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剑指4000点,公募瞄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赛道
十年高点八月攻克,近期A股迎来久违的超级大牛市,指数和成交量双创多年来新高!这也让主动权益类基金“喜笑颜开”,尤其重仓创新药和AI算力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成为排头兵。截至8月22日收盘,沪深双市共有1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翻番,居首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涨幅达到130.76%。
在市场做多热情持续走高下,作为机构旗手的公募最新动向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尤其是他们目前的仓位情况和看好的赛道乃至标的,很有可能成为新进投资者所参考的方向。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截至8月22日,当周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仓位上升0.30%,当前仓位93.83%。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0.27%,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0.32%,当前仓位分别为94.29%和93.73%。整体来看,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相对于上个交易周仓位上升,目前公募权益型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中高位水平。
书面回复时,农银平衡价值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廖凌指出,近期市场的核心变化在于国内供需政策的同时发力,风险偏好维持高位,指数中枢震荡向上,主题和产业机会层出不穷。指数经历快速上涨后,尽管后续有可能震荡加剧,但基于一些潜在积极因素的变化,我们仍看好A股市场继续震荡向上突破,带来宽度更广的投资机会:一方面,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弱美元趋势延续,意味着全球资金流动更有利于非美资产,被外资低配的AH权益资产估值有望受益;另一方面,国内增量资金具备入市基础,基于远期基本面有较强的改善预期,比如基于供需关系改善、制度改革的宏观叙事推动未来ROE上行,加上固收、理财类资产收益率预期伴随长端利率下行,中期内居民存款搬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一位要求匿名的基金经理言简意赅,在无论英伟达算力还是国产算力早已涨上天的背景下,9月份在股指上冲4000点的过程中,更为看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20.170, 0.52, 2.65%)、消费电子、创新药。
公募基金提升权益仓位积极做多
新发基金纷纷出炉 绩优产品纷纷限购
对比基金二季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30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90.11%,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8.74%,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6.29%。用其和好买最新的仓位测算对比来大体判断,大牛市下公募基金纷纷加仓。
依然以好买的最新仓位测算报告来看,上述同一时间段,公募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申万一级行业是电子、医药生物和通信,配置仓位分别为13.95%、13.09%和9.66%;配置比例居后的三个行业是社会服务、环保和建筑装饰,配置仓位分别为0.40%、0.46%和0.56%。
同时,行业权重变化方面主要增加的行业为通信、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增加幅度分别为0.99%、0.37%和0.31%,主要减少的行业为汽车、食品饮料和银行,减少幅度分别为0.53%、0.28%和0.18%。主动变化方面,主要增持的行业为电力设备、通信和国防军工,主要减持的行业为电子、汽车和计算机。
而另一个观察角度是新基金的仓位情况,从处在封闭期的新基金净值变动能折射出大体的快慢,尤其是6月以来成立尚处于封闭期的新产品。例如6月19日成立的嘉实成长共赢,其在近一周的涨幅约为7.81%。对比看7月15日成立的华商致远回报,其在近一周的涨幅约为6.66%。而成立于8月5日的招商科技智选,其在近一周的涨幅约为4.86%。
除仓位提升外,主动权益类基金趁热发行也成为当前一景。根据公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 按8月25日公布数据统计,8月全市场共有157只新基开启募集,较7月的149只相比,环比增幅5.37%,创出年内单月发行新高,同时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单月发行产品数量不少于140只。仔细来看,权益基金是8月新发基金产品的主力。数据显示,8月开启募集的157只新基中,权益基金占到125只,占比高达79.62%。其中,股票型基金有96只,占到权益基金总量的76.80%;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9只,占到权益基金总量的23.30%。
此外,值得称道的是,与以往牛市中公募趁机大扩规模不同,此番限购的基金比比皆是,重业绩甚于重规模。8月以来截至8月25日,按照AC两类份额单独计算的话,有过暂停大额申购和正在实施大额申购的基金达到131只。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文首提到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港股创新药对其今年的业绩贡献居功至伟,但如果规模过大就会增加操作难度,毕竟港股的创新药板块相对体量还是较小。
