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谦原创丨扬州八怪秀板桥
扬州八怪秀板桥
文/李寿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裂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郑板桥晚年写的一首诗,名曰《竹石》。郑板桥(1693-1766年),名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后,生活拮据。自幼聪慧,早年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取秀才,后长期在扬州卖画为生。结识金农、黄慎等画家,艺术风格逐渐形成。雍正十年(1732年)考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进士,任山东范县知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期间山东大旱,他开仓赈灾,得罪朝中权贵,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罢官。
罢官后回扬州,以卖画为生。制定《板桥韵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的卖画第一人。晚年作品,多为借竹、兰、石,抒发气节与民本思想。如《竹石图》《衡斋竹图》等。乾隆三十年(1765年)病逝于兴化。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其书法独特,自创“六分半书”。绘画以兰、竹、石为题材。诗文贴近民生,作品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批判,被誉为清代文人的代表人物。
《竹石》为郑板桥晚年之作,这首诗以竹喻人,四句诗层层递进。前两句用“咬定”“立根裂岩”的拟人化动作,突出竹子在贫瘠的环境中扎根生存。
后两句用“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等意象,展现竹子历经风雨依然坚韧的生命力,生动刻画出竹子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形象。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竹子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也领悟到做人也要如劲竹那样坚定顽强。
郑板桥的诗画,多以关注民生为主。现摘录一首: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言谦恭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
郑板桥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他的《竹石》诗成为许多青年砺志的座右铭。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注:年伯,古时同榜考中为同年,同年的父辈则称为年伯。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
网址:李寿谦原创丨扬州八怪秀板桥 https://mxgxt.com/news/view/1824053
相关内容
扬州八怪都怪在哪?大清之风:扬州怪才之郑板桥及刘墉戏和珅
清代书法界的“第一怪才”,55岁改用左手写字,让郑板桥心服口服
为易德波80岁生日贺寿 扬州评话闪耀北欧
墨韵千秋郑板桥书法探微
华裔神探李昌钰即将完婚, 八十岁的他迎娶六十多的扬州女老板
新扬州八怪“娱乐化”引争议 齐白石是明星画家?
追剧游扬州!多部影视剧在扬州开拍!
江苏省泰州市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八大名人
上有天堂,下有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