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明星留学”“21天游学体验”,看得无数留学生在评论区疯狂点头:
原来我们这些在国外卷GPA、卷社团、卷实习的打工人…现在还得被明星卷。
但说真的,留学圈的快乐,从来不止语言考试与申请季崩溃,还有——在无数学校中一眼认出你的学校。
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不说名字,只凭关键词,猜出你的学校(注:本文的内容很多基于刻板印象,仅娱乐用)。
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熟悉的学校吧
“地理决定命运”派
某中西部名校
风大到怀疑人生,出门靠毅力,上课靠意志。
天黑得比你的GPA掉得还快。
玉米地环绕,一年四季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大风刮得更冷的冬天。
听说学生最擅长的技能是——在暴雪里找 WiFi 信号。
(现在这个季节,你是不是已经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厚羽绒服”?)
它是:UIUC
位于伊利诺伊州中部的大学城,UIUC常被形容为“玉米地中的学术高地”。校园坐落在Champaign与Urbana双城交界处,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冬季严寒风大,但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工程与计算机人才的成长,被誉为“美国中西部的MIT”。UIUC的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材料科学、农业工程、会计学均位居全美前列。
早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便建成了历史上第一台电子图书馆系统和PLATO教学系统,可谓硅谷技术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UIUC拥有强大的校友网络,知名校友包括YouTube联合创始人Steve Chen、PayPal创始人Max Levchin、“显卡之父”黄仁勋(硕士)、Oracle前CTO Edward Screven等。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依托Blue Waters超级计算机、Beckman研究所等平台持续引领前沿科技。尽管地处内陆且气候严酷,但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UIUC学生务实、坚韧的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科技企业争抢的人才宝库。
某以寒冷和学术著称的顶尖名校
冬天长到怀疑自己在东北支教。
学生都戏称自己在“北美宁古塔”上学。
学校 motto:冷是暂时,GPA 是永恒。
你要是敢穿羽绒服里面只穿短袖?
你就是本地人。
它是:UMich–Ann Arbor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代表之一,以严谨学术、深厚研究传统与强大校友网络著称。冬季漫长寒冷,校园常笼罩在雪与寒风中,这种环境也锻造出学生坚韧、独立的性格。
UMich在工程、商科(Ross School of Business)、医学、公共卫生、社会科学、公共政策(Ford School)等领域长期名列全美前十,是美国科研经费最充足的公立大学之一。
学校体育文化浓厚,橄榄球队“密歇根狼獾”拥有全美最高的球迷参与度。知名校友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Larry Page、美国前总统Gerald Ford、大量《财富》500强高管及诺奖得主。
密歇根大学体现了“学术严谨+公共教育使命+社会责任”并重的精神,被视为美国教育体系中兼具精英与大众价值的典范。严苛课程与强竞争环境让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应对复杂世界的能力,这也是UMich始终保持全球高声誉的重要原因。
某南方“阳光州”盟校
校园有海风、有棕榈树、有短袖短裤、也有无处不在的晒黑威胁…
唯一的敌人:期末周的图书馆抢座大战。
平时都在海边晒太阳,压力来得比潮水慢,但比潮水猛。
如果你说你每天“泡图书馆”,没人信
大家都觉得你泡的是——海水
它是:佛罗里达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位于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是美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公立大学之一,也是全美科研增长最快的高校之一。校园环境温暖明亮,四季如夏、绿植繁盛,学生在开放活力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
UF在生命科学、农业工程、药学、商科(Warrington)、建筑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拥有强实力;其医学中心及农业研究体系服务全州,对佛罗里达经济发展贡献巨大。UF注重实践与创新,生物医学、气候科学、AI应用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知名校友包括Nike CEO Mark Parker、多位美国参议员与州长、以及众多科技与体育界领军人物。作为美国东南部的学术中心,UF融合了高竞争力学术体系、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与显著产业资源,使其成为国际学生与美国本土学生共同追逐的优质公立教育目的地。温暖气候带来的轻松生活氛围与严谨学术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既拥有优越生活条件,也具备扎实专业能力。
某西海岸海滩名校
学校就建造在海滩旁边。
下课散步去海边看日落,还可以上学校开设的冲浪课。
很多人都不知道加州的某所学校著名的图书馆是大名鼎鼎的电影盗梦空间中基地的取景地。
它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位于加州拉霍亚海岸,是美国西海岸科技与海洋研究的重要中心。校园临海而建,可眺望太平洋,环境开放而富有未来气息。
UCSD以理工科、医学、神经科学、海洋学、经济学等领域见长,拥有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在海洋科学领域全球领先。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同样位于全美前列。作为硅谷与生物医药产业延伸带的重要节点,UCSD与高科技企业及生物科技产业链联系紧密,是生物技术创业与科研人才聚集地。
校园中央的Geisel Library以其独特建筑闻名,是学术与自律精神象征。知名校友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企业家以及美国国会成员等。UCSD鼓励学生结合科研、产业与创新实践,形成了严谨学术与海洋气质共存的独特校园文化。其教育理念强调科学精神、实证研究与社会贡献,使其成为加州学术版图中不可替代的一极。
“校园文化狂野”派
某自由精神大学
Final week 传统活动:跑,尖叫。
没错,跑,尖叫。
只是不怎么穿衣服。
这不是体育项目,这是对 GPA 的呐喊:跑的是青春,散的是压力。
它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于旧金山湾区,是全球最具声望的公立大学之一,以自由思想、学术严谨与社会责任感著称。校园靠近硅谷,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统计、经济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等领域的国际先驱。伯克利诞生了Unix系统、RISC架构、BERKELEY校友创业体系对全球科技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校园文化强调社会参与、学术自由与批判性思维,60年代自由言论运动便始于此。著名研究机构如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推动核研究、能源科学与先进材料发展。知名校友包括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诺贝尔奖获得者、硅谷企业家与政界领袖,例如Intel创始人Gordon Moore、Apple CEO Tim Cook(MBA)。
伯克利的学习节奏紧张,学生常在高密度课程与科研中锻炼出卓越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其精神内核是“以知识服务公共利益”,代表了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巅峰力量。
某自由女神对岸大学
城市就是校园。
地铁站就是食堂。
隔壁还有明星来发表演讲,某天校园里突然多了一群保镖和粉丝。
如果看到某欧美天后在毕业典礼站上台?
