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中国制造业,机器人硬件降成本不是问题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具身智能企业第一护城河是模型与架构
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文多
2025年,具身智能行业持续火热,技术迭代与资本涌入并行。
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巨头入场是否会挤压创业公司空间?行业的技术护城河究竟是什么?业界翘首以盼的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究竟何时到来?
11月14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记者采访时,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的创始人陈建宇表示,具身智能并非赢者通吃的互联网生意,其明显的长尾效应为创业公司留出了时间窗口。
谈到行业壁垒时,他认为,模型与算法架构决定了系统能力的天花板,数据与工程化能力则决定企业能否逼近这个上限。
陈建宇判断,2025年将是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的元年,行业将从尝试阶段迈向“真实场景的规模化部署”。
星动纪元的创始人陈建宇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中国制造业成本控制能力太强,成本不是问题
大模型竞速如今行至深水区,随着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下场,昔日“AI六小虎”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大厂挤压。
如今,具身智能是否会重复类似路径?
面对这一问题,陈建宇的判断是,更多参与者入场是必然趋势,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要在巨头入场前做大做强。
他认为,具身智能不像互联网产品,能够凭一套大模型瞬间覆盖用户,机器人(17.530, -0.38, -2.12%)需要一台一台地制造,因此发展节奏相对更慢,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窗口也相对充裕。他还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分析说,“蔚小理”等新势力做得不错,但华为、小米也入场了,所以说,创业公司并非无法在大厂入局的情况下存活。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握好这个时间窗口,快速成长起来。”陈建宇坦言,相比汽车行业,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在于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汽车制造商基本面对同类用户和同类产品,而机器人具备大量垂直应用场景,其长尾需求广泛,行业内也已存在数量可观的传统机器人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赛道能容纳很多玩家。
价格竞争力是外界关注的另一焦点。陈建宇坦言,星动纪元的硬件成本目前有很大下降空间,当下首要目标还是让产品跑通,因为产品验证比成本优化难度更高,也更关键。
“降本的方式太多了,只要愿意投入时间与资金,成本完全不是问题。”陈建宇相信,中国制造业具备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对具身智能而言,过早降本反而会让系统无法满足真实场景需求。
不认同“专用机器人更快落地,通用机器人更慢落地”
在激烈的竞争中,行业的技术护城河成为关键。
对“行业技术路线是否正在收敛”的问题,陈建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简称每经记者)表示,所谓的收敛,更多是此前处于观望状态的参与者,在看到某些技术方向效果不错后,开始集中跟进,并不意味着本质统一。
至于具身智能企业未来真正的护城河,陈建宇认为它是一个多层次体系:最上层的是模型与算法架构,它决定了系统能力的天花板,就像学生如果天赋不足,给再多题也无法达到最顶尖水平;数据与工程化能力则决定企业能否逼近这个上限,其中最关键的是能否通过商业化过程获得真实场景的数据,这些数据会反哺智能水平,再反向提升商业化,从而形成闭环。
陈建宇认为,对于通用具身智能而言,这种飞轮效应(飞轮效应: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临界点后形成惯性,使系统自主高效运转)将越来越突出。与传统机器人每换一个场景都要重新编程不同,具身智能的迭代方式更类似当前大模型的竞争,即便技术方案公开,后来者也难以快速超越先行者,因为后者在基础模型、数据和场景积累上已形成结构性领先。正因如此,陈建宇强调,企业必须加快闭环速度,形成壁垒,在巨头下场时达成领先。
对于产业落地趋势,陈建宇并不认同“专用机器人更快落地,通用机器人更慢落地”的判断。
陈建宇对每经记者表示,目前传统技术体系能够覆盖的专用场景基本已实现自动化,通用机器人的价值体现在专用机器人无法胜任的新场景中。例如,在不同类别的零散物品中进行扫码识别和分拣归置,传统算法几乎无解,而大模型路径可以提供突破。因此,在这些新型任务中,通用机器人路线不仅是更优解,甚至是唯一可行路径。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 图片来源:企业网站截图
灵巧手进入技术深水区:难点集中在小型化上
在人形机器人竞争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灵巧手的发展路径与商业价值正在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坦言,灵巧手制造比机器人其他部件更难,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单只灵巧手成本超6000美元,使用寿命仅六周。
但行业中也存在质疑——在许多场景下,普通夹爪是否已经足够?
