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歌 梅艳芳 In Brasil/1989
1.那一年香港歌坛风云翻滚,只为八十年代后期的哥哥姐姐们纷纷淡出,另一班弟弟妹妹乘风后浪崭露锋芒。梅艳芳这张热情热诚之作《In Brasil》推出时先机已失,宣布国外求学的陈慧娴IFPI年度冠军销量碟《永远是你的朋友》较早先入为主。那一年港乐关键词之一是“告别”。大事件无疑是Leslie宣布退出歌坛,接着告别演唱会上他也翻唱了这首颇应景离别的“千千阙歌”。随着《永远是你的朋友》中唱广州分公司原封不动的引进“着陆”上海,这座城市无论是电台音乐节目、排行榜、街头音像店等再三响起的这首“千千阙歌”,不出意外也成为了陈慧娴标签的代表作。与这首歌这边烫热到街头巷尾相比,当年“夕阳之歌”和所属的《In Brasil》专辑在我的这座城市获得的热度,如假包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2.“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注定有无法回避的话题,到了90年初颁发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时,改编自近藤真彦“夕燒けの歌”同曲异词的两首歌,同时获奖又升级了“双黄蛋”话题。回忆里八十年代中后期,一面是八十年代港乐僧多粥少流水线拿来主义盛行,原创日渐式微。另一面歌坛巨星们终于有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每一次颁奖礼像极了神仙打架。自己初遇“夕阳之歌”还是在学生时代的录像厅里邂逅“英雄本色3”时,学校之外的“必修课”是和同学Z、M、C几个一起在周末去追港片。以为“英雄本色”前两集无可替代,感觉徐克的江湖与吴宇森的社会终究是两个世界,只记得片中英姿飒爽的梅姐“大姐大”演绎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角色,风头甚至盖过了英雄“小马哥”。当片中“夕阳之歌”熟悉的音乐响起时,第一反应还是浮起同曲异词版的“千千阙歌”,论这两首的填词陈少琪与林振强大相径庭,陈让歌者与听者在“夕阳之歌”的歌中回顾嗟叹一生,而“洋葱头”则在时空交错间引我们追忆离别。在懵懵懂懂邂逅离别的年纪,只能说我们当时更易感同身受的,多半还是依依不舍的别离,毕竟年少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言归正传,直至2003年的“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才懂了“夕阳之歌”。世上很多署名“告别”、“再见”的演唱会都不是真的告别,而2003年底拼了命和时间赛跑的这八场她留给舞台、红馆、与歌迷的演唱会,却是“绝唱”。一晚的嘉宾是Alan,俩人合唱“缘分”,选曲就令人泪目,谁不知这是84年Leslie和阿梅拍摄同名电影的那首经典合唱。从没见过如此强颜欢笑的“忧心25岁”,好不容易捱一曲终于唱完,即将相隔遥远的俩人在台上讲着笑中有泪的栋笃笑,如果说“假如我是真的”是老谭主演的最不忍再看的电影,那这段如假包换是Anita最不忍再看的演唱会嘉宾合唱。每一场有嘉宾出席,每一场都是讲不出的“告别”,和朋友、和观众、和舍不得她的人们。最后一幕梅姐穿戴一身超长拖尾的白色婚纱,沿着舞台渐渐踱步阶梯渐渐走远,陪着她缓缓离开的那首歌,正是“夕阳之歌”。再也没有人能似她一样,为舞台而生又嫁给舞台,在舞台上芳华绝代,却选择在那一刻与所有同途人,做一次刻骨铭心的告别。再也没有人能让“夕阳之歌”的经典重现,因为这首歌的巅峰被定格封印在这场演唱会上,无法解咒。我钟意的那些那些年先后都来过上海这座城,不过其中三位都是来和我们做“告别”,尤以92年的Danny和2002年的Anita的错过最遗憾,想起了心酸的一句话,真正想要离开你的人,其实可能连告别也没有,一句再见也没有。我们世间上的大多数人,其实早已经见完了彼此的最后一面。如今的自己只能在网上补习当年歌友记录的零星视频音频,隔着电脑屏幕见她介绍以下这首主办方钦点的最后一首歌,也是她前半生写照的一首“夕阳之歌”。只能怪当年我们都以永远25岁老谭的音乐旅程为坐标,谁知他除了自己隔三差五的来上海开唱,还和温拿、和谷村新司赵容弼、和李克勤等组队一来再来,甚至还有过他取消个唱的退票体验,见香港歌星比自己见远亲的次数还要多,真的只此一家年年25岁的老店了。
