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网红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2 07:20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一支地方性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过去相当一段时问,曾称为“甘肃仰韶文化”。它主要分布在甘、青两省,东至天水地区的清水县,西到河西走廊玉门市,南达四川北部汶川县,北到宁夏南部固原县。截止目前,马家窑文化遗址在甘青两省发现57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20多处,对马家窑文化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诸类型的文化内涵都有充分展示。

  马家窑文化的发现,迄今已有六十年历史。解放前,老一辈老古学家如裴文中、夏鼐、黄文弼、何乐夫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初步的工作,发现遗址多处,并搜集整理了不少资料,有些已发表了报告或论著,有开创之功。但是,马家窑文化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成就,则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取得的。

一、五十年代的工作

  五十年代,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刚刚兴起,甘肃省的考古工作主要是配合基本建设,诸如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刘家峡、八盘峡水库的修建工程,对已发现的遗址和墓葬进行清理,使其免遭破坏和湮没。到1956年至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组织人力先后赴渭水流域、西汉水流域、大夏河和洮河流域以及兰州附近进行了文物普查,先后发表的报告有:《兰州市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59年第7期)、《渭河上游天水、甘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甘肃渭河上游渭源、陇西、武山三县考古调查》、《甘肃临洮、临夏两县考古调查简报》(以上三文分别见《考古通讯》l958年第5、第7、8期)。上述报告不仅对各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作了详细介绍,而且初步提出了诸如年代、分期等方面的有关理论。

  与此同时,国家还组织了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在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等地进行考古发掘,曾发表了《刘家峡地区的考古调查》(《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黄河上游盐锅峡与八盘峡考古调查记》(《考古》1965年第7期)。考古学家安志敏还于1956年6月23日应邀在甘肃省博物馆作了《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演讲,发表在1956年第6期的《考古通讯》上。期间,他曾到山开四坝滩进行调查,发现四坝遗址中甲、乙、丙三组文化遗存,其中的甲组属马家窑文化,这就把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向西延伸到了河西走廊(见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可见,在五十年代,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所作的考古调查,主要是基本搞清了各种文化在甘肃的分布状况。到1960年,甘肃省博物馆发表的《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公布马家窑文化遗址达157处。同时发现,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的渭水上游、西汉水流域及泾水流域,而马家窑文化则主要分布在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永靖、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在东部地区的部分仰韶文化的遗址内发现含有马家窑文化的轻微的混杂成分,在与洮河流域相毗邻的西部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内,马家窑文化的成分逐渐增多,而且逐渐发现了单纯的马家窑文化。这种情况说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即甘肃仰韶文化)实际上是单独的两个文化系统,并且在时间上可能有先后关系。

  这一阶段的调查收获还在于初步搞清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相对年代。(1)在天水西山坪,发现齐家文化的灰层迭压在仰韶文化的灰层之上;在天水柴家坪南部齐家文化遗存的灰层中,发现了少量仰韶文化的遗物;在天水七里墩遗址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少许仰韶文化的尖底瓶碎片。这就说明,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2)在渭源寺坪遗址中,发现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共存,后者迭压在前者之上。又有两个齐家文化的灰坑,打破了仰韶文化的灰层堆积。这也证明了二者的先后关系。(3)在临洮马家窑瓦家坪遗址中,发现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三者依次迭压的地层关系。(4)在永靖刘未庄发现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相混杂的地层上面,迭压着齐家文化的白灰面,白灰面上层为纯粹的齐家文化。这些发现,为甘肃新石器时代仰韶→马家窑→齐家诸文化的相对年代提供了坚强的证据,继夏鼐先生1924年发现之后,以更加充分的事实材料驳斥了安特生“六期说”中齐家→仰韶→马厂的错误排列。但是,五十年代的工作,主要限于面上的调查采集,系统的规模较大的科学发掘尚未开始。