书面回复时,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投资总监曾豪用数据说话:“虽然市场总会有炒作和泡沫成分,但我们通过扎实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部分行业存在扎实的业绩支撑,比如人工智能与半导体、生物制药、智能汽车与电动车产业链这几条赛道展现出了尤为坚实的业绩基础和成长动能。从数据上看,电子一级行业在2025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则更进一步上升到40%;医药生物一级行业在2025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7%,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则转正为17%;电力设备一级行业在2025Q1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则转正为35%。这些行业都存在扎实的业绩改善。”
上市公司半年报曝光掌舵人思路
朱少醒、葛兰等名将拓宽视野 “广积粮”
8月最后一周时值上市公司中报和基金半年报的集中披露期,对照前者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和后者的隐形重仓股,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公募基金经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非标配”标的。这些公司在6月30日时或许在组合中还不显山不露水,但有可能在此轮大牛市中被基金经理加倍垂青。
这里首先要提的是公募一姐葛兰,在创新药行情节节高升的情况下,目前其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已经暂停大额申购。从近期披露进入高潮的上市公司中报来看,该基金的名字出现在新诺威(49.750, -1.25, -2.45%)、贝达药业(68.780, 1.36, 2.02%)、信立泰(48.970, -1.05, -2.10%)、华东医药(43.880, -0.39, -0.88%)、百利天恒(324.080, -0.13, -0.04%)、丽珠集团(40.070, -0.54, -1.33%)、药明康德(95.690, 0.29, 0.30%)等多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这其中未在基金二季报组合中出现的名字是华东医药、贝达药业、丽珠集团。
而在Wind系统中,将后两者标注为新进。
例如总部位于珠海的丽珠集团,其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首次现身,持股593.90万股,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东,该基金也是前十中仅有的主动型公募。
资料显示,丽珠集团主要生产和销售自产的中西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保健品、药用化妆品、中西成药、生化试剂。此前,该公司在业内主要打响的是中药核心产品,即为参芪扶正注射液和抗病毒颗粒。如今,其在产业领域的创新药之路也越走越宽。
具体说来,LZM012(IL-17A/F单抗),这款药物在银屑病Ⅲ期临床达优效终点,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49.5%(对照组40.2%),起效速度与长期疗效优于司库奇尤单抗,有望成为国内首个IL-17A/F抑制剂,2025年已提交上市前沟通申请。JP-1366(P-CAB)药物的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Ⅲ期临床完成,2025年8月报产,为国内第二款P-CAB片剂,2024年国内P-CAB市场规模12.48亿元(同比增长81.22%),竞争格局尚宽松。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目前在Ⅱ型糖尿病适应症2024年报产(技术审评中),减重适应症Ⅲ期准备中,有望切入代谢疾病大市场。
除去葛兰外,同在上海的另一顶流朱少醒也是长期的“C位”,从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来看,根据同期的不完全统计,他管理的富国天惠出现在了火炬电子(40.730, 0.69, 1.72%)、奥普特(149.680, 16.56, 12.44%)、农产品(8.430, 0.77, 10.05%)、继峰股份(12.240, -0.13, -1.05%)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中,而这几家公司都未进入今年该基金的季报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之中。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奥普特为例,它也是机器人板块的核心标的之一,奥普特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30.68%;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8.80%;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36.26%。
中金公司(38.480, 0.68, 1.80%)对其发布的研报显示,可以长期关注公司AI质检+机器人布局:“3C AI质检空间广阔,AI加持缺陷检,可实现替代传统人工质检员,下游客户降本诉求下,机器替人进程有望加速。机器人领域,上半年,公司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布局dToF 相机、iToF 相机、双目结构光和激光雷达四大产品方向,全面覆盖机器人“视觉感知”所需的关键视觉部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继峰股份不仅是朱少醒从去年三季报开始所隐形布局的标的,而且也是兴全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和乔迁的“隐形”标的股。从该股中报来看,他们分别所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混合、兴全合润混合、兴全新视野灵活配置均进入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