4.我的歌曲列表里有两首“夕阳”的歌都与她有关,一首是“夕阳之歌”,一首是“夕阳无限好”。当陈奕迅唱到歌曲的第一句“多经典的歌后,一霎眼已走”之后,就明白了这是一首致敬Anita的心水之作,感谢那些记得她、怀念她,时光荏苒依然愿在音乐里纪念她,致敬她的香港一班台前幕后音乐人。异想天开有一天,如果能在演唱会上响起的“夕阳MEDLEY”,那么前半段铺垫一定要是再熟悉不过的89年神曲旋律,紧接着就是“夕阳无限好”的第一句,那么无憾了。黄昏和夕阳有多美好,你就有多值得在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用属于你的音乐向你致敬。偏偏黄昏和夕阳又是转瞬即逝,留给我们的这段回忆,无一不是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瞬间。如果要给“夕阳之歌”和“千千阙歌”作比较,只想说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再怎么引经据典的比较,也比不上珍惜眼前的一切,直至懂了珍惜拥有,你才明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5.这张专辑的关联话题,离不开那套远赴南美巴西拍摄的音乐特辑录影带《巴西热浪嘉年华》,那些年哥哥姐姐们像商量好了都跑去拍音乐特辑,MV+剧情串联的模式是开启了超级轰炸。如果你体验了音乐+影像的魅力,面对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冲击,锦上添花只会令你更沉溺。又是和Z、M、C几个同学一起在录像厅遇见了Leslie、曼玉、红姑的三角之恋剧情版《日落巴黎》,运用了各种特效的MV画面如明星写真般令你着迷被吸引,故事的结尾又是TVB连续剧般反转。我记得后来H同学特意跟我说过结尾又反转了。在同学交流录像带里遇见了老谭的欧洲《梦幻之旅》,在老式电视机上欣赏录像带模糊画面的美好,也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体会的珍贵记忆。而今天的主角《巴西热浪嘉年华》唯独缺了这块记忆,直到很久以后才在网上挖出这段迟来的影像。梅姐找了好姐妹江欣燕同游巴西,作为出道模仿秀扮Anita造型的一位粉丝,那真是首席拥趸专享福利,堪比林珊珊之于陈百强。2021年还能在网上重识《巴西热浪嘉年华》是一种迟来的缘分,加上NG镜头时背景歌曲,音乐专辑共收录了七首《In Brasil》里的歌曲,外带三首应景老歌,毋庸置疑这部音乐特辑无疑就是《In Brasil》的密切关联周边。
6.这一辑的作品,给人第一印象的主题够鲜明:夏日、阳光、喧闹、沙滩...应景的词作品很多,代表如专辑内扑面而来的“夏日恋人”、“火红色人生”、“爱我便说爱我吧”。可是热情似火的表象其外,其内还是一颗被寂寥缚绑而无法脱困的心。譬如由林夕填词的两首歌,有人这恰是一部短片的上下集,“失落嘉年华”和“第四十夜”,不就是狂欢节游记以及独自回家的两个场景。倒不如讲,这就是寂寞的两种境界。在万千人中的热闹孤独感和在深夜独自家中不散的孤独幻觉。钟意“第四十夜”不需要理由,最后的演唱会上也拣了这首,一个小道消息,原来是“歌中一夜,尘世一年”一夜等于一年的梗。对于这类西洋流行舞曲的诠释也是她的强项,Anita低声浅唱驾驭得是有型有款,不经意中流露出的潇洒率性仿佛有种吸引力,这首歌也是属于那种一不小心就会点开循环模式的歌曲。
7.属于她的华星时代音乐拍档黎小田护航加持了两首曲作品,“火红色人生”和“天生一对”,后者是同名电视剧主题曲,考古挖了TVB那几年大大小小的剧集,竟然没找到这部戏。大概是得到书经的指引,另辟蹊径终于搵到了出处。类似之前引进的配音日剧《早乙老师》,主题曲是由叶倩文演唱“祝福”。那些年无线引进的好多部日剧都这么操作,这部戏原名《おヒマなら来てよネ!》拍于1987年主演中山美穗,也有工藤静香,在剧中美穗一人分饰两角,一对失散多年的挛生姊妹,性格迥异。难怪后来她在岩井俊二电影《情书》里再次分饰两角轻车熟路。台译《有空请你来坐》,港译《天生一对》,播于1989年7月翡翠台的妇女新姿花王剧场。返回讲黎叔,歌者和音乐伙伴如同是一起乘车的乘客,你懂的。八十年代由始至终黎叔都是华星的定海神针,看着那些小哥哥小姐姐一步步走来,一路成长,再搭乘另一班车向远方寻觅更高的那座山,这就是巨星时代必经的过程。意料之中的“天生一对”还是黎叔原来的配方和味道,那是从Anita出道以来,最熟悉最拿捏的曲风。而在这张专辑里音乐方面除了老搭档黎叔还请到了蓝战士乐队,有“小飞侠”苏德华全程高温配送的“夏日恋人”首当其冲,以及黄良升贡献了Anita少见的励志作品“我未失方向”,另有鲍比达、伦永亮、齐秦助阵,日趋多元化的音乐组合会拼出更多的火花。