二、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工作

  六、七十年代,甘肃地区的考古工作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发掘的马家窑文化遗址有:(l)1960年9月22日至11月22日,黄河水库考古队发掘了临夏马家湾遗址,清理房基7座、窑穴5个,出土石、骨、陶等生产生活用具33件。1961年先在《考古》第11期发表《甘肃临夏马家湾遗址发掘简报》,后于1975年在《考古》第2期上发表了这次发掘的全部材抖《甘肃永靖马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马家湾属于马厂类型,在马厂类型遗址发现房子还是第一次,这就否定了安特生所谓马厂类型只有葬地没有住地的说法。(2)1962年,甘肃省博物馆在武山石岭下遗址进行复查时,在典型的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还有一层文化面貌更接近于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存。1976年,《从马家窑文化类型驳瓦西里那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一文,首次提出“石岭下类型”这一新的文化名称。并据此分析了马家窑晚于庙底沟,庙底沟通过石岭下发展为马家窑的前后因袭关系。可见,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原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3)1963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甘肃省博物馆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发掘了兰州青岗岔遗址,发表了《甘肃兰州青岗岔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主要收获是发现了半山类型的房子一座。1966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又在兰州市王保保城址内清理马家窑类型墓葬一座,报告有《兰州马家窑和马厂类型清理简报》(《文物》1975年第6期)。这两处遗址的发现,纠正了安特生过去所谓“半山葬地说”和“马家窑住地说”的谬论。事实证明,马家窑不仅有住地,也有葬地;而半山不仅有葬地,也有住地。(4)1973年5、6月间,甘肃省博物馆分别发掘了永昌鸳鸯池遗址和广河地巴坪遗址,发表的报告有《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考古》1974年第5期)和《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永昌鸳鸯池遗址清理马厂类型墓葬151座,广河地巴坪遗址清理半山类型墓葬66座。这两处大型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半山、马厂两类型的葬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5)1974——1975年间,甘肃省博物馆在永登蒋家坪遗址发现马厂类型的灰层和墓葬迭压或打破马家窑类型的地层关系,再次证明了两类型的相对年代,同时在蒋家坪遗址中出土铜刀一件,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6)1975年4、5月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对景泰张家台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事后发表了《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考古》1976年第3期)。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清理的22座半山类型墓葬中有11座是石棺墓,这在西北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尚属首见,对研究半山类型的葬俗和石棺墓的分布情况具有重要价值。(7)1977年,甘肃省博物馆发掘兰州花寨子遗址,清理半山类型墓葬49座,出土器物923件。此处遗址为单纯的半山类型遗存,遗物丰富,为集中研究半山类型的有关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抖。发表的报告有《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8)1977年秋,甘肃省博物馆发掘了兰州土谷台遗址,清理墓葬84座,出土各类器物和装饰品1615件。其报告《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认为,土谷台墓地包括所谓半山、马厂两个类型的墓葬,就其墓葬形制、葬俗和器形、花纹以及反映出的社会面貌等,都反映出两者是前后衔接、承袭的一种文化。尤其是发现半山、马厂两个类型的典型器物伴出于同一墓中,所以赞成将半山与马厂两类型文化另称为半山马厂文化,而不再划入马家窑文化的系统。(9)1977一197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东乡林家遗址,揭露面积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文化房屋遗迹27处、窑址3处、灰坑98个。出土石、骨、陶、铜各种文化遗物3000余件。全部材料见之于(《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辑,1984年文物出版社)。林家遗址的文化内涵属马家窑类型,是我省第一次对该类型文化遗存较大面积的发掘。文化遗物中发现了一把铜刀和三块铜渣。经鉴定属于青铜,这是继永登蒋家坪遗址之后,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第二次发现青铜器。

  以上所列,只是规模较大或具有特殊收获的发掘活动,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甘肃地区发掘的马家窑文化遗址,除上述所列之外,其它还有兰州白道沟坪、西坡瓜、曹家嘴、焦家庄(沙井驿)、十里店以及皋兰山营盘岭等,河西走廊有古浪老城和高家滩等等。

三、综合研究情况

  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争论较大的主要是下面几个问题:

