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大清早朝不是在金銮殿进行,而是在门外
很多人都听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俗话。在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气势恢宏的皇宫大殿,似乎一座大殿能容纳上百位大臣。可若亲自去参观故宫,就可能会感到失望——原来,皇帝宝座与大臣之间的距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遥远,甚至大殿的面积也不算很大。更让人惊讶的是,真实的早朝并不在大殿里,而是在乾清门举行。

御门听政的起源与发展
大清的皇帝有平庸的,也有勤政的。例如,顺治帝、光绪帝都算是勤勉的君主,雍正帝更是殚精竭虑,几乎累死在政务上。而清朝中期,皇帝最繁重、最费心的事情之一就是“上早朝”。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政务体系,顺治帝刚入关时,朝会大多在大殿举行,这种形式的朝会通常只在重要节日举办。即使有一些“常朝”,也不过是一个月几次而已。对于皇帝来说,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御门听政”,特别是到了清朝中晚期,每天的政务会议就是皇帝与军机大臣及各部大臣的讨论。

乾清门听政的建立
“御门听政”最早出现在顺治帝时期,但在康熙帝继位后,它成为了清朝固定的政治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在乾清门与大臣们讨论内阁提交的题本和奏折,做出最终决策。这个制度最初源自明代,但在康熙帝执政后逐渐发展成制度化,成为日常政务的一部分。

1667年,康熙帝年满14岁,正式亲政并下令规定“乾清门听政”要成为日常制度。从此,康熙帝每天早晨都会与大臣们面对面处理政务。
御门听政的艰辛

实际上,作为皇帝并不像电视剧里所展现的那样轻松。要知道,真正的“御门听政”并不是简单的坐在宝座上听报告。康熙帝每天要早早起床,春夏季节一般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前赶到乾清门,与各部大臣会面,六点十五分准时开始听政。即使是寒冷的秋冬季节,皇帝也不能晚起,每天的早朝几乎从不间断。除了重大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外,每天的“御门听政”是皇帝的常态。
御门听政的变化与衰退

随着康熙帝的“御门听政”逐渐制度化,奏折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皇帝不再通过内阁来处理奏折,而是直接接收各部大臣上交的奏折。这样,皇帝能够更迅速地做出决策,但这也使得奏折失去了保密性,因为有时大臣可能要报告一些敏感信息,而其他大臣也在场时显然不方便讨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雍正帝在继位后,创造了新的制度——“轮班奏事”制度。
雍正时期的改革

雍正帝不仅延续了父亲康熙的“御门听政”,还对其进行了改进。他开始实行“轮班奏事”制度,每个部门轮流派出官员报告政务。这样不仅提升了效率,也确保了奏折的私密性。雍正还根据清朝当时的军事需求,设立了“军机处”,专门处理军政要务。军机大臣的权力逐渐接近内阁的核心,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

从雍正时代开始,原本的“御门听政”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到了咸丰帝时期,“御门听政”几乎成了形式,每年进行的次数寥寥无几。
总结
清代的“早朝”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顺治帝开始的“御门听政”,到康熙帝将其制度化,再到雍正帝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轮班奏事”和“军机处”为核心的议政模式。最终,传统的“御门听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更隐秘的决策方式。可以看出,清朝皇帝的权力逐渐集中,而“早朝”制度的改变也反映了这一权力的转移。

网址:电视剧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大清早朝不是在金銮殿进行,而是在门外 https://mxgxt.com/news/view/1826542
相关内容
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这才是皇后在故宫的真实住所,难以想象张朝阳和刘銮雄都没有欺骗年轻人
她是如何在风流富豪之间脱颖而出,让刘銮雄独宠22年的?
清朝电视剧人物关系,孝庄秘史大玉儿小玉儿是什么关系?
别再被电视剧误导了,永琪真正爱的人是她,而不是小燕子
果然电视里的剧情都是骗人的,分手的情节也不例外
在电影份额骗局中,梁朝伟吴京王一博都成了“诱饵” 大明星成诈骗幌子
我们经常提到的“影视剧行业”,真的存在吗? “影视剧行业”,顾名思义就是“电影与电视剧行业”;一般而言,除了电影、电视剧之外,它还包括网剧、网大、综艺节目等视频娱乐...
真实历史上,和珅在朝堂上真正的对手是谁?
近期在播的以下8部电视剧,哪一部是你正在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