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我的足迹非常清晰而绵密地留在了这份报纸上

发布时间:2024-07-15 11:44

冯骥才近照。

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与学生交流。

天津北方网讯:走进夏日里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令人一下子感到清爽与恬静。手捧一杯清茶,面前堆放着一摞《今晚报》的剪报,作为学院院长,著名作家、画家、学者的冯骥才,谈论起与他共度40年的《今晚报》。他说,这份报纸是这座城市文化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有城市里的老百姓热爱这份报纸,于是《今晚报》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四大晚报之一,陪伴大家走过了40年。虽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今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多样的变化,但作为一名读者、一名作者,与这份报纸间的深厚情谊是难以割舍和难忘的。”

冯骥才认为,《今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与其“愿为读者灯下客”的办报理念息息相关,也与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气质密不可分。“天津是一个五方杂处、开放包容的城市,移民性强、兼容并包、多元并存是天津的首要特点。这也就造就了天津人豁达、幽默、厚道、和谐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中有着浓郁的烟火气。同时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里汇集,大量文学、艺术、建筑等雅文化,也让这里的人们眼界十分开阔。因此,这座城市里的报纸自然而然具有这样的一个办报追求,就是一定要跟这座城市的老百姓进行交流,将大家感兴趣的、最新鲜的、有价值的、能带领读者一起成长的新闻放在这张报纸上,跟她的读者之间进行无障碍的、零距离的沟通。”

提起《今晚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冯骥才的记忆里,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今晚报》举办了“津门十景”的评选活动。天津的老百姓来投票,选出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老的、新的十个景点。“当时我也参与了这项评选活动。晚报还特别组成了一个专家班子,有报社的编辑、天津文化界人士,记得当时百姓踊跃投票的热情超乎想象。后来‘津门十景’选出来了,我还为此写了一个电视片。现在大家到‘津门十景’游览时还能看到立有石碑以作纪念。”冯骥才说,“津门十景”的评选从头至尾都是《今晚报》策划举办的,从中能够看到一份报纸与百姓互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从一个侧面也为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

我跟《今晚报》的关系

到底有多密切?

冯骥才感慨地说道,自己跟《今晚报》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不仅曾经做过报纸的高级文化顾问,而且,在《今晚报》创刊前就已经在晚报的前身《天津晚报》上开始投稿写文章了。那个时候,他才刚刚20岁出头。“1984年《今晚报》创刊,那一年,正是我的小说《神鞭》出版,1985年这部小说被拍成了电影,可以在当时的《今晚报》上找到这一新闻的全部信息。前两天,我到学院来的时候,一位大爷在门口堵住了我,他带来了这两册本子,说是要送给我。我一问才知道,他是一名剪报爱好者,来自天津的杨庄子,他们那儿有一群老百姓都喜欢制作有关我的新闻的剪报,其中绝大部分剪报都来自《今晚报》。”冯骥才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两册《今晚报》剪报递给记者阅览。

站在冯骥才身边,记者跟着一起翻看这两册剪报,一册出自2003年的报纸,另一册出自2005年,一年一册,热心的剪报人还专门给剪报集起了“追踪冯骥才”的题目。里面剪辑了记述冯骥才相关文化活动的全部新闻,包括《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提出提案——给民间文化一个节日》《春节晚会是新民俗——冯骥才谈年文化》《今晚报新浪网联合征集提问请冯骥才作答——揭秘大冯心灵世界》《冯骥才杨柳青救年画》等文章。“我知道,天津很多老百姓都因为订阅《今晚报》而养成了剪报的习惯。这位热心的大爷就告诉我,身边的很多邻居都喜欢做剪报,每个人制作的剪报还不一样。我想说的是,这些剪报都非常珍贵。可以说,40年来,从1984年至今,《今晚报》迎来了发展的第40个年头,而回头看一看,我的足迹也是非常清晰而绵密地留在了这份报纸上。这是我的一份幸福。记得在1984年以前,我曾经特别羡慕《羊城晚报》,当时有著名的散文家秦牧先生,他就跟《羊城晚报》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如果想找秦牧先生的信息,或者想看秦牧先生的最新散文,去翻一翻《羊城晚报》就可以了。而直到现在,我的《俗世奇人》一共写了72篇,基本上每一篇都在《今晚报》上刊发过。所以,有人问我,你跟《今晚报》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我觉得一个作家,他的一辈子创作足迹能够完整地留在一家报纸上,这样的关系就是最密切的。”

