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春晚前,感觉天天在背台词
朱军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朱军首次披露自己数年来主持春节联欢晚会的台前幕后,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朱军在书中回忆了那些属于他自己的“零点时刻”:荣光时、黯然时、欢歌时、悲泣时……每一时刻的感悟,都使他的生命愈加厚重。
在书里,朱军将告诉我们,他是怎样突出重围,战胜对手,成为央视晚会的当家主持?他和范曾、赵本山、周涛、董卿、冯巩等人的情谊,以及春晚舞台上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上期回顾]
我到甘肃电视台当主持人后,名气开始响了,还有机会和央视来的“大腕儿”合作,比如倪萍和杨澜。杨澜还提议我出去走走,以便有更好的发展。
杨澜走了没多久,中央电视台的《地方文艺》摄制组就来了。在录制节目的间歇,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同志和我聊了两句。我礼貌却略显随意地回答着。“主持得不错,有时间我们聊聊吧!”我点着头,心想,这女子口气不小。这位女同志走后,一位同事望着她的背影神秘兮兮地问我:“知道她是谁吗?”我摇摇头。
“这可是中央电视台的高导演啊。你刚才对人家也太冷淡了吧!”当时的我沉浸在小“富”即安的满足中,对事业和生活都没有太大的野心,所以我并没有为刚才的“失礼”而懊恼。不过得到了央视导演的认可,我还是喜不自胜。愉快的合作过后,高导演也撂下了一句话:“你条件不错,有机会到北京,到中央电视台来看看吧,来的时候给我打电话。”然后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我。现在回想起来,白凤、杨澜、高立民导演……好多人或无意或有心的肯定或建议像是一站站路牌,一路指引我走上了中国电视晚会的大舞台。
1993年年底,我忽然接到了高立民导演的电话,她邀请我到北京看看,没有说具体事情。说实话,自从杨澜和高立民导演提议我出去看看后,我总是隐隐有种冲动。这次,我没有犹豫,背着简单的行囊就去了北京,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北漂。当时,中央电视台的《东西南北中》正在物色一个男主持,我就这样幸运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了一名编外人员。
1996年3月8日是一个大好日子,就在这一天,我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正式员工。1996年,我已经32岁了,正介于不老不嫩的年纪,《东西南北中》《中国音乐电视》似乎越来越不符合我的风格。我的舞台在哪里?会有一个新的舞台吗?当我带着这样的困惑环顾四周的时候才发现,当时台里的文艺节目主持人其实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记得有一次《东西南北中》要筹备教师节晚会,主持人全部邀请了外援。我当时心里暗自不爽,明明有自己的主持人还要去请别人,这不明摆着说自己不行吗?我和杨东升导演关系不错,在他面前无须掩饰什么不满情绪,我直言不讳地跟他表达了这种想法:“咱们自己的晚会为什么不用自己人?”他无奈地苦笑着说:“用谁啊?用你啊!”“用我啊!”“你还嫩了点!”想想我都三十多岁了,算上军龄也工作了十几年,我愤愤不平地说:“你都不让我上台,怎么知道我还嫩?你得看台上的表现才知道啊!”他安抚道:“你别着急啊,急什么,机会总是有的。”
机会总是有的,只是不多而已,所以每个我都倍加珍惜。当时的我在央视只有过两次直播经历。第一次是在1994年9月30日,我参与了建国45周年天安门广场群众联欢活动的现场直播。台里一共安排了近10位主持人在不同地点向观众进行现场解说。我在正阳门下,负责礼炮礼花分队的相关报道。这和前一站的集体舞比起来显得冷清不少,为了保持直播气氛能连贯地衔接起来,我提前几个小时就开始热身,围着正阳门跑了一圈后,我又在原地做起了高抬腿。大家都笑话我:“瞧把朱军紧张的!”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还不赖,当我带着运动过后轻微的喘息,在镜头面前绽放出全部热情的时候,当晚的总导演张晓海惊讶地问道:“这个小伙子是谁?”当时《东西南北中》的主题曲《走到一起来》非常流行,他只知道我是“走到一起来”的那个小伙子,从这之后他才记住了我的名字。
国庆直播之后的第二天,张晓海导演再次找到我,通知我和《艺苑风景线》的陈鲁豫一起主持一台《七彩欢歌》的行业内晚会。这也是我首次在当时央视最大的1000平方米演播室主持,这里也是每年春晚的直播地。为了缓解我的紧张心理,张晓海说了这么一句话:“对了都是你们的,错了都是我的,希望你们能掀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新的一页!”