大家:哦,又来了。
千千万万其他学校学生羡慕不来的机会。
它是: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位于纽约曼哈顿核心地带,毗邻华盛顿广场公园,是美国最具国际化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以商学(Stern)、表演艺术(Tisch)、法律、公共政策、国际关系、媒体与文化研究见长。
相较于传统校园式布局,NYU将城市视为课堂,学生在艺术院、创业空间、金融机构与文化中心之间切换,直接参与全球商业与文化生态。依托纽约的金融与传媒产业,NYU在投行、咨询、艺术、新闻传媒等领域输出大量人才。
知名校友包括多位奥斯卡、格莱美得主、政界人物与企业家,例如Lady Gaga、Martin Scorsese、Jack Dorsey等。NYU强调多元、创新与开放,学生群体国际背景丰富,学术体验与城市文化交织,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与跨学科能力的毕业生。虽然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但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职业机会与文化资源,是典型的“城市型精英教育”代表。
某pdf名校
你永远不知道校园 legend Vince 哥到底存不存在,
但你永远能听到关于他的传说。
这学校的八卦系统堪称比 gossip girl 灵。
没错又是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身份认同危机”派
某常春藤/公立藤名校
你永远在嘴硬:我们学校没那么卷。
但凌晨 2 点还在图书馆:我还能卷!
朋友圈统一格式:
某城市图书馆
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它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西木区,毗邻比弗利山庄、好莱坞与圣塔莫尼卡海滩,是全美最具知名度与吸引力的公立大学之一。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多元的文化氛围,UCLA兼具学术严谨与艺术活力,被誉为“西海岸的学术与文化中心”。学校在经济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影视传媒、公共政策与体育管理等领域均表现卓越。其商学院Anderson School、艺术与影视学院(School of Theater, Film and Television)以及医学院均享有盛名,是美国电影产业与创新产业的人才摇篮。
UCLA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多家国家级研究中心及医疗体系,尤其在神经科学、公共卫生、生物科技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作为美国录取难度最高的公立大学之一,UCLA学生群体背景多元、竞争激烈,校园文化强调卓越、包容与社会责任。
学校体育传统强大,“Bruins”队曾培养出众多奥运金牌选手与NBA球星,包括篮球传奇人物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等。UCLA校友网络遍布全球政商、科技、医学与文化领域。
“学校=公司”的地方
计算机学子的天堂。
会聊天的是 networking,不会聊天的是吃亏。
LinkedIn 比朋友圈更新更勤。
求职季?
那是学校一年一度的精神奥运会。
它是:卡内基梅隆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计算机科学、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全球权威。学校以研究驱动与产业合作著称,CMU的软件工程学院与机器人研究所均为世界领军机构。
除理工科之外,艺术学院(特别是戏剧)与商学院(Tepper)也成绩斐然,形成“技术+艺术+商业”融合格局。CMU培养了大量科技企业高管、AI与计算机科学研究者以及创业者,校友包括Duolingo创始人Luis von Ahn、Nobel获奖者与多位硅谷技术领袖。
课程 rigor 强、项目密集、实战导向明显,学生在高压与资源并存的系统中快速成长。学校与科技公司联系紧密,毕业生在硅谷、金融科技与工程领域就业优势显著。
CMU代表着“科技知识与产业融合”的办学理念,所塑造的不仅是技术人才,更是推动时代技术革新的力量。
不知道这些学校你猜到了哪些?
除了以上还有哪些“有梗”的学校?
欢迎小伙伴来一起交流。
其实整体看下来,我们发现这些印象里有欢笑也有汗水和眼泪。
留学不是光环,也不是标签。是风吹雨打里硬撑的深夜、是图书馆灯下的背影、是生活与成长叠起来的一块一块砖。
我们既不是苦情背景板,也不是滤镜天才。我们只是选择了一条更绕但更辽阔的路, 一步步把世界当课本,把自己当答案。
无论你来自哪所学校,我们最终汇聚成一句话:
学习不是比起点的赛跑,
而是一种持续更新的生活方式
文 | 城南
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你的学校还有哪些“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