《今晚报》让我与读者

每年聚会

冯骥才曾经作为《今晚报》高级文化顾问,与文化界人士共同开展了一些符合晚报规律、晚报特性,同时也符合老百姓文化需求、符合天津城市特性的活动。“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我和《今晚报》的编辑们一起,当时每年一到下半年开始,就由我来牵头,请天津文化界的学者和一些‘天津通’,大家共同商量编写一本书,还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名,叫‘贺岁书’。”冯骥才说,《今晚报》的贺岁书在每年临近春节时出版一本,然后就开足马力进行宣传,等到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六那一天,在天津图书大厦举办读者签名活动。“记得我们是在当天的下午三点开始签名,可老百姓在上午九点之前就已经在图书大厦排队等候了,而当时书店还没开门。到了开始签名售书的时候,老百姓已经排了五六个小时的长队了。我和作者们每次签名要到忙活到傍晚6点多钟,三个多小时的签名,大家基本上手都签麻了。”一年一本贺岁书,就这样坚持了整整12年。12本不同主题的书写天津城市文化的图书摆在一起,一册册红彤彤的封面,总给人以美好的追忆;而这套贺岁书,如今也被冯骥才珍藏在学院的博物馆中。

“天津的读者最热情了,签名的时候,他们可能带来各式各样的本子,都要我们在上面签上名字。”冯骥才回忆着说,那时候是不能谢绝的,因为读者们捧着书本太热情了。“我那时候还好,比现在年轻,三个多小时还顶得下来。即便这样,内心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我和读者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啊。一个作家跟读者实际是隔离的,你看不见读者,你在屋里写,出版了有读者看,你与读者之间是隔开的;而到了签售的时候,你见到的都是你的读者。《今晚报》让我和我的读者每年聚会,一声‘大冯,你好’,那么的接地气,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给人以激励。”

“这就是一张报纸的魔力”

冯骥才举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曾经在《今晚报》副刊版面连续发表与世界杯足球赛相关的文章,并因此与报社的编辑们结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因为年轻的时候他就曾是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冯骥才写与体育相关的文章驾轻就熟;也因为他经常在《今晚报》副刊上发表散文和小说,因此在世界杯开赛前,副刊的编辑想到让冯骥才来写一写作家眼中的世界杯。“那时候写世界杯比赛,因为有时差,有的时候比赛都是在半夜。于是,我就半夜起来看球,看完球到了四点多钟。等到比赛一结束,我就开始写这场比赛的评论,一个多小时便把文章写好了。《今晚报》的编辑早上六点准点在我家楼下等着我把稿件扔给他。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地打开窗户一看,编辑已经把自行车支好,在便道边上等着我了。于是我跟他摆摆手,然后在稿子里边包上一块小石子,团成一团,从楼上扔下去。编辑把稿子拿起来,赶紧骑上车子赶到报社交稿。一届世界杯下来,整整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我的稿件就是这样每天早上‘扔’给编辑的。”回想曾经,冯骥才开心地笑了起来。他说,这就是一张报纸的魔力,把作者和读者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冯骥才还饶有兴趣地讲到一个很独特的“小插曲”。“为了让《今晚报》的副刊办得更活跃,记得我出了一个点子。我写了一部小说叫《征婚启事》,婚姻是一个社会热点,是大家都感兴趣的题目,但是我故意给小说不留结尾,就是说让小说的故事发展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然后让读者来续这个结尾。记得当时读者投稿还都是以来信的形式,读者来信最多的时候,《今晚报》编辑部桌上的投稿信件都堆成了小山,拆开来,都是读者写的各式各样的小说结尾。那时候,《今晚报》就把读者写的好的结尾登在了报上。于是形成了一种现象——作家和读者以这样的形式产生了紧密的连接,充满了创意,也充满了激情。我认识的作家朋友很多,但像我这样通过报纸与读者互动的情况很少。应该说这是我的幸运,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属性呈现出来的必然结果。”

冯骥才从一名作家到文化遗产保护者,迈出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都留在了《今晚报》上。一路走来,这份报纸以一篇篇新闻报道,成为他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冯骥才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人心、硕果累累,同时,《今晚报》也承担起了一家地方晚报所肩负的新闻职责。“回想走过的40年,《今晚报》是一个有温度的新闻平台,它所开创的文化自觉、思想高度、社会责任,应该是在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最美丽的彩虹。”(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

网址:冯骥才:我的足迹非常清晰而绵密地留在了这份报纸上 https://mxgxt.com/news/view/17864

相关内容

冯骥才:我的足迹非常清晰而绵密地留在了这份报纸上
回家的路·冯骥才作品春日朗诵会在宁波慈城举办
冯骥才:非遗学要“把书桌搬到田野”
万千共鸣!女生在高铁清洁袋上留下这样一段话……
刘敏涛:我非常享受与角色交朋友
被发现了!女生在高铁清洁袋上留下一段话,引发万千共鸣
冯唐对女人的总结实在精辟,女人想在社会上混得好,这三点很重要
看清一个人后,真正清醒的人不会翻脸,而是会这么做
魏明伦去世|冯骥才、陈彦、沈铁梅、陈智林等悼念:作品长存,文坛永记
冯仑:有的人聪明常被聪明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