翻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机会总是愿意拥抱奋力向它奔跑的人。1996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我在国际饭店主持了一台中秋晚会。这台晚会的导演是袁德旺先生,作为文艺中心的资深导演,《综艺大观》是他的著名作品。熟谙电视文艺晚会沟通艺术的袁导将这台中秋晚会的会场特意设计成了茶座式,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联欢一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作为主持人,我发挥自己在部队中练就的本领,不仅负责说,还在现场当起了一位魔术师的助手,就跟刘谦和董卿合作的感觉差不多。两人合作表演了变金鱼缸、变火盆等中国古典戏法,我还现学现卖地表演了一个魔术,主持人反串在当时是很新鲜的,我的表演引来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转眼就到了年底。我正在办公室制作《东西南北中》的春节特别节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朱军吗?我是袁德旺,我正式通知你,你现在是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之一了。”我以为是自己出现幻听了,不敢相信地问道:“您说的是春晚吗?”他回答得斩钉截铁,容不得丝毫怀疑:“对,就是春晚,你看什么时候到梅地亚来一趟,咱们面谈一下。”那时候五棵松的影视之家还没盖好,春晚节目组驻在梅地亚,“好,您在哪个房间,我这就去!”放下电话,我直奔梅地亚。见了袁导,他像老朋友一样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说:“小朱啊,要把握好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相信你!”
机会来了,来得如此之快,快得令我有些不适应,那个在中国电视文艺主持人心中相当于喜马拉雅山高度的大舞台将有我的立足之地吗?直到亲临春晚排练现场,直到亲眼看到赵忠祥和程前,我才确信自己终于来到了春晚身边。
毫不夸张地说,赵忠祥老师一直是我的职业偶像,多少次做梦我都想和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程前当时人气很高,他是我到了央视以后第一个想要追赶的现实目标。只有我和亚宁是第一次参与春晚。作为新人,每遇到问题,比如生僻的字拿不准,我就会去问赵老师,他总是认真地指导,同时赵老师还担当着春晚主持人团队中大家长的角色,负责把控总体的主持节奏,他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小哥儿几个,咱这段节奏可以稍微放缓一些。”有一次排练完毕,我兴奋地问倪萍老师:真正直播的时候我们会在哪里对词啊?没想到,倪萍老师指着后台的一个狭长通道说:“咱就在这儿背词。”其实,来不及换服装的时候,那也是我们的更衣室。那个通道也就1米来宽,是舞台大幕的后方与墙壁隔出来的,我们就在那儿借着舞台透过来的光来回溜达着熟悉台词。
这也使得我第一次对春晚主持人有了了解:舞台上的光鲜都是表面的,背后更注重的是专业上的精准。每次排练都会有旧的节目拿下去,新的节目加进来,所以每次的台词都不一样,而且我们还不能把台本拿走,每次排完都要还给导演组,回家还要凭印象回忆,于是那段时间我感觉天天都在背台词。
网址:第一次上春晚前,感觉天天在背台词 https://mxgxt.com/news/view/1853741
相关内容
春晚倒计时56天!上春晚次数排名前十的明星,冯巩第一,他排第六总台春晚完成第二次彩排
「创作开运礼」明星上大舞台也会紧张,张天爱第一次春晚彩排囧事
第一次登台春晚,THE9:家人在群里发舞台截图
第一次登台春晚,TH9:家人在群里发舞台截图
台湾天后第1次上春晚,登台打招呼像参加商演,“粗糙”打扮被笑
张新成在春晚节目中的第一句台词 张新成 唐探1900
参加央视春晚后,港星梁家辉在春晚后台哭了3次,原因感人至深
马丽回应演沈腾丈母娘:第一次上春晚也没有感情线
刘谦癌症康复后第七次登上春晚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