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子女老人“以房养老”之困:赠房侄女仅照料28天,法律如何守护“养老钱”?

近日,上海一位无子女老人的遭遇引发广泛关注。
王阿婆将名下房产和42.8万元存款赠与侄女一家,指望他们为自己养老送终。

然而这份期望在短短28天后就破灭了,侄女仅照料28天便搬离,留下老人与破碎的养老梦。
这场仅维持28天的“养老送终”协议,一场关于百万元房产的争夺,折射出很多无子女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赠房换侄女养老送终
王阿婆婚后未生育子女,丈夫离世后独自生活。
为解决养老难题,她与侄女王女士一家达成口头协议,将自己名下一处房产及部分存款赠与对方,由他们负责其“养老送终”。
2024年4月,王阿婆将42.8万元存入王女士账户,次月将房屋过户至王女士儿子小王名下。
王女士随后搬至王阿婆住处承担照料职责。

然而仅28天后,因双方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王女士便搬离了住处。
随后,双方对簿公堂。王阿婆认为侄女一家未尽照顾义务,要求撤销赠与合同并返还财产。
王女士和小王则辩称,无论如何照顾王阿婆,老人都表示不满意,他们已尽到照顾义务。
在二审中,小王甚至改口称,双方约定的照料仅包括“在王阿婆死后帮其料理后事,并不包含日常养老照顾”。
王阿婆反驳道,若按此说法,自己将数百万元财产交付给关系并不密切的亲戚,对方却仅需料理身后事,明显违背公平原则。
法院守护老人养老钱
法院最终明断此案,守护了老人的权益。
二审法院认为,尽管双方未签署书面协议,但可确认本案属于附义务的赠与合同。
受赠方的合同义务应包括照料王阿婆日常生活并处理身后事宜。

法院在判决中指出,若按小王所称其义务仅限于处理后事,则王阿婆支付数百万元财产与亲戚获得的利益之间,“双方权利义务远不对等”。
鉴于双方矛盾难以调和,合同缺乏继续履行基础,法院最终支持王阿婆撤销赠与的请求。
判决房屋重新登记回王阿婆名下,王女士返还25万元银行存款。
尽管拿回了房产,但王阿婆的养老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有网友感慨:“一个月17万元的保姆费用,平均每天6000多块,是真的贵啊!”
以案说法:附义务赠与
针对此案,我们采访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广州越秀分库项目负责人范仲权,他表示: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
广州越秀分库项目负责人范仲权
王阿婆案的判决,展示了《民法典》对附义务赠与合同的规范,也体现了法律对弱势老年人群体的坚定保护。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如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本案中,法院通过双方陈述及行为,认定这并非普通赠与,而是以履行赡养义务为实质条件的赠与。
晚年财产换照顾怎么做?
王阿婆的遭遇,为无子女老人养老规划敲响警钟。
其中,书面协议至关重要。本案双方仅达成口头协议,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
王阿婆是幸运的,法院通过庭审调查确认了事实,但并非所有老人都能如此幸运。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因为亲情关系或缺乏法律意识,仅凭口头承诺就将财产提前赠与子女或亲属。
结果在对方不履行养老承诺时陷入被动,甚至老无所依。
中华遗嘱库要提醒广大老年人,财产是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处理财产问题时务必谨慎。
对于希望通过“财产换照顾”方式解决养老问题的老人:
我们建议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照顾的具体内容、标准、期限以及违约后果等,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市民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
此外,遗嘱作为一种更为灵活的财产安排工具,也值得老年人考虑。
与生前赠与相比,遗嘱可以在老人生前保留财产所有权,避免过早失去财产控制权,同时能够确保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配。
通过订立遗嘱,老人可以设定特定条件,如要求继承人在继承财产的同时承担一定的养老责任,这在法律上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一层保障。
中华遗嘱库一直倡导“有尊严的养老,有温度的传承”。
我们理解每位老人都希望安享晚年,同时也希望将自己的财产传承给关心照顾自己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遗嘱咨询、起草和保管服务,帮助大家用法律工具守护自己的权益,避免类似王阿婆的遭遇再次发生。
网址:无子女老人“以房养老”之困:赠房侄女仅照料28天,法律如何守护“养老钱”? https://mxgxt.com/news/view/1854459
相关内容
24万养老钱借给侄媳妇打水漂,姑姑哀求还钱,侄子:和我没关系《民法典》新规:侄子侄女享有遗产继承权,继承新规下如何应对?
房产赠与侄子 关系恶化有权撤销
我给父母买养老房,5年后弟媳说:你们租房子,这房给我儿子结婚
如何养老更有保障合理安排理财和养老
解构居家养老困局,快手星芒短剧《房东有点怪》用温情关照现实
千万老漂族,困在养孩子的义务中
父母子女对去养老院意见不统一如何处理
遗产继承纠纷:父母将唯一房产遗赠给侄子 子女能追回吗?
不老女神赵雅芝如何保养的 明星护肤保养心得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