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的,华裔,住在波特兰,一边录...@马奎斯的动态
这个女的,华裔,住在波特兰,一边录视频,一边给枪里压子弹。她说一天24小时,有十小时在家能听见警车鸣叫声。窗外红蓝灯光闪个不停,她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子弹一颗颗推进去,像在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网友炸了锅,有人冷笑:美国这么乱,咋不回来?也有人反问:富人明星都抢着去,别人是傻子吗?
可真要细想,哪有那么简单。搬家不是打包行李就完事。她在波特兰扎根多少年了?工作是不是好不容易稳下来?孩子可能正读着当地的学校,朋友圈子都在附近。老人家呢?好歹适应了那边的空气和节奏,再折腾回来,身体吃得消吗?这些问题像铁链子,拴得人动弹不得。
她视频里没提这些,只偶尔扫过窗外警车的光影,手边还放着一张孩子的笑脸照。有人说她厉害,备了四个弹夹。可她脸上哪有得意?那熟练的装弹动作,更像是硬逼出来的习惯。就像她小区里那些车主,车窗玻璃被砸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干脆贴张纸条:车门没锁,别砸了。这哪是胆大,是没办法。谁能24小时守着车?谁又舍得每次被砸都掏钱修?
网上还有人自嘲,买了枪却没胆去靶场,只敢在家摆弄空弹壳,练练手感。这不就是很多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吗?想防身,又怕真到用枪那天。安全感不是买把枪就能换来的,更多时候,它是窗外警笛声停不下来时,心底那点没处安放的慌。
再看那些富人都往美国跑的说法,其实普通人和有钱人的世界,根本不是一个频道。那些明星权贵,住的是有保安巡逻的高档社区,麻烦来了有律师有资源摆平。他们的美国,和这位华裔女人住的、每天警笛刺耳的街区,能一样吗?根据波特兰警察局2024年的数据,车辆破坏案件在普通居民区依然高得离谱,比五年前多了近三成。豪宅区的主人,哪会为锁不锁车门这种事头疼?
翻翻《世界日报》的报道,波特兰华裔社区的日子也没好到哪去。晚上不敢随便出门,买菜得挑大白天人多的时候。有的小区甚至自发组织了巡逻队,居民轮流守着入口,可即便这样,还是挡不住小偷光顾。治安的阴影下,普通人能做的,不过是多备一把锁,多留一个心眼。
这位华裔女人,手里压着子弹,眼神却没多少底气。她不是迷恋枪,是没得选;不是不想过太平日子,是环境不给她这个选项。国内网友问为啥不回来,说得轻巧,可成年人肩上的担子,哪是想甩就能甩的?孩子上学的学区,工作签证的限制,甚至只是习惯了那边的超市和邻居,这些琐碎的东西,堆起来就是一座山。
反过来,那些觉得美国就是天堂的人,也没看到普通移民的苦。有人是为了孩子能读更好的学校,有人是为了工作机会咬牙留下。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账本。去或留,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她的视频火了,评论区却吵翻天。有人骂她矫情,有人笑她自找。可谁又真懂她每天听着警笛声睡不着时,心里的滋味?她没说太多,只是默默压好子弹,把枪收进抽屉。桌上孩子的照片,依然笑着,像在提醒她,不管外面多乱,日子还得过下去。
这种夹在中间的滋味,多少海外的普通人都懂。一边是当地的不安定,一边是国内的不理解。想走,走不了;想留,留得心累。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地方,只有适合不适合的日子。她的故事,不过是无数人生活的一个侧影,表面平静,底下藏着多少无奈,只有自己知道。
网址:这个女的,华裔,住在波特兰,一边录...@马奎斯的动态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3963
相关内容
马奎斯建议拉波尔塔留下布雷思韦特,科曼希望阿奎罗拥有轮换前锋《马奎斯世界名人录》推出在线人物传记
“腐兰兰”詹姆斯·弗兰科:和斯科特住一起了
巴斯奎特:“黑人毕加索”?这对我像是一种贬低
穿越时空的时尚女神——杰奎琳.马尔斯
马克·马奎斯
最具才华的魅力演员,帕特丽夏·阿奎特
杰奎琳·比塞特
迈克尔·恩奎斯特合作拍档
巴斯奎特街头艺术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