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1岁的陈梦宣布重返赛场,准备参加全运会时,这位阔别赛场9个月的老将每天进行超2000次反手挥拍的刻苦训练,给人的感觉与她低调设定的“冲击八强”的保守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份低调不仅展现了她经过多年沙场洗礼后的稳重,也透露出她作为老将重新启程时的审慎与谨慎。毕竟,曾经登顶奥运的她,面对的真正挑战,可能并不是技术的恢复,而是如何重新适应赛场的变化与压力。
然而,赛场之外的“取关风波”却给这次回归蒙上了阴影。陈梦在短时间内“取关”了教练邱贻可、队友王楚钦以及娱乐圈的明星肖战等核心人物,虽然她解释为是在“整理社交关系”,但这一举动在乒乓球圈引起了远超比赛本身的争议。当今,运动员的商业活动和赛场表现已密切交织,这样的举动自然会引发外界对陈梦职业重心及她与团队关系的各种猜测。
放眼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们总是需要在竞技成绩和个人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像孙颖莎、王曼昱等队员,在面对相似的压力下,仍然能够保持和团队之间的良好互动,这让陈梦的“断舍离”举动显得格外突兀。毕竟,在集体项目中,社交关系的微妙变化不仅关乎个人选择,还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氛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