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汪曾祺先生在《多年父子成兄弟》里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理解与包容的。这话说得真好!咱知道了吧,人到中年后,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朴实散淡的文字。我的女儿今年读大二,个性锋芒,思维活跃,有时候倔强到让我这个同样倔强的老妈也无可奈何。
我们家算是个民主家庭,从小女儿就直呼我们的名字,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举个栗子,当时我和一个来自孔孟之乡的同事大叔说起家里这些趣事,他不住地摇头叹气,一副很费解的神情。其实我当时的思想还是蛮前卫的,我一直觉得子女对父母的敬畏一定是她发自内心的由衷认可,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要以理服人,不能以父母的权威强加给孩子的认同。那样对天生地位处于弱势的孩子有失公平。
从小女儿无论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我们可以争论,女儿可以去反驳,但是经过辩论说服女儿后,她会心悦诚服地认认真真去执行。如今女儿渐渐长大了,个子开始比我高,和我走在一起会不自觉地挺起胸脯,反而使我好似趋炎附势的样子。我心里虽然高兴,但距离我理想的闺蜜状态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女儿不愿意和我逛街,更不愿意和我去买衣服,我们之间的审美有分歧,我偏向于实用,女儿偏向于萌。其次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我交流,多数时候面对手机电脑,这点我有点郁闷。如果遇到女儿心情好她会主动找我,譬如谈些大一点的话题什么的,我们的观点还是很接近的。
在梳妆打扮方面,我喜欢女孩子打扮漂亮点,让生活多一些色彩。理工女的她不习惯化妆,也不喜欢穿高跟鞋,对于我“不穿高跟鞋的女人怎么算女人”的观点女儿不太在意。想想她毕竟还是小青瓜,和她讨论风情还为时尚早,以后再说吧。但愿长大一点就会有所改变。
女儿现在不到20岁,我在耐心地等待着她长大,从青涩到成熟,直到成为我闺蜜的那一天。都说女儿像妈妈,我们俩都是急脾气,都有棱角,太近了会有碰撞,可分开之后又会彼此挂念,惺惺相惜。每次女儿放假回家,老公都要叮嘱我,不许和孩子吵架。老公在孩子面前永远是好好先生,可是每次我们都故技重演。吵了嘴又会很快重归于好。
女儿了解我就像我了解她一样,我有耐心,去等着时光慢慢地改变她,也改变我。呵呵,不急,我慢慢等。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评论区聊聊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