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10-13 12:21

编者按:新大众文艺是当代中国文艺领域涌现的新现象。围绕如何看待新大众文艺、推动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本刊记者对中国文联副主席高世名、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军、《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外卖诗人”王计兵进行了专访。

记者:素人写作是近年来文学界兴起的一种写作和出版现象,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请结合实际谈谈普通人是如何参与文艺创作的。

梁鸿鹰: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不是竞争关系,反而可以形成互补关系。我们所说的专业创作,依托系统的科班训练、深厚的技艺研习和理论素养的提升,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高度,承担着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的社会责任。专业创作者在长期历练过程中,累积起丰富的创作经验,其作品的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思想内涵、体现出的千锤百炼的成熟文学技巧,一直是素人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学习借鉴的。与此同时,素人写作有着来自社会一线生活的在场性、直接性。素人写作者作为普通老百姓,以个人的生命历程展现都市生活、折射社会变迁,为专业创作者提供诸多思考。他们来自生活源头的一手体验,正是不少长期处于书斋里的专业创作者渴望深入体验和了解的。他们那种不乏稚嫩粗粝或直抒胸臆的表达,更是所有作家走上文学道路之初的必经样态。

王计兵:素人写作其实一直存在,比如一些文学大家,他们在成名之前,很多都是素人。我们今天所说的素人写作,大多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展现出来的普通人的写作现象。比如矿工、商贩、出租车司机、外卖员,他们都是广大人群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却因写作被甄别出来。素人写作因为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容易被读者接纳。就像我曾在笔记里写过的感受:“我们终因普通而不凡。”素人写作的特质,在于大多有浓郁的情感与真实的生活。以我自身为例,我既是“外卖骑手”中的一员,也是“外卖骑手”的观察者。我会观察他们的日常、他们的语言表达,并整理成作品。去年,我出版诗集《低处飞行》,选“飞行”这个词是因为联想到我们的工作状态几乎都是贴地“飞行”,想传递的生活态度就是:我们有“翅膀”,无论所处位置高低,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飞行”。当然,素人写作者走进大众视野后,应该更加努力,不能让“素人写作”的标签拉低了新大众文艺的高度。

更多内容,详见本刊记者专访文章《推动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

网址: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https://mxgxt.com/news/view/1825024

相关内容

人物专访写作指南。
如何看待文化产业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
专访香港TVB集团CEO:TVB期待与成都文创的合作
刘国昌|人物专访,如何“专”?怎样“访”?
专访“著名业余”相声演员何青林 人生因艺术充实因创作快乐
2018精选高考作文素材:专业,始于敬业
新闻写作:公众人物的采访技巧
专访简平:跨越新闻、影视与文学的创作实践家
韩春丽谈“名人专访:写作丰富人生”
一线制作人专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