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失误微博事件反思:环球网“老了,看不懂为什么战”

发布时间:2025-08-27 09:06

新冠战“疫”不仅事关疫情防控本身,也是一次对全社会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的“体检”,考验包括突发性非常态社会应急治理能力在内的国家治理能力。而网络平台除了给予有关部门实时更新数据的渠道,也成为信息泛滥的泄洪口。因此为了引导舆论和适应新媒体传播,在保证报道充分、准确、权威的基础上,主流媒体采用了多种方式融合的报道方法,对疫情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其中,“两微一端”成为“抗疫阻击战”新闻信息发布的前线,微博尤其凭借强大的社交属性、广场属性和巨大流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环球网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批准,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于2007年11月正式上线,是具备新闻采编权的大型中英文双语新闻门户网站、中央级综合性网络新闻媒体。其微博粉丝目前1978万,比去年因《锦衣之下》热播而大火的谭松韵还多,一日可发微博80条左右,比人民日报等多出近一半。一天内阅读数也可达100万以上。

其微博内容包含国内外新闻事件报道,在疫情之前对国际逸闻趣事的报道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尽管环球网多次获得全国新闻网站十大公信力品牌奖,但其公信力在用户心中仍然缺少值得信任的勇气。一个中央级的新闻媒体,如何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对国内新闻予以一定重视?如何选择国际报道的题材?如何使得新媒体平台不仅仅只意味着逸闻趣事的报道?这些问题尤其考研着疫情期间的环球网。庞杂的信息,敏感的舆论,热情的公众,环球网能否沉得住气,做一个有担当的官媒,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肖战事件发生后,3月3日晚上人民日报传媒海南微博连续转发肖战两则帖子员工已被开除,因为被网友质疑公号私用。在人民日报的微博下为肖战发声,显然是编辑未能认清自己的工作,看轻了官媒转发微博的责任。而后第二天,环球网则直接发文:老了,没看懂为什么战,晚安。同一时间,环球网也把这条动态发在了头条。


环球网言外之意无非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知名网站真的老到连活跃一周的热门话题都看不懂了。第二种是看懂了粉丝或公众为什么战,但并不觉得有意义。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这样的发文都是环球网将批评的刀刃指向了自己。

先论第一种可能。身为一个中央级的媒体,面对被讨论的一周的话题,如何会看不懂?国际形势、经济问题都能看懂偏偏一个娱乐性话题看不懂了?

如果是真的看不懂,在微博平台看不懂娱乐话题,可以说是并没有做深度了解,或是因为这是不擅长的领域,可以理解。可是话题热度已经发酵一周,几乎每天三个有关话题挂在热搜,新闻敏感如此高的环球网编辑怎么会看不懂?倘若真看不懂,那这条微博发的完全是多此一举。

还有一种情况是假的看不懂。明星和娱乐挂钩,背后是复杂的商业关系和粉丝团体。而肖战的影视约在新丽、商务约在和颂、艺人约在哇唧唧哇,肖战的三个经纪关系一直被这样默认,粉丝也并不否认。事件爆发后,除了肖战工作室出面发布了一份火上浇油的道歉声明,哇唧唧哇和和颂都闭紧了嘴巴,唯一发声的新丽否认了和肖战的关系。环球网显然和这三家公司都没有关系。唯一可能害怕的是肖战背后的粉丝。因为单从持续一周的论战来看,其部分粉丝行为呈现出低龄化、情绪化的特征,又以其大量性在饭圈内对别的反“战”群体进行“生杀予夺”。可是,如果出于这样的目的,想以擦边球的方式既蹭热度又不得罪人,结果是事与愿违。可以看到在这条微博的评论下,批评的不仅是肖战的粉丝,还有各类路人。

那论第二种可能,环球网看懂了“为什么战”,但是粉丝互掐和公众对肖战的嘲讽表示不理解。事实上,这表现出编辑新闻敏感的缺失。

肖战粉丝此次强行举报 AO3 和 lofter,已经实质性突破了文艺评论和社会争论的界限,以寻求对同人圈的集体禁言。这种行为,既触碰了同人圈的逆鳞,也激发了更广大路人群体对失控粉丝的“同仇敌忾”。饭圈的确不是官媒应该随意评说的话题,但粉丝行为是否需要偶像买单则是个不错的题材。与环球网这条让人难以看懂的微博不同,素以评论尖锐、勇气十足著称的凤凰网的娱乐频道在3月2日就发出微博“十问”肖战粉丝,题为“亲手毁掉肖战,爽了吗?”,不仅内容通俗且具有饭圈的语气,可见编辑对饭圈文化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此文后来被质疑是高级洗白文,也因其情绪化也受到批评,但它对话题的敏感性和引流作用仍有重要意义。

同时面对持续的本人失声,《检察日报》在3月11日连登两篇评论,从同人文的法律地位、粉丝行为的合法性、偶像失格等方面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说,不仅显示出报纸的法律方面的权威和公信力,也将话题引向更深刻更理性的法律层面,引导人们开始思考我国同人文缺少的发展平台和法治环境的问题。晚一周的发博可以说是给了《检察日报》结合自身责任与专长、沉静下来展开思考的时间,但环球网为何不能联系中外实际反映自身的见解?

