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捐出“半世梨园”!280册川剧珍本藏着六十年“传承热”

发布时间:2025-11-14 13:14

廖桂华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11月13日,正值四川秋假期间,图书馆成为学生们打卡的好去处。在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图书馆,读者和游客发现一个新展区,泛黄的手抄剧本墨迹仍鲜,线装的川剧曲谱纸页微卷。

81岁老川剧人李永葆捐赠文献。(廖桂华摄)

“这是西充县川剧艺人李永葆的川剧作品,是81岁的李老爷子本人前不久亲自捐赠给图书馆的。”西充县图书馆馆长冯春介绍,这280余册川剧文献,凝聚着老爷子毕生心血的资料,日前正式“落户”县图书馆。秋假期间,吸引很多市民带着孩子来翻阅。

“你看这川北,西充最是戏窝子。”图书馆还举行了创作分享会,李永葆指尖划过一册油印本的《凤冠梦》,皱纹里漾着笑意。退休前,他是县川剧团的台柱子;卸了妆,他成了川剧的“守宝人”。从艺60余年,他的钢笔在稿纸上写秃了几十支,抄录剧本,边角都磨出了毛边;收集的《传统剧目汇编》,按年份码得整整齐齐。

“高昆胡弹灯,一折一生活;生旦净末丑,一角一人间。”分享会上,戏迷代表念起这句戏文,引得满堂共鸣。李永葆创作的《红云岩》曾在川北巡演百场,台上的红军战士让台下观众泪湿衣襟;他编排的川剧小品《密电码》,把方言趣味揉进剧情,至今仍是乡村戏台的保留节目。

读者翻阅李永葆捐赠文献展览区。(廖桂华摄)

“这些不是我的私藏,是我从事半个世纪梨园工作的‘宝’,希望更多人传承下去。”接过收藏证书时,老人的手有些发颤,“能让年轻人多看看,我这老骨头就没白忙活。”现场,他的徒弟们捧着师父早年的唱腔手稿,字迹间的顿挫起伏,恰似台上的抑扬顿挫。

文献展览区里,青少年们围着一本手绘脸谱册驻足。“这是‘净角’的勾脸技法,红为忠,白为奸。”冯春当起讲解员,“我们会设专架、办展览,让这些文献活起来。”

“川剧要火起来,得走出去、融进去。”西充县文广旅局副局长陶晋表示,西充县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持续开展文史资料征集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川剧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探索川剧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路径,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川剧艺术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网址:81岁老人捐出“半世梨园”!280册川剧珍本藏着六十年“传承热” https://mxgxt.com/news/view/1858120

相关内容

从《陈三五娘》看梨园戏传承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图书馆馆藏古籍上新!九旬收藏名家刘耋龄无偿捐出7种珍贵文献
等身大的日本(185)梨园和梨园妻子【日本文化吧】
近2千册!虹口一对老夫妻捐赠藏书
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青岛去世 90年舞台生涯名震梨园
因梨园春受欢迎 曾承诺妹妹每年参加春晚 8岁时却因母亲去世
民进会员陈红:川剧路上 在坚守中传承
传承的力量:川北河川剧非遗的明星与未来
日本:歌舞伎名角相继辞世引发“传承之忧”
揭秘邵逸夫百年情史:90岁时迎娶67岁“六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