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西门庆为什么这么招女人喜欢?真是因为“潘驴邓小闲”?
一提西门庆,好多人就想起王婆说的 “潘驴邓小闲”,觉得他靠这五样勾搭上潘金莲,就等于靠这五样搞定所有女人。可真把他身边的女人分分类就会发现,不同女人图他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潘驴邓小闲” 顶多算个加分项,根本不是万能钥匙。
这俩是正经 “娶进门” 的,要么用大花轿抬,要么走正规纳妾流程,跟偷偷摸摸的勾搭不一样。她们为啥愿意嫁西门庆?
吴月娘是因为自家家道中落,急需找个有实力的人家撑场面。西门庆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在清河县也算有头有脸的财主,还长了张不错的脸,媒婆一撮合,吴月娘就答应了 —— 她图的是 “安稳的生活” 和 “西门庆的家境”,至于 “潘驴邓小闲”,顶多是锦上添花,要是西门庆长得歪瓜裂枣还穷,她才不会嫁。
孟玉楼更现实,她自己手里有不少钱,嫁西门庆是为了找个 “靠谱的依靠”,免得自己一个寡妇被人欺负。西门庆的家境和在当地的人脉,才是她最看重的,长得帅不帅、会不会撩,根本不是首要条件。
再看第二类:通房丫头和下人媳妇,比如庞春梅、宋慧莲。这类人身份低,要么是西门庆家的丫头,要么是家里仆人的老婆,对她们来说,“潘驴邓小闲” 基本没意义,她们图的就一个字 ——“钱”。
跟西门庆勾搭上,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宋慧莲能从西门庆那要到银子、布料,庞春梅能升成 “大丫头”,不用干粗活,还能拿到月钱。对她们来说,西门庆帅不帅、会不会哄人根本不重要,只要能给好处,换个有钱的主儿,她们照样愿意。就像贲四媳妇,跟西门庆好,主要是为了给自家男人谋个好差事,说白了就是 “用身体换资源”。
第三类:勾栏院里的风尘女子,比如李桂姐、吴银儿。这类人更直接,跟西门庆打交道就是 “做生意”。她们靠卖笑赚钱,西门庆出手大方,能给她们包场、送珠宝,还能帮她们解决麻烦(比如李桂姐惹了官司,西门庆帮着摆平)。
对她们来说,“潘驴邓小闲” 里的 “邓”(有钱)才是核心,其他四样都是虚的。西门庆要是没钱,就算长得再帅、再能撩,她们也懒得搭理。而且西门庆一死,她们立马就能无缝衔接下一个有钱的客人,根本不会念旧情 —— 毕竟对她们来说,谁给钱谁就是 “好客人”,跟 “潘驴邓小闲” 没半毛钱关系。
最后看第四类:偷偷勾搭的,比如潘金莲、李瓶儿、林太太。这类人是最容易让人误以为 “靠潘驴邓小闲” 的,但其实她们的需求也不一样。
潘金莲一开始就不是图钱 —— 武大郎虽说不算大富,但也能让她衣食无忧。她图的是 “新鲜感” 和 “颜值”。武大郎又矮又丑,西门庆长得周正,还会说甜言蜜语,刚好满足了她对 “好看男人” 的渴望。就像她每天在帘子下嗑瓜子,故意露出小脚勾引浮浪子弟,说明她本身就喜欢跟 “长得帅、会撩” 的男人打交道,西门庆刚好踩中了她的点。
李瓶儿更特殊,她自己很有钱,比西门庆还有钱,她图的是 “被重视的感觉”。之前嫁的男人要么冷落她,要么把她当工具,西门庆虽然花心,但会哄她、给她名分,让她觉得自己被在乎。
林太太就更现实了,她是官太太,不缺钱也不缺地位,跟西门庆勾搭是为了 “巩固自家地位”。西门庆跟官府关系好,能帮她家解决麻烦,至于西门庆帅不帅,对她来说根本不重要,顶多是 “顺带的享受”。
再看西门庆死后的结局,就更清楚了:他一死,家里立马散了架,吴月娘带着孩子守着空房子,孟玉楼改嫁,庞春梅跟了别人,风尘女子们也早就换了客人。这说明,他吸引的这些女人,要么图钱,要么图依靠,要么图颜值,根本不是真的喜欢他这个人。
而且他能吸引到的,大多是身份不高的人 —— 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有骨气的女人,根本不会搭理他。说白了,西门庆就是个 “低配版万人迷”,只能搞定那些有现实需求、或者追求表面新鲜感的女人,跟 “潘驴邓小闲” 关系不大,核心还是靠 “钱” 和 “颜值”,再加上一点 “会撩” 的小技巧罢了。
所以别再被王婆的 “潘驴邓小闲” 忽悠了,西门庆招女人喜欢,本质是 “各取所需”—— 女人图他的钱、地位、颜值,他图女人的身体和新鲜感,跟什么 “五字真言” 没多大关系。一旦他没了钱、没了命,这些女人立马就会离开,根本不会留恋。
网址:《水浒传》:西门庆为什么这么招女人喜欢?真是因为“潘驴邓小闲”? https://mxgxt.com/news/view/1824435
相关内容
什么是“潘驴邓小闲”?潘金莲:她在《水浒》和《金瓶》里有什么不一样?
水浒传西门庆潘金莲婚姻悲剧引深思
看了武大郎捉奸时,郓哥与潘金莲做了什么,才明白为何少不读水浒
水浒中的5大谜团,令人百思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为什么这么写
《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关于西门庆的结局,哪个更贴近现实?
《水浒传》中“水浒”二字是什么意思?只因为罗贯中说了一句话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好汉,大多不太关注美人儿?
《金瓶梅》中的武松与《水浒传》中的武松有什么不同?
《水浒传》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不叫梁山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