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透过海面,映照进码头的那一刻,摄影师陈明星用镜头捕捉到了最生动的劳动场景。从福建省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退休的陈明星,曾是一位装卸主办,如今以全新的身份记录着码头的每一瞬间。
戴上单反相机、背上摄影包,陈明星在码头继续他的“工人”生涯。橙色的工装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布满摄影器材的小马甲。在他的镜头下,码头的每一台巨轮的靠离泊时刻,都展现出一幅幅令人心动的画面。
80年代,随着机械化作业的引入,码头的装卸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陈明星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操作技能。他不仅成为了“小虎队”的第二任队长,还为团队带来了很多创新的工具,比如推拉钩、引钩和保险绳等,让原本复杂的荒料石装卸作业变得更加高效、安全。
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陈明星和他的团队开创了许多关于钢丝绳使用的管理规范,使得码头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每份努力,都是对职场安全的重视与执着,都是对工作的热爱与坚持。
2014年,陈明星的一张港口照片在摄影比赛中获奖,这也成为他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退休后的他,将镜头对准了他熟悉的港口,记录每一位工人、每一件设备、每一个瞬间。他希望通过摄影,让更多人看到码头背后的故事,领略那隐秘于钢铁与汗水之间的美。
参与修缮与创造的岁月早已在记忆中沉淀,而现在的他,以摄影的形式,将这一切生动呈现。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与工作相伴的故事;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在向世人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劳动者的伟大与坚毅。
“没有相机的时候,我用眼睛记录这些故事;有了相机,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陈明星的心声透着满满的自豪。在他的镜头下,码头的星空和海浪交映,工人们的笑容和汗水交织,每个瞬间都充满了生命力。
如今,陈明星迈出了从工人到摄影师的转变,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更是对过去职业生涯的感恩与延续。他将继续追逐这份热爱,用镜头讲述更多港口的故事,分享劳动者的美丽与坚忍。
可以预见,未来的港口仍将以全新的面貌被呈现,而陈明星的摄影之路,才刚刚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