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身高不够才华来凑,靠抄袭走红的他,为啥走上导演之路?
"矮子里面出英雄,才华能助一臂之力",这句话虽带有一丝调侃,却也精准概括了郭敬明的早期形象。
他以才华打造出的辉煌宫殿,曾经聚拢了大量的拥趸,让他在光鲜亮丽的娱乐圈中独领风骚。
遗憾的是这所用才华堆砌的华美宫殿,根基其实相当薄弱,建立在抄袭的虚无之上最终在公众的批评与声讨中分崩离析。如今,站在过去荣誉阴影之下的郭敬明,是否还能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
天才少年与“污点”身高
郭敬明的童年时光,被一块挥之不去的阴云所覆盖。四岁时,一场意想不到的败血症,不仅剥夺了他的健康,也留下了无法修复的身高中断。
在成长旅程中,这道“瑕疵”持续侵蚀着他的自信心。校园内的欺压与嘲讽,更在他稚嫩的心灵上刻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这段过往,他融入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角易遥的际遇,或许正是他内心挣扎的映射。
书籍,成了郭敬明避世的避风港。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抚慰,也逐渐发现自己蕴藏的天赋。
初二时,他以“第四维”的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名为《孤独》的诗歌,并因此获得了10元的稿费。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回报,却对其才情的认可,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之门的钥匙。“小四”这个昵称,也由此与他相伴。
2001年,郭敬明参与了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了这次机会,他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一口气提交了七篇文章,每篇字数均超过五千,旨在以数量与质量并举,最大化提升获胜的可能性。
这种有目的、善计谋的性格,预示着他日后在名利场上的种种策略布局。最终,他成功登顶,连夺两届冠军。对于出身小城的年轻人而言,这是极大的激励,让他在众人眼中闪耀,成为了公认的“天才少年”。
与同龄的“80后”作家韩寒不同,郭敬明并非反叛的“学困”,而是一个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神”。他明白,除了个头与众不同,他能够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赢得认可。
这种强烈的竞争心,激励他持续拼搏,旨在各个方面力求卓越。
抄袭风波
从四川的小城跨越到繁华的上海,郭敬明体验到了极大的反差。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让他往日的优越感一扫而空。
他将这份困惑与压力,倾泄在文学创作上。
创作首部作品《幻城》时,他一度陷入困境,甚至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父亲的鼓励激励他坚持了下来,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该书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销量超过300万册,不仅为郭敬明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还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影响力。
在尝过成功的甜头后,郭敬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旨在吸引青少年读者。他精准把握住了年轻人的情感脉络,随后创作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部作品令他的声望剧增,荣登全国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之首。2003年,年仅20岁的郭敬明显赫福布斯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最年轻的富豪作家之一。
他通过实践展现了,写作不仅能抒发情感,还能创造财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抄袭的阴影却始终萦绕不去。2003年12月,作家庄羽将他告上法庭,指控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她的作品《圈里圈外》。
经过一年的审理,法院最终判定郭敬明存在抄袭行为。即便他不服判并提出上诉,但最终的终审判决依旧支持了原判。
面对抄袭的指责,郭敬明并未承认错误,反而利用这一事件为自己制造话题,成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他随后成立了工作室,创办了杂志,事业版图日益壮大。
这种"迎难而上"的策略,确实让人钦佩他那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为了保证作品的高频率产出,他每天仅休息三四个小时,全情投入写作与修改,力求将每一部作品都打磨至臻完美。
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节奏,确实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作品销量持续攀升《悲伤逆流成河》等小说更是引发了社会广泛的热议,成为了现象级的讨论话题。
在抄袭事件的波折中,郭敬明并未被击倒,反而借机跃上了事业的高峰。这种看似“不公”的结局,为后续的舆论反弹留下了转折的伏笔。
导演之路
站在文学创作的顶尖,郭敬明并未止步。他将视野转向了电影领域,梦想将笔下文字化为影像,让更广泛的观众得以感受。
2013年,郭敬明首次担任导演的作品《小时代1》公映,借助原著小说庞大的粉丝基础,该影片取得了4.8亿的票房成绩,缔造了当时国产青春电影的票房纪录。
《小时代》系列电影相继登陆大银幕,累积票房超过18亿,郭敬明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业片导演。
《小时代》系列电影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引来了广泛的争议。电影中所描绘的奢华生活方式、错综复杂的感情剧情以及对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展露,受到了广泛的社会批评。
不少观众批评电影缺乏深度,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内容空洞,甚至质疑它们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如此,电影的高票房也证明了郭敬明对市场趋势和观众喜好的精准洞察。
除了作品带来的争议,郭敬明个人也不断卷入负面新闻漩涡。旗下艺人如朱梓骁、陈学冬等的绯闻,以及遭受作家李枫指控性骚扰的事件,都对他公众形象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对于这些质疑,郭敬明并未选择正面回应,而是选择用作品回应,持续推动着其商业版图的扩展。
2020年,一场由111位编剧、作家及导演共同发起,旨在反对抄袭的运动,再次将郭敬明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次,他无法再避谈自身过往的抄袭争议。
在舆论的强烈压力下,郭敬明终于向庄羽公开道歉,并宣布将设立反剽窃基金。
虽然这迟来的道歉并未赢得公众的宽恕,许多人质疑,郭敬明的致歉未必出于真心反省,而是在新作品《晴雅集》即将上映之时,为了逆转形象所做的公关策略。
庄羽对此的回应则显示,她并未接受这番道歉。她提议将郭敬明通过抄袭所得的收益用于设立反剽窃基金,这无疑是对他的又一次公开挑战与“打脸”。
《晴雅集》的发布并未如郭敬明所愿带来预期的成功。电影在上映后不久便因种种低俗问题被全网下架,这预示着郭敬明所谓的“抄袭时代”彻底终结。他费心构建的商业版图也开始显露出裂痕。
结语
郭敬明,从一个遭受欺凌的矮小少年,成长为兼具名气与财富的作家及导演,其经历可谓是一部传奇。凭借才华与不懈努力,他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位置,实现了财务上的独立与自由。
在成功之路的引导下,他迷失了自我,选用了抄袭作为捷径,最终尝到了自作自受的苦果。
郭敬明所取得的成功,像是建立在不稳固的沙堆上,经不起时间的洗礼。他往日的荣耀,最终被抄袭的阴霾所吞噬。
在追梦的旅途中,诚实与正直的价值胜过才能与勤奋。唯有脚踏实地,坚守道德原则,方能行得更远,赢得真正的成就。
举报/反馈
网址:郭敬明:身高不够才华来凑,靠抄袭走红的他,为啥走上导演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719296
相关内容
“抄袭大王”郭敬明:靠抄袭走上人生巅峰,38岁终输得彻底郭敬明:从抄袭风波到炙手可热的导演,这位“争议王”的崛起之路
郭敬明:靠才华登上福布斯,又因抄袭深陷舆论,现在41岁跌落谷底
宋雨琦被爆靠实力走红,郭艾伦突袭泼水,这是啥操作?
郭敬明的商业帝国崩塌史,从抄袭堕落到拜金狂人,他怎么了
郭敬明:从作家到导演的转型之路
导演郭敬明在抄袭龌龊事后现身街头,俩闺蜜行为亲密,形影不离。
于正、郭敬明道歉背后:影视圈156人抵制抄袭始末
于正郭敬明关系起底,二人同为抄袭上热搜!
“不可一世”的郭敬明,为何会走到了如今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