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证心诠释“怪才”另一面

何冰导演并主演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王润
舞台灯光渐亮,三名演员操控着一头名为“懂事”的驴偶驮着行李缓缓走来,驴鞍上斜插一盏灯笼,上面一个“桥”字在夜色中摇曳。何冰扮演的郑板桥,手持竹杖,跟在驴后,一声“懂事,慢点走啊”的呼唤,将观众带回到三百年前的潍县秋夜。
11月6日、7日,由何冰导演并主演的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作为“大戏东望·2025全国话剧展演季”开幕大戏,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该剧以“好官、好才、好人、好怪”的立体叙事,让清代廉吏郑板桥的精神穿越时空,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选择郑板桥这个题材,因为他是个一心为民服务的好官。”何冰介绍,为还原真实的郑板桥,剧组专程赴潍坊采风,搜集素材,最终确定“以一桩要案为线索,串起为民事迹珍珠”的叙事结构,将私开粮仓、以工代赈、疏浚河道、芒鞋问俗等历史事件有机串联,让观众从紧凑的剧情中感受其勤政担当。
当被问及最想通过这部戏传达什么时,何冰的回答出乎意料地简洁:“希望大家看完这部戏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难。”他解释,主创从史料中了解到,郑板桥在潍县救灾过程中既要化解豪绅阻挠,又要兼顾民生与吏治,其困难远超常人想象。“郑板桥如今能在人们心中有这么高的名望,为官时是克服了很多困难的。”
在何冰心中,这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的双重身份本身就极具戏剧张力。“身为艺术家的郑板桥,很多人都了解,但作为官员的他,春风七载在潍县,即现在的潍坊,留下非常好的政绩,却并非尽人皆知。”何冰直言,“历史上,能够同时以好官和艺术家两种形象留在人民心中的人是不多见的。”
为了多维度呈现人物个性,该剧突出强调郑板桥的“四好”:好人、好官、好才、好怪。郑板桥既有开仓放粮的果决,又有挥毫泼墨的洒脱;既有面对权贵的桀骜;又有牵挂民生的柔软;既有文人不屈的风骨,又有普通人的挣扎。
“郑板桥性格上的这种张扬和戏谑,让他能在绝境中突围,也为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素材。”何冰诙谐幽默、个性耿直的“嘎劲儿”,与郑板桥“诗骨文心”的“怪才”特质相得益彰,也为角色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感染力。
剧中还特意融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郑板桥名诗句,以诗证心,带领观众从文字中读懂其情怀与坚韧品格。“读他的诗,就大概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冰认为,郑板桥的精神如今依然“管用”——他的执着与担当,既是对当下的警醒,更值得成为今天人们前行的力量。
《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舞台美学也颇具匠心。几片摇曳的竹影、一方流动的水墨、错落的黛瓦青砖,既勾勒出清代潍县的市井风貌,又暗合郑板桥“诗画意象”的艺术审美。驴鞍上的“桥”字灯笼、刑枷上的竹画、剧终时满台的风筝,也反映出郑板桥的精神追求,将“竹之坚韧”“为民初心”的主题具象化。贯穿始终的小毛驴“懂事”更是点睛之笔,既外化了郑板桥的倔强正直,又让廉洁主题跳出说教,变得鲜活可感。
网址:以诗证心诠释“怪才”另一面 https://mxgxt.com/news/view/1850149
相关内容
诠释明星慈善的另一种方式Bottega Veneta以诗歌装置诠释品牌哲学
贾乃亮:多面才华,用心诠释父爱
时尚日记携刘诗诗跨界设计诠释非凡女性魅力
汪峰谈弃皮裤穿西装,称是摇滚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孙一文:面对“爆冷出局”,她以坚韧回应质疑,诠释体育精神的真谛
韩娱每周一星:真实金善雅诠释另类美丽
罗云熙以扎实功底诠释角色多面性
陈奕迅:用歌声诠释人生的音乐才子
《新闻女王》今晚开播 以新闻故事诠释主播斗争与人性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