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香港那么多女明星,为什么只有她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发布时间:2025-11-15 07:30

梅艳芳196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歌影双栖发展的代表艺人之一,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2003年12月30日,患宫颈癌去世,年仅40岁。2004年1月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从此“香港的女儿”特指梅艳芳。当然,还有一位抗击非典去世的女大夫,但因知名度有限,很少被人提及。2014年7月18日,梅艳芳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

回顾梅艳芳的演艺之路,颇为艰辛,也颇有建树。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进入歌坛;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经典歌曲在大陆流行。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1987-1988年,凭借《胭脂扣》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两夺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拍戏涉足文艺(《胭脂扣》、《川岛芳子》、《半生缘》、《男人四十》)、动作(《东方三侠》、《英雄本色3》)、喜剧(《审死官》、《醉拳II》、《钟无艳》)等各类角色。 演艺事业外,她热心公益慈善,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1984年主演了她这一生唯一一部电视剧《香江花月夜》,在剧中饰演一名遭遇曲折的歌女,角色可谓度身订造。她,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四岁半便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很小年纪就在歌舞厅、酒吧一些娱乐场所卖唱,大概当时的人不以为这个小小年纪的姑娘日后会成为香港最出名的女艺人。在电视剧中,她的歌女造型别具风韵,更带点沧桑,加上其精湛的演技令人刮目相看。而当时的她,也不过刚过二十岁。

随后,她又陆续出演了《缘分》、《胭脂扣》(并于此剧中与张国荣结缘,从此成为一生挚友)、《半生缘》、《钟无艳》、《男人四十》等等影响深远的电影,并多次提名并获得台湾金马和香港金像奖。

梅艳芳一生对待朋友豪爽与仗义,成为演艺界尊崇的“大姐大”。正如,她在2002年庆祝入行二十年的纪念节目上对大家说:我在娱乐圈闯荡二十年,四个字概括:“友情岁月!”

对待工作,她尽心尽责,即使生命的最后,她也坚持在了舞台上,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对待慈善事业,她始终坚持。1993年为支援赈灾、支持同胞,打破不北上的诺言,与谭咏麟一同担纲北京人民大会堂华东水灾赈灾义演的压轴嘉宾。并于当年,正式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举行多场慈善演唱会,受益捐助老人院医院,“四海一心基金会”的首次筹款活动于199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溜冰演唱会,一举筹得四百余万善款,均捐赠多伦多大学徐立之博士作为遗传学研究,并打破当年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最高筹款纪录。推动成立[香港影视明星体育协会慈善基金],服务对象以老人为主。

1994年在香港举行的筹款晚宴及奖券义卖筹得七百五十万善款,其中二百万捐赠玛丽医院的肌胳系统再造计划,成立新骨科手术室,院方将其定名为“梅艳芳骨科手术室”;又曾捐赠予华东水灾[31]、香港医学博物馆、东华三院福幼基金、九龙医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模拟课室及国内儿童福利等用途;还曾捐赠百万兴建“东华三院护老中心”,真正为各地华人社群的医疗、安老、教育、社会福利及研究等各个领域带来支持和鼓舞,体现及光大了“四海同心”的慈善精神。1999年5月21日 出任“乐施大使”赴云南探望儿童。2002年美国加州州长颁发梅艳芳“杰出慈善艺人”荣誉,2002年12月15日 出席保良局活动,当场捐款助养500儿童。2003年02月16日SAA动物捐赠大行动、加港星辉耀颐康 (演唱似是故人来)、发起“茁壮行动”。2003年10月联合国亚太残疾人组织在沈阳发起"10.25爱心永恒巨星演唱会",梅艳芳负责牵头召集演出人员,后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此次演出。去世后,梅艳芳国际歌迷会和四海一心基金会依靠既有资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赠,继续为社会募集善款。2004年梅艳芳逝世周年之际,基金会将电影《十面埋伏》剧组及“周年祭慈善晚宴”筹集的善款捐赠香港大学做研究用途。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歌迷会和基金会分别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此外还先后捐助了香港“监护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会”以及“乐施会扶贫发展工作”等公益事业。为支持内地贫困地区的希望工程事业,2008年经纪人王敏慧及友人林建岳在梅艳芳逝世五周年之际筹款建立了“贵州省惠水县打引乡梅艳芳第一小学”。2011年歌迷会再次捐款建立“广西省藤县天平镇大坡龙田梅艳芳第二小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2012年筹建“梅艳芳第三小学”,已于2013年7月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竣工落成。2013年12月30日为纪念梅艳芳逝世十周年举行的“梅艳芳·10·思念·音乐·会”,扣除有关开支后,收益余款约有36万,张学友和曾志伟私下再捐出善款来补足数字总共50万,全部会捐助“儿童癌病基金”。

斯人已逝,善心永存。

去世后,梅艳芳因其巨大的艺术成就和独特个人魅力与坚强形象,代表了奋斗不息的“香港精神”,被媒体赞为“香港的女儿”。

距今,梅艳芳已去世14年,她短暂的艺术生命也仅仅21年,但却在香港电影发展史、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后人难以企及。

愿天堂没有病痛,愿她在天堂尽情歌唱!

举报/反馈

网址:梅艳芳:香港那么多女明星,为什么只有她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1724

相关内容

香港明星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梅艳芳,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梅艳芳只是个演艺人员,为什么她却被誉为“香港的女儿”
梅艳芳:“香港的女儿”是如何成就的
风华绝代的梅艳芳,被誉为香港的女儿,张国荣把她捧在手心
向华强干梅艳芳(当年梅艳芳为什么被打)
香港明星,为什么只有他们四个被命名为小行星名称?
梅艳芳与香港流行文化
梅艳芳61岁冥诞:香港女儿的传奇与情感
江志强:香港有过深情,香港有过梅艳芳
梅艳芳(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慈善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