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明星为何在港台发展:背后的产业差距
01澳门明星的发展路径
▲ 澳门明星的代表
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港台明星”的概念便深入人心。众多明星如徐小凤、许冠杰、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以及后来的“四大天王”、周华健、成龙等,都曾是娱乐媒体的焦点,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追星热潮。
然而,当我们谈论“港台明星”时,似乎忽略了“澳门明星”的存在。难道澳门不孕育明星吗?
事实上,澳门也涌现出众多在娱乐圈声名显赫的明星。例如,上世纪90年代在《赌城大亨II之至尊无敌》、《方世玉》、《堕落天使》以及《鹿鼎记》等多部影片中有着出色表现的著名影星李嘉欣,便是一位来自澳门的佼佼者。她父亲是葡萄牙人,这使得李嘉欣拥有中葡混血的独特背景。此外,澳门还孕育了众多知名艺人,如甄妮、方中信、梁洛施、乐基儿、玛丽亚和郑保瑞等,他们都是地道的澳门人。


甄妮与罗文共同演绎的《射雕英雄传》系列歌曲,在80年代风靡一时。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她再次登台演唱《鲁冰花》,使得这首歌广为人知。2012年1月7日,甄妮更是荣获乐坛顶级奖项——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而玛丽亚,被誉为“肥妈”,因在电影《监狱风云》中演唱插曲“友谊之光”而声名大噪,其歌声在街头巷尾传唱,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 澳门影视产业的局限
然而,尽管这些明星都源自澳门,但他们的职业生涯主要在港台娱乐圈展开,因此,他们更常被人们以“港台明星”的身份所认知。若不深入了解,很少有人会知晓他们的澳门背景。因此,在大众的分类中,他们更多地被归为“港台明星”,而非“澳门明星”。
这一现象背后,大致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澳门本身的影视产业相对不发达,市场规模也较为有限。相较之下,港台地区的影视产业更为成熟,为这些明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澳门,这个国际自由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经济业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在产业发展上,尽管博彩业是支柱,但制造、金融、保险、房地产及旅游等多行业并存,共同构筑了这座城市的繁华。然而,在影视领域,澳门却未能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

尽管澳门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电影人来此取景拍摄,但令人遗憾的是,澳门的影视产业却相对滞后,几乎难以形成规模。在影视内容创作方面,澳门与港台地区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直至1989年,澳门才诞生了第一部由本地人出品并拍摄的电影《夜盗珍妃墓》(上下),这标志着澳门电影拍摄的起步。而到了1996年,澳门又推出了第一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电影《大辫子的诱惑》。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澳门电影,均由来自四川的导演蔡元元执导。在1996年之后,澳门竟未能再推出任何一部进入内地院线发行、上映的电影,这无疑令人遗憾。同样,在电视剧制作领域,澳门也显得力不从心。
▲ 发达的港台娱乐产业
与港台地区的娱乐圈相比,那里的造星机制已相当完备。例如,港台地区的娱乐圈通过举办各种选秀节目(如歌唱、选美比赛),为有才华的艺人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电视台所开设的艺员训练班,如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更是培养了众多我们熟知的歌星和影视明星,堪称“明星黄埔军校”。同时,唱片公司和媒体也致力于挖掘、培养和包装人才,确保明星能够持续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由于澳门缺乏完备的娱乐造星机制,即便有一些被视为“明星胚子”的人才,也难以在本地娱乐圈获得真正的走红机会。因此,他们往往需要离开澳门,前往港台等地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李嘉欣、甄妮等人在港台地区崭露头角,而非其出生地澳门的原因所在。

举报/反馈
网址:澳门明星为何在港台发展:背后的产业差距 https://mxgxt.com/news/view/1833527
相关内容
澳门明星为何在港台发展:背后的产业差距“港澳台”为何只有港台明星艺人,却没听过澳门明星?原因是?
“港澳台”为何只有港台明星艺人,却没听过澳门明星?原来是这样
为什么“港澳台”只有港台明星艺人,却没听说过澳门明星?
港澳台三地明星为何只见港台, 澳门没有明星吗 原因引起侧目!
“港澳台”为何只有港台明星,澳门明星上哪了?原因让网友炸锅
娱评:澳门明星红在香港 为何澳门难造星?
相比于香港台湾,澳门的影视圈明星为何少这么多?
澳门、港台与内地娱乐产业的互动与多元
为何说港台明星,不说澳门明星?原来他们都是澳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