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喜欢我,我假装自己很能吃

发布时间:2025-11-09 03:19

文 | 李煜玮

来源 | 极光中心( ID:we-are-in-zc )

女明星究竟吃不吃饭,一直是娱乐圈的未解之谜。但这两年有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甭管真吃假吃,至少女明星都喜欢立“吃货”人设

比如舒淇的微博,以晒各种高热量美食著称;新晋女神迪丽热巴,在某综艺节目上看到美食直接跪下,对着镜头说“暴饮暴食真的会瘦”,大眼睛里闪动着童叟无欺的纯真,完全无视饮食科学规律在她身后的倒塌。

当然了,现在是 2018 年了,网友们都是真·福尔摩斯。于是,大家发现舒淇在《中餐厅》里几乎没吃过饭啊,迪丽热巴直播了一整顿吃饭等到直播结束时,饭菜几乎没少啊。

骗子!都是骗子!

清醒过来的粉丝终于明白: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基础生物设定,基本不会异化的太离谱 —— 吃多,还是会胖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问:为什么这么多的女明星要给自己搞一个吃货人设?

原理很简单 ——

亲民,吸粉,赚钱。

而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则有三重意义:

1、减轻粉丝的自我攻击,也就是减轻自己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同时增加粉丝的自恋;

2、增强认同,多了美食这个共同狂欢的载体;

3、至少表面上缩短了粉丝与理想化客体(即:一个代表了自己的理想和期待的对象)的距离。

 01 

减轻粉丝的自我攻击,同时增加粉丝的自恋

多数粉丝都是普通人,压力无处不在。买房、生娃、医疗、教育,这是个充满要求的社会,这也是个量产标准的时代,所有人都被各种标准和模范样本抽打着,拼命挤向空间狭窄的金字塔尖,怎会让人不焦虑?

就连吃这件事也不能幸免。普通白领上班时怀着“烈士”的心情,处理各种棘手或无聊的状况,到了饭点,自然需要通过“壮士”般的豪迈,来点美味儿给自己解解压。

结果随手点开下饭视频,维秘模特和各路女星,展示的都是自己吃的多精致多艰苦多自制,好了,饭下不去了,“失败感”的账户上又多了一笔储蓄。

大家心里哀叹:“果然,我惨是有道理的,你看,我和偶像不是一路人,她们做得到的我不行啊。”不然,全智贤在《来自星星的你》里展示的变态女星食谱,也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喜欢的女星在屏幕前陪着你一起吃,吃得比你还多比你还香。你有什么感受?

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偶像的狂吃而鼓舞:

“天呐,能吃不是错,也不是问题。不用节制饮食原来也可以成功。”

在一个满是要求和压力的环境里,这样的想法无异于一道“特赦令”,我们终于可以松开一道捆住自己手脚的荆棘,让自己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允许。

由于发现了自己和偶像的共同点,也会让自己暗喜“哈,看,我和她其实蛮像的。”

同时,女星在展现“吃货”人设时附带展现的“萌、天真、美、受欢迎”,也会被我们不自觉的移置到自己身上,这让我们对“吃货”这个词,由害羞到骄傲,由怕到爱,连带着的,我们对自己的苛责和攻击大幅度减少,同时也觉得自己迅速可爱了起来。

“允许”和“自我欣赏”,这两种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世界里,无异于一种稀缺资源,女星通过“吃货”这一人设,慷慨将这种稀缺资源送给粉丝,你说粉丝如何不开心?

 02 

美食是个狂欢载体,增强粉丝对偶像的认同

当我们要认同一个理想化客体时,我们的认同需要找到具体的投放位置,否则这种认同就很难生根。

比如,我遇见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很优秀的人,但我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我和她的共同点,那我就很难把自己和她挂上钩,也即无法认同。

认同,就是先“认”,认得出,“同”就是一致。我们无法认同我们不能辨认的东西。

就像我们追星,一开始是喜欢听TA的歌,听多了自然会对这个人敏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收关于TA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接收多了,就意味着产生链接的点也增多,比如突然又发现了更多共同爱好。每增加一个链接,我们就会与对方产生进一步的认同和强化。

而女明星们的“吃货人设”,就是最容易被大众辨认出的“挂钩”。挂上这个挂钩,才有机会实现其他更复杂的,需要更多时间和心力的“认同”。

这也使得明星在激烈的淘汰率中,获得多一点点的安全感。

而粉丝们也会开心,因为在这个缺乏关系流动感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美食这个载体,让我们可以与某个看起来美好、强有力的对象挂钩在一起,以便让我们安放我们的认同感。这样我们就能够用认同的对象,来标记和确认自己的存在。

