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回顾|六国作曲家联袂描绘《北京印象》,北交奏响首都文化强音

发布时间:2025-11-13 18:27

2025年11月12日晚,北京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重点创作项目——大型交响组曲《北京印象》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迎来首演。这部由来自美国、泰国、德国、俄罗斯、阿根廷、尼日利亚六国杰出作曲家联袂创作的交响巨制,音乐总监杨洋执棒北交倾情演绎,以独特的国际视角和多元的音乐语言,为现场及线上观看直播的观众,呈现了一幅跨越文化边界、融汇东西方智慧的首都音画长卷。本场音乐会为北交艺术创新再添硕果,生动诠释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文化高地"的坚定步伐。

主创团队、嘉宾、媒体及乐迷们还在演出前参与了创作分享会,听作曲家分享了创作故事。

《北京印象》是北交立足国际化视野,汇聚全球音乐创作力量的重点项目。特别邀请了六国优秀的作曲家,让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视角,共同描绘他们心中的北京。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介绍,“北京交响乐团非常重视中国作品的创作,我们的作曲家很多已经走向世界,所以这次邀请外国作曲家来创作,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看中国,表达中国,同时推动中国乐曲在国外上演,让国际更加了解北京。”

音乐会第一乐章《不一样的四季》出自美国作曲家查德·卡农之手。他曾为多部好莱坞电影配乐,以交响作品闻名国际。该乐章运用细腻的音色变化和创新的和声语言,将北京四季的独特韵味娓娓道来,既保持了美式音乐的流畅性,又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第二乐章《岁月如光》乐曲始于近乎寂静的大提琴与中提琴声,模仿古琴的空灵音色,辉光便从这片静默中逐渐苏醒,如破晓时分朝阳缓缓升腾。泰国作曲家庞那荣堪称半个“中国通”,因此作品创作颇为得心应手。他表示“早在2006就来过北京,也非常熟悉中国文化,为北京创作乐曲,是无上光荣的。”

被媒体评价为“极具感染力且风格独立”的德国作曲家斯文·戴格创作的第三乐章《活力之城》,他用激昂的节奏点燃现代北京的朝气蓬勃,快速的弦乐拨奏如同城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跳跃的音符展现北京的现代脉搏。

俄罗斯作曲家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在此番创作前并没有来过中国,他凭借以往对北京的印象,以及北交线上传送的大量图片、音视频、纪录片了解北京。他从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中找到灵感,创作了第四乐章《灯塔》,他说“这首改编自藏族民歌的歌曲,让我感受到希望的力量,为了表达我对两国间深厚文化联系的致敬,我还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和《卡林卡》也编到曲目里。”

第五乐章《城市絮语》由阿根廷作曲家阿里尔·皮诺蒂创作,他将北京的历史厚度与探戈的旋律进行结合,构筑一座音乐桥梁。增加了独奏乐器手风琴,再现探戈灵魂。

尼日利亚作曲家昂切·拉杰什·乌格巴贝创作的最后一个乐章《光明与未来》,其命名源于他对中国科技发展及我国“一带一路”政策惠及其家乡的感慨,他为此乐章起了一个既温暖又有力量的名字。他说:“在我尼日利亚的家乡乔斯镇,中国制造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我们的街道,太多中国制造产品帮助我们提升了经济生产力与生活舒适度。”曲目名称“Illuminations”可拆分为“illumine”(照亮)与“nations”(国家),“一个有光亮的国家”这也正是昂切对中国的理解。

在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杨洋精准而富有激情的执棒下,乐团展现了卓越的艺术驾驭能力和跨文化音乐诠释水准,将六个风格迥异的乐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演出过程中,观众们全神贯注,跟随着音乐的引领,经历了一场跨越六大洲的文化之旅。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此次《北京印象》的成功创作与首演,不仅是北京交响乐团艺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国际化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让我们在这一曲曲匠心打磨的旋律中,聆听北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受艺术与城市交融的不朽魅力。

网址:演出回顾|六国作曲家联袂描绘《北京印象》,北交奏响首都文化强音 https://mxgxt.com/news/view/1855244

相关内容

演出预告|奏响时代强音 滋养青春心灵——北京交响乐团即将走进北师大
演出回顾|北京交响乐团“三高炉”震撼上演2024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音乐会
罗马世家:在北影节的时尚与文化交响曲中奏响品牌强音
罗马世家:在北影节的时尚和文化交响曲中奏响品牌强音
冀港交响乐手联袂演奏中外经典曲目
2025北京长城音乐会在延庆激情上演,中俄联袂奏响新时代乐章
指挥家杨洋出任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开启2025-2026乐季新声
第27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十月开幕,上演10场国内外名家名团演出
衡水老白干携手明星演唱会燃爆河北,文化强音奏响共绘冀酒发展新蓝图
亮声卡内基音乐厅,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发出青春的声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