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业世界的叙事总被“逆袭神话”“财富密码”与“成功学鸡汤”填满时,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剧本:创始人站在聚光灯下,轻描淡写讲述“如何从0到1”的传奇,却将至暗时刻的裂痕、至险关头的挣扎、至败之境的反思,小心封存在商业史的褶皱里。
然而就在2025年6月,一位曾被贴上“老赖”标签的创业者,带着7天56小时的沉浸式演讲站上了舞台——他不是来贩卖成功经验的,而是剖开自己20年商海沉浮的血肉,把“失败”二字晒在阳光下。
他是王敢敢(本名王国安),国货美妆品牌韩后创始人,那个曾以“农村草根逆袭百亿身家”登上商业头条的名字,也是一度背负15亿债务、变卖300套房产还债的“失败者”。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失败学”的年度演讲,更是一次创始人IP的觉醒实验——当商业世界的聚光灯终于不再只追逐“神话”,当创业者开始敢于把“脆弱”“错误”“重生”摊开在公众面前,或许最具生命力的商业故事,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成功范本,而是带着伤疤的真实人生。
从“日销1亿”到“卖房还债”,
失败是翻盘的契机
作为元老级新生代国货美妆的代表品牌,2008年创立的韩后以“土豪式营销”的强势姿态,在中国美妆行业掀起了一场营销革命。其营销手笔之大、动作之密集,在彼时的行业内堪称“现象级”存在——2012年,韩后以1.2亿元的巨额广告投放登陆江苏卫视,成为当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广告标王;次年,品牌乘势加码,以2.25亿元的高额合作费与天津卫视等数家卫视达成战略联盟,将“大屏曝光”的营销战线进一步拉长;2014年,韩后更以2亿元的天价竞得广州地标“小蛮腰”(广州塔)五年广告经营权,成为首个登上这座“华南第一高塔”的美妆品牌,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城市名片级曝光,将品牌声量推向新高度。
除了卫视与地标广告的强势布局,韩后的营销触角还深度渗透大众娱乐场景:从特约赞助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等国民级综艺,到冠名浙江卫视新年演唱会及现象级综艺《跨界歌王》,品牌始终占据着大众注意力的核心场域;而在代言人选择上,韩后同样延续“顶流策略”,先后邀请黄晓明、全智贤、金秀贤等兼具国民度与国际影响力的明星担任品牌形象大使,通过明星效应与话题热度的叠加,进一步放大了品牌的传播势能。
这种激进策略带来爆发式增长:2014年销售额突破10亿,纳税近6.5亿,广告投放占比一度超营收30%。但表面的繁荣掩盖了深层危机——过度依赖营销红利,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滞后。
2018年成为韩后命运分水岭。随着短视频崛起,传统电视广告效力锐减,韩后引以为傲的“霸屏模式”失灵。此时行业已悄然转向:珀莱雅通过“早C晚A”成分营销突围,华熙生物以玻尿酸科技建立壁垒,而韩后仍困在“明星代言+大屏广告”的旧模式中。
更致命的是资本运作失利。2019年与华仁药业的并购失败,导致3亿投资撤回、银行抽贷,资金链断裂。创始人王国安因1500万借款纠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涉及执行标的超1.5亿。曾经风光无限的“王敢敢”,不得不面对300套房产被拍卖、员工缩减至百人的困局。
在生死存亡之际,韩后选择向科研深处求索。2019年确立“以茶嫩肤”战略,联合中茶所等机构攻克EGCG成分稳定性难题,研发出渗透率提升90%的“真茶因”专利。2025年发布《中国茶科技嫩肤白皮书》,用科研数据论证茶多酚抗衰功效,获沙利文“中国第一以茶抗老护肤品牌”认证。
在品牌营销战场,王敢敢同样以破局者的姿态强势出击。面对企业困境,他选择将个人IP作为破局杠杆,以“负债15亿”的真实创业故事为切口,用高频次短视频输出+沉浸式直播带货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联结。
正如他在直播中坦言:“尽管我一开始只有17万粉丝,但我的粉丝够纯、够硬、够铁。凭着我‘不要脸’的坚持和摸索,目前,全网累计30w+粉丝,抖音短视频收获了超100w+点赞。”这场“用真心换真心”的IP运营战,最终成为撬动品牌复苏的关键支点,助力韩后重新回到行业竞争的主牌桌。