尽管这种标记,很多时候可能是单薄而虚幻的,但也好过没有标记。

 03 

缩短粉丝与理想化客体的距离

我们的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它需要的是“快速满足”。这个设置并非完全来自心理结构,它更多的是一种生物设置,是自然在进化人类这个物种时,标配的出厂设置。

因此,我们的大脑也进化出一种极为智慧的功能 ——

根据我们想实现的结果,迅速自洽出一套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逻辑。

比如,当强烈渴望能够过上我们所羡慕的生活时,我们就会自动搜索自己身上与渴慕对象相似的部分。

“贪吃”这个标签,完美的吻合了大脑的这种需要。

所以不管吃完以后,是不是我们在“沙发瘫”,而明星在健身房里和教练“虐练”,至少在吃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实现了高度一致。万里长征完成了一步,就有可能完成之后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步。

这帮助我们燃起了无比积极的希望。

在焦虑于改变的世界里,谁能卖出通往彼岸的更短的梯子,谁就是赢家。

曾经,美食是明星的大敌,这让我们觉得很为难。我们爱美食,而美食是明星的敌人,这让我们的认同也显得别别扭扭,不够完整。

现在则好,明星突然从山上下到山脚,平易近人,我们一夜之间变成了统一战线,这怎能让我们不欣喜?

在过去,明星要着重营造神秘感,因为距离是让人产生狂奔追随的冲动。然而,卖距离差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卖的是平等。现实的不平等已经如此巨大,再要卖距离差,物极必反,可能造成粉丝的敌对和反击。

所以,为什么女星明明苦练到累死,还要卖“吃货”的人设?

—— 为了缩短差距,为了两个世界的“平等”。

只不过随着科学瘦身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狂吃不胖的虚假“吃货”人设,可能会越来越立不住脚。虽然追星追的多是幻象,但粉丝们仍然会更多地渴望真实。

所以,

让我们回到开头,再重新看看这个有趣的现象:女星们通过一种人设,一次性为粉丝创造了三种福利,用“无惧”饭量和肥胖的身先士卒,处处让粉丝感觉“爽”,可谓是十分贴心。所以粉丝怎会不投桃报李,回馈明星更多的爱与money?

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再面对类似热点,我们也许可以当作疲惫时的小娱乐,但绝不是糊涂的追随,迷信着“吃货”人设的魅力,落入不切实际的幻想陷阱。

- The End -

来源简介 | 极光中心( ID:we-are-in-zc ),7*24小时在线的贴身私人心理顾问。

作者介绍 | 李煜玮,极光中心培训师、特约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精神分析传播师,《中国家庭报》专栏作者,国家高级创业指导师。

 敲黑板!划重点!

微信后台改版后,容易错过消息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给我们点亮小星星 ⭐

每天早晨,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免费福利 

很多人都会给自己立一个美好的“人设”,希望被贴上正面的标签。但为了好人设而不断让自己退一步,会被侵犯个人边界:

为了“听话”人设被父母侵犯 —— “我是你妈,我能害你吗?都是为你好!” 

为了“热心”人设被朋友侵犯 —— “哎呀,反正你有空,帮个小忙怎么了?” 

为了“体贴”人设被伴侣侵犯 ——“为什么又加班!你不陪我吃饭,我也不吃了!” 

……

在人际关系中,没有明确的心理界限、不断忍让后退,人设迟早会崩坏。

在这里为你推荐《心理界限》,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心理界限”故事,带领我们审视人际关系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人际伤害,用以正确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与人建立和谐轻松的关系。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网址:为了让你喜欢我,我假装自己很能吃 https://mxgxt.com/news/view/1843769

相关内容

女明星的“吃货”人设l为了让你喜欢我,我假装很能吃
梦中的星光璀璨——我梦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了!,梦到自己喜欢的明星
刘名凯《喜欢你我也是》最后成了吗 喜欢你我也是第三季结局?
如何让自己喜欢的明星关注到你——这个做法很重要
《假男友太喜欢我怎么办》宁可之
目前为止我心里最甜的一段啊啊啊啊 “你喜欢吗?” “我喜欢,很喜欢” 我也喜欢你
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配得上你喜欢的人
因为太喜欢你 所以 谁的醋我都吃
王源真的好皮,说好的假装吃糖葫芦,其实真吃了
“我把心给你了,你能不能试着喜欢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