  关于文化性质。五十年代,由于系统的发掘尚未开始,人们对马家窑文化的认识还知之甚少。安志敏的《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一文,根据刘家峡水库区47处甘肃仰韶文化遗址中,有3处性质相近似的仰韶文化和渭河上游的遗址接近,因此认为仰韶文化和甘肃仰韶文化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甘肃省博物馆的《甘肃古文化遗存》一文,基本上明确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期、马厂期三者的相对年代。但该文认为,根据陶器的器形和纹饰,仰韶文化和甘肃仰韶文化,虽有相似之点,但相近之处很多,尚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可能由于地区或时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文化的两个分支。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一文,以当时发现的所有材料,充分驳斥了安特生所谓“马家窑文化住地说”和“半山葬地说”的错误,提出将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它们在时间上有先后早晚的不同,而且各类型都有自己的居址和葬地。安志敏1972年在《考古》杂志第6期上发表的《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年代问题》认为,马家窑文化是从仰韶文化中派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特点比较明显,可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半山和马厂可能是从马家窑文化中派生出来的,但它们之间的文化面貌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半山马厂可暂称为类型。到1977年,夏鼐在《碳——14测定年代与中国考古学》一文中提出,半山、马厂是前后相继的两期遗存,可称为半山——马厂文化。而马家窑类型在陶器的形制和纹饰方面另具一种面貌,或可称为马家窑文化,时代相当于半山期或更早。1981年,谢端据又在《文物》第4期上发表《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通过对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文化的地域分布和文化特征的分析,认为三个类型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从相对年代上说,三个类型中,庙底沟早于石岭下,而石岭下又早于马家窑,认为把石岭下划入马家窑系统比较稳妥。地层迭压关系和碳测年代也都为上述论点提供了依据,可以说,石岭下类型继承了庙底沟类型,而且孕育了马家窑类型。关于这个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和伍德煦《略论甘肃仰韶文花的类属和社会性质》(《西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两文,都认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的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一支地方性文化遗存,是中原仰韶文化在甘青地区的继续和发展,本身就是仰韶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渊源和去向。严文明的《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10期)探讨了这一问题,文中认为,甘肃最早的半坡类型的彩陶属于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有机组成部分;甘肃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同陕西、山西和河南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属于同一个整体。而陕西半坡陶器是老官台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甘肃地区的彩陶起源于关中。至于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显然是因袭了庙底沟类型,而且在其晚期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马家窑文化之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中原彩陶完全消失之后,甘肃地区的彩陶文化又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谢端据《马家窑文化渊源试探》(《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一文,根据大地湾发现的新材料,对马家窑文化的渊源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马家窑文化虽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但追究根源还是在甘肃境内,并且其最大可能是源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等流域。确切说,马家窑文化是从大地湾四期(即仰韶晚期)发展而来的,两者在文化特征的主要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其顺序是大地湾三期→大地湾四期前段→大地湾四期后段→马家窑类型。

  关于马家窑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前面提到的《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文认为,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时期已经是父系社会,到了晚期可能跨入了阶级社会的门坎。而伍德煦的《略论甘肃仰韶文化的类属和社会性质》则认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处在母权制晚期向父权制过渡,最后建立父权制的阶段,换言之,马家窑类型时期处在母系社会晚期,半山类型是过渡时期,到马厂晚期已是父权制社会。

  总之,六十多年来,马家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甘青地区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面貌已经或继续被逐渐揭示出来,这些成果的取得也已逐渐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网址:甘肃网红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https://mxgxt.com/news/view/172404

相关内容

韩红、黄晓明等多位明星艺人为甘肃地震捐赠
明星为甘肃地震灾区献爱心,网友点赞艺人粉丝的正能量
韩红带领医疗志愿者赶赴甘肃积石山 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援助
惊!甘肃地震最新捐款名单曝光,明星网红企业名单大揭秘!
众星驰援甘肃灾区,韩红、黄晓明、乌兰图雅等多位艺人爱心捐款支援甘肃
众明星为甘肃灾区捐款捐物善举暖人心
甘肃:推进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陇原”
多位艺人明星向甘肃地震灾区捐赠物资和资金
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众星驰援甘肃灾区,韩红基金会捐200万,那英汪峰岳云鹏却遭质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