从公域到私域:
王敢敢IP打造的「破圈密码」
在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当下,消费者对传统广告的免疫力越来越高,其决策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62%的Z世代用户更愿为“有温度的人”买单,而非冰冷的产品参数。在这一背景下,创始人IP通过真实故事与价值观输出,构建起的“人-人”信任纽带,效果远超传统广告的“说服逻辑”。
面对个人IP竞争的白热化,韩后品牌创始人王敢敢则采用了一套公域造声量+私域做转化+情感强绑定的组合拳。
1、公域:用“敢”字诀撕开流量缺口
王敢敢的公域IP打造,核心围绕三个关键词:敢说、敢活、敢干。
所谓“敢说”,是他以创始人身份直接输出创业故事、热点观点与人生理念。不同于传统企业家的“端着说”,他的内容带着鲜明的个人烙印——不避讳谈创业失败的教训,直言行业痛点,甚至将失败学作为核心话题,用真实、犀利的表达打破成功学的套路,精准戳中大众对真实商业认知的渴求。
“敢活”则体现在他对个人生活的坦诚分享。从家庭关系到情感经历,他拒绝塑造完美人设。这种不避讳私域的勇气,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具“烟火气”——用户记住的不是成功企业家的标签,而是一个会犯错、敢承担、真实鲜活的普通人。
“敢干”则是用行动强化信任。他走进直播间,以老板亲自带货的形式直接触达消费者。不同于网红主播的“套路式推销”,他的直播更像是一场创业者的日常分享:聊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讲选品的严苛标准,甚至穿插创业路上的翻车经历。这种边聊边卖的模式,既降低了用户的消费决策成本,又通过老板亲自背书建立了强信任关系。
更关键的是,王敢敢深谙流量裂变的底层逻辑。他通过爆款内容+热点借势持续输出高传播性素材——比如结合失败学热潮推出演讲内容,“离婚夫妇再同框”的话题引发大众八卦心理,让每一条内容都具备社交货币属性,自然撬动公域流量的自发传播。
2、私域:从流量收割到用户经营的闭环
如果说公域是流量入口,那么私域就是用户留存与转化的根据地。王敢敢的私域运营,围绕分层服务+商业变现双轮驱动,构建了一套高效的转化模型。
首先是产品矩阵的精准布局。面向C端用户,他直接推广韩后护肤等产品线销售;面向B端用户,则发起「敢敢联盟」创业合作计划,通过深度商业资源对接,吸引创业者加入。这种C端卖货+B端合作的双轨模式,既扩大了收入来源,又通过B端资源反哺C端内容的丰富度,形成正向循环。
其次是社群的分层运营。王敢敢的私域社群并非大杂烩,而是根据用户属性与需求精细划分:普通粉丝群侧重IP内容同步与产品种草,创业者社群聚焦联盟合作机会与商业干货,线下活动群则实时更新活动进度与参与权益。这种分层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让运营动作有的放矢,最终推动B端与C端的双向转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私域与公域的双向导流。公域通过包裹卡、直播间截流、评论区互动等方式,将公域用户引导至私域;私域则通过优质内容与服务反哺公域,比如将社群内的用户反馈整理成内容素材二次传播,将高活跃用户发展为“种子传播者”,形成公域引流-私域沉淀-公域放大的流量闭环。
3、情感杠杆:用真实感筑牢用户心智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对套路的免疫力越来越强,但对真实的感知却愈发敏感。王敢敢的IP之所以能持续破圈,关键在于他将情感融入了IP的每一个环节。
以此次《失败学演讲》为例,他并未刻意营造励志人设,而是将负债15亿、卖300套房还债、东山再起的跌宕经历作为叙事主线。这种不避讳失败、不美化苦难的坦诚态度,恰恰击穿了大众对“成功学滤镜”的审美疲劳,通过分享“被列为老赖时的打车窘迫”“女儿追问何时回家时的父女对话”等真实细节,将真实创业史作为情感共鸣的底层逻辑,用失败叙事+人性洞察重构了商业IP的价值内核。
正如王敢敢所言:“敢输才会赢!只要不下牌桌,就永远有机会重来!”真正的品牌生命力,永远建立在“敢输”的勇气与“敢赢”的创新之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