8.“消失的脚印”是一首特别的遗珠,感觉与整张专辑一起显得异数。八十年代“过江龙”初代目齐秦的曲,至今不曾遇见国语版,猜测是专为梅姐写的曲。郑国江先生的词一如既往的古早淡雅港风,但小哥自带标签的曲明显不是粤菜港味,“卸妆式”伴奏和梅姐浅浅的返璞归真式唱腔听来分外动心,音乐特辑里的这首MV,在沙滩的服饰装扮正是唱片封面照的出处。刘培基回忆当年这场南美出游,36个小时的飞机到达后,发现梅姐的所有行李都不见了,包括了原为拍摄准备的服装都随着箱子而失踪。幸好他带了几条原本用作其他搭配的丝巾,临时就在巴西沙滩用这几条丝巾加上几块布来“包扎”Anita。不知这是否也成为了音乐特辑里梅姐被当地司机抢行李情节的灵感。顺便吐槽下音乐特辑里小品式的情节设定,一个远赴万里寻找渣男跳舞老师的故事,在多数Anita歌里“海王”再浪也撑不到片尾的浪子回头,即是孽情那么即刻被废弃了结才对。
9.舶来曲数量比重不大,分量却很足。当仁不让的重磅“夕阳之歌”之外,改编自近藤真彦的作品仲有“各走各路”,原曲是“泣いてみりゃいいじゃん”,不知怎么这首前奏和吴奇隆的原创歌曲“追风少年”宛如双生。“第四十夜”原曲是80年代晚期成军的英国新浪潮乐队Swing Out Sister(摇摆姐妹)的“Twilight World”。耳熟能详的“愿今宵一起醉死”原曲是坂本九的广告歌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昂首向前走)。最近奥运会闭幕式上也响起了这首原曲,此曲在1963年以SUKIYAKI为歌名,在美国杂志《Billboard Hot 100》中连续3周获得第一名。之前杜丽莎于1981年的改编版“眉头不再猛皱”,也是林振强的第一首歌词作品,一首情情塔塔的歌,里面唱到“又是地球又是石油”的鬼马题材,身为“音乐厨师”的“洋葱头”,真的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在他的笔下变成有趣的歌词。杜的珠玉版本当年也是横空出世,从诠释到歌词活脱脱就是一个青春女生范版。梅姐请林振强时隔8年之后,再次重拾原曲填上另一版量身定制版,添造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痴醉风情。暌违许久,歌者换了连同一位词人的心境也变了又变,梅姐收敛含蓄的唱腔几乎就是字字珠玑念起了这封“忘情书”,自带不一样的柔情感觉。歌曲尾声有意叮嘱一句SAYONARA结束,今宵一声欲走还留,明晨一段情再见还是再不见,意犹未尽却尽在不言中。
10.“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后来喜欢上了拍照,于是开始关心天气,摄影学校的老师讲过风景的黄金时间。相对与日出和日落,自己还是偏爱夕阳。2021年,当年一起在录像厅里的小伙伴们都四散离去了,曾经一起走过为音乐造梦日子的H同学毕业后去了加拿大,辗转美国、香港,几年后也断了联系。年前他神奇的通过了我的文字认出了文字背后的自己。联系后发现我们还在一个歌友微信群里好些年行同路人,竟然还是相差几个人,前后脚加入的。要知道我们距离天各一方已经失散二十年的光景了。二十年有多少的黄昏和夕阳,我们都那么错过了。微信上约了重逢又看似很难,也不是很明白当年一起喜欢音乐梦结伴同行的朋友,如今怎么就不容易再见了。也许黄昏依然很好,夕阳依然很美,但二十年前的黄昏夕阳和如今的不同,那份美好值得一生去珍惜,即使光阴退减,欢欣总短暂未再返,相信如夕阳般的美好,依然留在梦仍是一样的回忆里。
网址:夕阳之歌 梅艳芳 In Brasil/1989 https://mxgxt.com/news/view/1810041
相关内容
夕阳之歌 梅艳芳 In Brasil/1989活久见!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陈慧娴唱梅艳芳的《夕阳之歌》
《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曲子一样,为什么得奖的是梅艳芳?
1989年,陈慧娴和梅艳芳因为两首...@宁侃说的动态
陈慧娴再唱夕阳之歌追忆梅艳芳
夕阳之歌背后的故事:陈慧娴与梅艳芳的音乐恩怨
1989年香港流行音乐回顾
“千夕之争”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梅艳芳,还是陈慧娴
陈慧娴31年后揭“千夕之争”内幕,梅艳芳做了让步,关键人物是她
《声生不息·港乐季2》首期,陈慧娴和已故歌手梅艳芳跨时空完成《千千阙歌》《夕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