力,指出舞台艺术的复杂性要求演员不断积累内在修为和外部技巧,以应对演出中的不确定性和即兴性。
通过对豫剧《红梅记》的深入剖析,他展示了如何通过戏曲的写意美和程式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打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作品。
在介绍新编古装豫剧《红梅记》时,白雪峰老师讲述了该剧在艺术创作上的尝试和探索,包括诗意化的故事叙述、紧凑的故事节奏、浓烈的人物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此外,白雪峰老师还分享了现代戏豫剧《向北》的创作思考,探讨了如何将红色题材与豫剧现代戏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戏曲舞台艺术传达信仰的力量和生命的价值。
授课最后,白雪峰老师寄语学员们心怀敬畏、真学真练,为繁荣戏曲事业而努力奋斗,期望每位学员都能成为舞台上发光的明星。
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感觉受益匪浅!老师讲到戏曲好演员的标准:“脚下有根、心里有底、身上有活、台上有神”,这些就会凸显出基本功的重要性,我们演出的每一出戏每一个角色都需要有基本功去支撑,再一个就是我们的表演,表演要从人物内心的情感去演,恰好这些是最难找最难表达的,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要从剧情的发展过程去理解去表演。
老师讲到戏曲表演的情感“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我要把生活的方式用戏曲的方式用在舞台上,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演员的内在、身段和音乐旋律是为一体的。我要学以致用,用于今后的表演当中。好好努力!多多学习!
培训班学员吕敬利
在创作理念上,首先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既要尊重传统戏曲的艺术规律和文化内涵,又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精神。强调主题的深刻性和思想性,通过戏曲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人性善恶、道德伦理等重大问题。
戏曲人物塑造是一门极具魅力和技巧性的艺术。首先,戏曲人物的外在形象塑造十分重要。包括服装、妆容、头饰等,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帝王将相的服饰华丽威严,而平民百姓则相对朴素简约。在塑造正面人物时,要展现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不回避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对于反面人物,不能简单地脸谱化,而要挖掘其复杂的性格成因和行为动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要精心设计,通过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来推动剧情发展,增强戏曲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激昂的唱腔可能表现人物的愤怒或决心,细腻的动作则能体现人物的柔情或沉思。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性。注重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立体感,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和共情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也极具特色。唱词和念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既要富有文采,又要通俗易懂,能够让观众迅速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此外,在塑造人物时,还要注重人物的成长和转变。一个成功的戏曲人物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有所成长和觉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培训班学员苏芙蓉
排版|彭煊焯
图片|曹宇阳
审编|金银强
审核|伊晓雨
揭牌!临沂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立
音乐学院协办2024 年山东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合唱戏剧专项展示活动
学院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