在陈建宇看来,夹爪与灵巧手的关系并非二选一,而是根据场景进行降维应用,但灵巧手确实拥有夹爪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
陈建宇表示,夹爪能够覆盖相当一部分规则化、结构简单、动作需求单一的场景,这与轮式机器人在部分任务中能替代双足机器人具有相似逻辑。
然而,如果从更广泛的现实环境和更高层次的操作需求出发,灵巧手的应用边界明显更宽。其优势首先体现在对不规则物体的抓取能力上,例如在抓取形状特别的杯子、快递包裹等物品时,夹爪的张开角度往往受到限制,而灵巧手可以通过张开手掌的方式获得稳定抓握。
另外,当任务要求不仅仅是“抓住”,而是需要对物体进行位置调整、翻转、精细操作时,人类手掌的结构优势在机器人上也必须被还原。大量家庭用品、工业工具乃至日常器具本身就是为人手设计,这意味着夹爪天然不适用。
在使用铆钉枪、压枪、操作按钮等更复杂的场景中,夹爪几乎完全无法胜任,这类涉及工作操作的“握、按、对准”多工序动作只有灵巧手能够完成。
除了机械结构带来的适配性差异,陈建宇认为,灵巧手在学习能力上也具备天然优势。由于灵巧手结构与人手高度对应,它可以直接利用人类动作数据进行训练;而夹爪必须将人手动作间接转换成夹爪的指令,存在信息损失与训练复杂度提升的问题。
尽管如此,灵巧手的研发难度仍然远远高于夹爪,突破难点集中在小型化上。陈建宇对每经记者表示,灵巧手要求每个手指关节都必须容纳驱动、传动、传感与控制系统,以便在手指这样的小空间里完成与手肘、膝盖相同的关节功能。这就会带来一系列工程复杂性,不仅包括结构排布、电机参数、驱动器设计,还涉及散热、耐久等难题。
灵巧手的线束管理是另一个难点。陈建宇解释道,在汽车等行业中,线束安装在固定板件上,几乎不会发生剧烈运动;但灵巧手的五根手指动作密集、空间极其有限,却需要大量信号线和动力线同时工作,这意味着几乎没有现成方案可供借鉴。
“万台”是行业大规模商业化的转折点
在具身智能产业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商业化进程同样备受市场关注。
陈建宇透露,从目前的应用来看,物流领域的机会最多。今年已有“具身智能物流仓储解决方案”,从订单下达、分拣、扫码录入到商品出库,该方案构建了全流程无断点的智能闭环,解决了传统自动化设备及方案柔性不足的行业核心痛点。预计物流将成为星动纪元最大的业务板块。
明年,公司还将逐步进入汽车制造、3C电子等行业。
陈建宇认为,切入这些场景的原因在于,工厂有明确的自动化升级需求。这种需求的背后,不仅是降本增效需求,更是因为劳动力缺口逐渐出现。他观察到,那些具有高度危险性、重复性,或者工作环境恶劣的岗位都开始出现劳动力缺口。
对于未来一年具身智能的市场格局,陈建宇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只要没有外部“黑天鹅”事件,具身智能的热度将在明年全年延续。
这一判断,一方面来自外部经济和投资市场的整体预期;另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迭代速度仍在加快,动作控制与大模型在近年来的进展表明,许多此前认为不可能的任务正被逐步攻克。
“明年市场上,商业化将是重点突破方向。”陈建宇判断,今年大家更多是尝试和实现有限营收,真实场景商业化还不成熟,明年将会出现真实产品在特定场景中的规模化落地,“这是最大的变化。”
对于行业大规模商业化的节奏,陈建宇对每经记者表示,“万台”是行业进入真正规模化的门槛,但这是更长期的目标。
对于星动纪元而言,明年更现实的目标是千台级别的出货与规模化试点。陈建宇认为,“万台”是行业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门槛和转折点,一旦达到,将在资本认可、客户接受和成本降低方面产生更大的飞跃。
在陈建宇看来,行业达到“万台”级别是必然趋势。“如果你了解我们目前在做的应用场景,(就知道)其市场空间远远超过万台规模。只要成功攻克几个重点场景,就能实现这个目标。”他称。
封面图片来源:企业网站截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凭中国制造业,机器人硬件降成本不是问题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具身智能企业第一护城河是模型与架构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4687
相关内容
凭中国制造业,机器人硬件降成本不是问题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具身智能企业第一护城河是模型与架构【明星企业巡礼】打造长三角首个智能硬件全产业链资源对接平台 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助力制造迈向“智造”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加速:构建大模型生态与人形机器人创新
百度智驾大拿李震宇创业,又一个具身智能明星团队
A股市场要来一家具身智能明星企业——智元机器人拟控股上市公司!
创投加码PTR机器人:初创企业如何构筑竞争壁垒?
机器人春晚共舞背后:创始人详解AI、群控技术与千亿供应链布局 第一部分:对话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主讲人:宇树联合创始人1、这次不是宇树第一次登上春晚,相比上次春晚,最近几年机器狗的技术...
德银天下创新驱动构筑护城河,双轮战略打开成长新空间
智元机器人“夜闯”科创板!产业链龙头厂商全梳理 就在昨天晚上,2025年7月8日,具身机器人明星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已经完成了对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 上纬新材 (68858...
以 AI 驱动舆情管理,重塑企业声誉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