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女星霸气护夫,回怼老公压榨员工一事,匿名指控引爆的舆论海啸

发布时间:2025-11-09 13:08

2025年10月初,香港社交平台Threads上一则匿名爆料将TVB资深演员滕丽名推上风口浪尖。爆料人自称是日资企业佳能香港分公司的员工,控诉其上司、滕丽名丈夫朱建崑长期以“培训”名义强制员工无偿加班至深夜,甚至通过实名问卷施压反对者,并附上公司内部邮件截图为证。邮件显示,员工需从早8:30工作至晚8:00,且培训时段被标注为“强制出席”。

滕丽名最初回应称“培训确为事实,但员工无人离职,丈夫也准时回家与家人共度中秋”,并强调“公司决策非丈夫一人主导”。然而,爆料人随后晒出邮件细节反驳,指出朱建崑发言时间与员工实际下班时间矛盾,质疑其“坐火箭回家”的说辞。舆论迅速分化,既有网友力挺滕丽名“护夫心切”,也有人批评其回应避重就轻,甚至质疑夫妻合谋掩盖真相。

10月28日,滕丽名在TVB剧集《爱·回家之开心速递》宣传活动中再度受访,态度明显转变。她直言:“爆料者可以选择不做这份工作”,并自曝在TVB工作30年“常加班却无加班费”,试图以自身经历合理化职场压榨现象。这一言论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指出,滕丽名将个人选择与雇主强制行为混为一谈,本质是“受害者有罪论”。香港《雇佣条例》明确规定,超时工作需支付补偿,企业无权以“自愿”为由规避责任。部分舆论认为,滕丽名作为知名演员,未对事件核心矛盾表态,反而转移焦点至“言论自由”,有利用明星光环模糊是非之嫌。也有少数声音支持其“维护家庭”的立场,认为职场压榨普遍存在,公众过度介入私人领域可能演变为“网络暴力”。

事件折射出香港职场“隐形加班”与“绩效压迫”的痼疾。佳能公司被指通过“培训”“问卷”等话术美化压榨,而员工因职场权力结构敢怒不敢言。类似案例近年频发,如2024年香港某银行强制员工签署“自愿加班同意书”,均引发法律纠纷。滕丽名“丁克夫妻”形象与“护夫”行为形成微妙对比。部分评论认为,其“贤妻”人设可能强化“男主外”传统观念,而匿名爆料人的控诉则被视作对性别压迫的反抗。

尽管佳能香港尚未回应,但法律界人士指出,若邮件属实,企业涉嫌违反《最低工资条例》及《雇佣条例》,员工可向劳工处投诉或申请法律援助。而滕丽名“选择不做”的言论,或被解读为默许企业违法行为,存在误导公众风险。

尽管部分网友呼吁“勿牵连无辜”,但公众人物的家庭成员难免因当事人社会地位成为舆论焦点。滕丽名事件与早前某男星家暴案中妻子被网暴的情况相似,凸显公私领域界限的模糊性。

滕丽名从“TVB甘草演员”到“争议中心”的转变,揭示了艺人家庭关系对职业生涯的潜在威胁。其主演的《爱·回家》虽为长寿剧,但近年收视疲软,负面舆论或加速观众审美疲劳。对比其他明星处理类似事件的模式,滕丽名团队未能及时提供实质性解决方案,仅以情绪化回应激化矛盾,或导致危机升级。

无论滕丽名夫妇关系如何,佳能香港需正视指控。若证实存在系统性压榨,应立即整改并赔偿员工;若属误解,则需公开透明沟通以重建信任。明星在维护家庭隐私的同时,需避免为涉嫌违法的行为背书。滕丽名可借鉴其他艺人的策略,既表明立场又不激化矛盾。职场压榨的根源在于制度性漏洞,需工会、法律机构与媒体形成监督合力。此次事件或成为推动香港完善劳工权益保护的契机。

滕丽名护夫风波不仅是明星家庭的私事,更是香港职场文化与舆论生态的缩影。当“996”常态化、加班文化异化为新型剥削,公众人物的每一句表态都可能成为社会议题的引爆点。事件最终走向,或将考验法治与人情的平衡、个体抗争与集体沉默的博弈,以及娱乐工业光环下真实人性的显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香港知名女星霸气护夫,回怼老公压榨员工一事,匿名指控引爆的舆论海啸 https://mxgxt.com/news/view/1845826

相关内容

张继科事件引发的舆论海啸
1篇匿名爆料引爆热搜!Lisa陷“双面人生”惊人指控,粉丝泪崩?
污蔑老板性骚扰拒不道歉!巧乐兹夫妇回应争议,暗指孙灏羽带舆论
揭秘香港知名女星李明慧与富二代老公被曝离婚内幕
何炅遭保姆实名举报!央媒下场回应引爆舆论,内幕远比想象更劲爆
明星解约引发舆论海啸,经纪团队反击揭露真相
顶流明星豪赌十亿?揭秘一场AI造谣引发的舆论海啸
张馨月保姆事件掀舆论海啸 明星雇主姿态遭全民显微镜
霸气又好听的香港公司名字
香港顶流遭名导连夜炮轰!娱乐圈地震级争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