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人才流失、数字化转型挑战等难题,来看政协委员有哪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4-12-14 02:54

“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生力军。

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上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5月13日,《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刊登了两篇相关稿件,来看政协委员经过调研后对如何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

作者 | 人民政协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聘请数字化、科技创新领域专家、专业可信的数字化服务商等,对企业家进行数字化发展赋能培训,对接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型服务诊断等。”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经调研后提出,多数专精特新企业受资金能力和人才环境等因素制约,高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储备受限,未来关键岗位人才断层风险日益加重。

“导致高端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缺乏远景规划,没能为人才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孙太利告诉记者,高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也导致企业无法达到专精特新企业对专业技术、发明专利的评判标准。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高端人才流失问题,孙太利建议,探索校企合作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支持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化人才倾斜。增加大院、大所研发成果和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对接,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完善产、学、研、用多主体共赢共享合作机制。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及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孙太利对天津部分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调研后认为,专精特新行业门槛高,中小企业受自身研发能力弱、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研发投产周期长,在技术高速更新迭代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困难。此外,近两年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处于产业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因缺乏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塑造和掌控能力,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及赋能。”在孙太利看来,结构优化离不开创新,在当下,数字化成为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他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支持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高品质资源池作用。”孙太利建议政府部门精准优化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细则,加快研究制定数字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精细落实解决企业数字化发展前沿问题和创新难点。扩大建设中小微型企业数字化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专精特新特色产业集群。

“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激发企业研发动力,孙太利建议持续细化落实针对数字化专精特新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同时为投资该类型的其他企业减免税费,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他建议加大数字化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奖励基金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梯度支持细则,并为处于种子期、风险高、投入高的企业提供初创期保障性风险资本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支持。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合力。”孙太利呼吁,行业协会在政府部门牵头下,积极参与,以国际视野和市场眼光,精准解决企业数字化发展前沿问题和创新难点。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夯实监管水平,持续加大反垄断力度,完善对企业及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志起:

专精特新好 问题也不少

作者 | 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金晶

从全国范围内来说,北京无疑是专精特新企业聚集的重点城市之一。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上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看来,其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经李志起调研,目前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行业分布不合理,制造业偏弱;产业承载能力弱,外迁风险大;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协调能力弱。

李志起告诉记者,北京市以“小巨人”企业为例,制造业占比仅为50%,低于全国水平;属于“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企业数量占比也低于全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李志起解释说,在北京,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推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流失的风险同步,企业的创新力量存在弱化可能。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挑战日趋增大;在企业资金支持方面,融资产品偏少,资金存在期限错配问题。

为此,李志起建议:加强协调推进,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市场服务体系,让专精特新企业安心发展;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以基础研究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继续强化金融支持,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不断“输血”;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为企业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推动数字赋能,加大中小企业升级改造支持;坚持培育挖掘先进案例,扩大示范效应。

他还建议,进一步规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安全、高校、便捷的外部营商环境。可尝试组织与“链主”企业常态化对接,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布集中的重点产业链,采取政府指导、平台承办、双向互动的形式,常态化组织产业链“链主”与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供需见面、路演推介、座谈沙龙等系列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链发展。在企业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深厚氛围,形成明星企业群星璀璨的产业生态。

原文刊登于2022年5月13日《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

网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人才流失、数字化转型挑战等难题,来看政协委员有哪些建议 https://mxgxt.com/news/view/183897

相关内容

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5大挑战
新华社:三问“明星”政协委员
创新开放之路 加快软件企业转型升级
访谈文字实录——人民政协网
政协通江县委员会关于2018年度通江县政协委员“十大扶贫明星”评选结果的公示
数字化转型下的明星企业:探索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书香政协”建设让政协更有书香气
微软首席数字官亲述微软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故事
徐明星的欧科云链“数字化”转型
平安银行胡跃飞:提升数据能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