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里没有了鲁迅,没有了霍去病,出现了许多明星,这样好吗

发布时间:2025-11-08 18:12

还记得曾经的语文课文吗?如果一篇文章能被选入教科书,那就说明这篇文章有足够的影响力,如果个人传记能出现在教科书的文章中,那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膜拜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各类新媒体的崛起,明星、网红、主播也在迅速萌生崛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在孩子的童年里,电视剧电影已经充满了他们的童年,明星主播更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说到霍去病有的孩子会问他是谁?说到李佳琦却没有不知道的,甚至就连教科书里,也在慢慢地出现明星的名字与故事。

早在前些年,上海的一个教科书出版社就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歌从教科书中替换掉了,甚至连鲁迅的很多文章也一并从教科书中删除了。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太过于晦涩难懂了,不适合收入到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中,看到这一解释,曾经那些背诵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少年闰土》的人,曾经那些拜读了鲁迅先生《呐喊》《朝花夕拾》的人直呼:我们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

鲁迅先生的文章被大量从教科书中删除,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措施,学生们看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亲生经历过鲁迅先生的历史,而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祥林嫂”的社会了,所以,如果让学生们强行的去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那确实就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出现在教科书中的内容是需要学生们去加强学习记忆的,如果不懂那也就意味着考试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考一个高的分数和好的大学,所以学生们只能强加理解,敷衍记忆,与其这样的敷衍浪费时间,不如多一些学生们更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武侠、明星、网红开始出现在了课本中。

虽然课本中加入这些“新鲜血液”后确实变得有趣生动了许多,也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但是,过多的宣扬这些明星网红们,会不会将教育带向另一个领域呢?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三观?就像在我们小时候如果被问到:长大后你想干什么?得到最多的回答一定是:科学家。然而现在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最多的回答却是:明星,网红。

想到以前上学时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在老师的讲解下或是自己翻查资料后,在一遍遍的阅读后,总是会给人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甚至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去阅读,也会有不一样的觉悟,这样值得经久推敲阅读、耐人寻味的文章,才是经典,才值得我们手捧书本,一字一句地去钻研。

在古今文化产生强烈碰撞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批判明星网红的时代是不值得学习的,毕竟有许多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都是用无数汗水和努力才获得的成就;我们也不能一味坚持只有传统、古人才是值得学习的。只是希望学生们能在课本上学习到文化的精髓、人物的精神和学习的真理,而不是一味地沉迷于“追星”无法自拔,在现代信息教育下可以取其精华。

#还记得曾经学过的语文课文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关注我,不走丢。

举报/反馈

网址:语文课本里没有了鲁迅,没有了霍去病,出现了许多明星,这样好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1841594

相关内容

学生课本里霍去病没了,鲁迅没了,可明星们却是出现的越来越多
课本里的鲁迅、霍去病没了,“取而代之”的明星却越来越多
小学生课本:鲁迅、霍去病没了,“取而代之”的明星却越来越多
教科书中的鲁迅没了,霍去病没了,娱乐明星反而多了起来
教科书中的鲁迅与霍去病都没了,娱乐明星却多了起来,这是为何?
鲁迅文章被移出课本,大批明星却被编入试卷教材,这样做合适吗?
鲁迅文章被移出课本,大批明星却被编入试卷教材,这样做合适吗
鲁迅文章被“踢出”教材,大批明星涌入课本,网友:这是好现象
鲁迅文章被“踢出”课本,明星却“进军”教材,教育也看流量了
鲁迅被移除课本,流量明星频繁出现,家长:这是教育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