而这家零部件企业有何过人之处呢?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座舱内饰件供应商。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9%和189.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89亿元,同比激增598.63%,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格拉默的成功整合及乘用车座椅等战略新兴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对于接下来关注的方向,廖凌表示:“从产业景气维度,未来可以重点关注新消费/新服务和自主可控两大投资主线:1)新消费/新服务:消费是“新内需”逻辑链条最重要一环,高收入群体、Z世代年轻人、银发族、三、四线城市低负债群体的消费服务较为乐观, A股相关行业包括量贩零食、个护、IP授权、软饮料、酒店等。2)自主可控:半导体、电子元件、AI算力芯片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依赖高+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低的行业,国产替代逻辑强化,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8月公募调研异常积极
刘元海调研德赛西威(128.750, 2.27, 1.79%) 雷涛调研海康威视(31.180, 0.33, 1.07%)
相比回顾上攻到3900点一线的过程,公募对接下来的行情乃至主线研判更为重要。在书面回复时,南方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凌天白强调,首先,市场的主线可能仍是成长风格,由于成长风格的走强通常是由产业周期驱动的,因此持续性较好,如2012年—2016年的移动互联网周期、2019年~2021年的新能源周期,而本轮成长风格的领涨只持续了数个月,起主要驱动作用的AI产业周期也远未到达拐点。
但由于前期子板块的分化度较高,后续可能进入行情的扩散阶段。例如今年算力芯片表现较强,上游的先进制造和半导体国产化其实也有较高的景气度,但股价表现相对滞涨,同时,AI应用层的表现也落后于算力的表现,这些板块有可能受益于行情的延伸。
如果说半年时间的财报略显陈旧的话,那么8月以来的公募调研更为鲜活有参考价值。根据Wind资讯统计,8月以来截至8月27日,公募调研排在前六位的公司分别是德赛西威、冰轮环境(14.010, 0.12, 0.86%)、新强联(35.590, -0.25, -0.70%)、紫光国微(83.520, 1.59, 1.94%)、中宠股份(58.080, -1.06, -1.79%)、百济神州(247.000, 0.99, 0.40%)—U,它们均被超过50家基金公司调研。
其中,被称为“中国木头哥”的东吴基金名将刘元海,他在8月14日通过现场会议的形式调研了汽配龙头之一的德赛西威。恰逢财报披露,他的问题也多和财务数据有关。比如在回答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时,公司方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80亿元。”
而在回答介绍公司辅助驾驶域控进展时,公司强调:“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55.49%。随着辅助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城市NOA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辅助驾驶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在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持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产品矩阵不断优化升级,全面覆盖多样化市场需求,从轻量级到高性能,以及舱驾融合产品等,全面覆盖不同级别车型技术需求。”
另需指出的是,在今年头两份季报中,在刘元海的代表作东吴移动互联中,德赛西威都进入了十大重仓股的行列中。
对比来看,近几年因为管理主题基金德邦半导体而出名的雷涛,在本月初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调研了安防领域的龙头海康威视。他的问题相对单刀直入,比如在回答“投资人应该如何判断未来海康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能?”时,公司表示:“一是从股东回报看,按照50%以上的分红率、全年的盈利预测及公司目前市值,公司的股息率具备一定吸引力。二是从经营指标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净利润逐季上行、净利润增速超过10%的预期,对于一定规模来讲的公司而言是不常见的,上半年的调整已初见成效。三是从技术能力来看,目前国内大小公司均面临AI大模型带来的技术革命,公司在AI方面布局早、投入大、储备多,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落地应用,让AI大模型技术普惠于更多行业,也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不过与刘元海区别的是,在雷涛管理的五只基金中,二季报组合中都未见海康威视的身影。
在书面回复时,万家基金则分析:“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市场指数已经突破关键点位的条件下,场外资金的入场节奏可能加速,同时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市场投资主线有望向外扩散。比如前期领涨的算力和创新药,有望逐步向其他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扩散,比如军工、国产算力、AI端侧和应用、机器人等。除此之外,下半年国内政策或聚焦于扩内需和“反内卷”,海外美联储降息和财政扩张的趋势确立,两因素叠加下,以有色为代表的资源品,估值尚处于低位,未来盈利景气上行或加快,有望成为市场的重要主线之一。”
(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大牛市剑指4000点,公募瞄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赛道 https://mxgxt.com/news/view/1724505
相关内容
明星私募调仓路线图:牛市下半场布局科技消费股二季度公募基金调仓轨迹曝光 明星经理青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赛道
奥运经济|消费大战:乳业竞争激烈、酒企瞄准庆功酒、商超开售主题商品
市州观察丨乐山以赛为媒,赛事“流量”变为“消费能量”
超750家A股公司获关注 基金机构扎堆调研半导体、电池、自动化设备
牛市,终于又来了!公募基金“画风”却变了
创新“深”态丨瞄准电子价签市场潜力 汉朔科技以科技开启智慧零售新篇章
牛市终于又来了!公募基金“画风”却变了
公募扎堆调研电子、化工行业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现身
又有分析师在朋友圈“开战”:一位预测电子牛市将至 另一位粗口开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