微博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因其独特的特点而拥有着众多的用户,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优势及意义。但在此次肖战事件中,环球网这条微博以其短小精悍和指向不明不仅让微博用户捉摸不透,恐怕编辑自身也难讲清发文的初衷。时至今日,针对此条争论极大的微博,环球网官方也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而与环球网关系密切的环球时报主任则被曝出早在3月2日就发布命令不让环球时报编辑介入肖战话题。因此针对此次失误,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增强舆论引导的责任感

在本次事件中,不管是懂还是不懂,这样的内容都是放弃自身引导舆论的能力的体现。环球网微博应该通过各种培训和流程强化等方式,不断提升内容人员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导向意识等,进而形成完整的、有意义的内容生产保障体系,真正发挥出官方媒体应有的能力,并承担起引导和服务社会大众的责任。

(二)提高新闻敏感度

事件发生初期,人们对其看法仍然局限在饭圈团体的互掐范围内,就连参与其中的也基本都是别的饭圈成员。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与深入以及参与范围的扩展,话题的讨论开始从感性走向理性的深度。而环球网抛弃了思考的机会,选择以“老了”自居而回避这一话题,缺少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导致这样的微博发了还不如不发。

(三)平衡微博平台的发文风格

微博被看做年轻人的聚集地,受此影响,官媒发布新闻时除了简明扼要,立场鲜明、通俗易懂、接近受众成为发文时重要的考量因素。“老了”内容发布后,批评之外也有声音为环球网辩护,但不管是想说环球网在自嘲,还是想迎合微博的特点玩“老了”的梗,这样阴阳怪气的内容都不符合官方媒体的设定。因此,哪怕是微博平台上的发文,哪怕一直被受众批评传统媒体意味太重而显得高高在上,也至少应该在事实清楚、态度明确的基础上再去做到平易近人。这样既无事实价值也无态度价值的内容,浪费的不仅仅是公共资源,还是用户的关注和信任。

(四)做到真正地“环球”

这几年,国内外社交媒体发展速度之快、能量之大有目共睹,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一个个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通过社交媒体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病毒式”传播,影响力不容小觑。事实上,肖战事件已在初期就引发国外网友的关注与讨论。环球网简单层面,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获取外网对此的评价,丰富国内讨论的视角,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话题引流;再复杂点,可以结合国内外过往的类似案例并对事件进行一定的梳理,引发受众对于国内外粉丝和明星关系差异的思考。既然名为环球,就要真正做到环球,而不只是单纯的外文消息的翻译转发。

其实,面对这样的娱乐话题,环球网本可不必参与。但一旦参与了,又是在众人皆宅、网络活跃的疫情期间,就难以不让人对其官媒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官方媒体在微博平台如何发声,早已是难倒各大编辑的问题。快节奏阅读习惯导致了内容的短小精悍,分众化的需求差异又扩展了长文的生存空间,融媒体的大趋势丰富了传播的形式。这些问题,从以往环球网乃至各大官媒的微博中都可以看出编辑们努力的痕迹。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疫情期间微博用户的参与度与活跃度是往常的很多倍。

网址:官媒失误微博事件反思:环球网“老了,看不懂为什么战” https://mxgxt.com/news/view/1718741

相关内容

从隔空嘴仗到微博对骂 该从明星骂战中反思什么?——中新网
为什么网红事件让我们反思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
《五哈》新季阵容官宣,老舅丑闻事件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微博之夜官博道歉:舆情漩涡中的公关智慧与反思
梅西微博账号是什么意思,梅西微博账号是什么意思啊
罗志祥更新了微博动态,看清动态的内容后,粉丝:好像懂了点什么
吴秀波事件很乱看不懂?看完这张关系图就明白了,网友:闭环了?
明星误删微信事件引发社交思考与反思
从隔空嘴仗到微博对骂 该从明星骂战中反思什么?
若风老婆回应换人事件,西卡惨遭安排,当年PDD一条微博看出人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