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高净值人群在遇到传承财富的问题时,会遇到哪些困惑?股权该如何给子女?不动产如何传承?现金又该如何传承……这些看似简单的传承问题,其实背后暗藏玄机。
案例重现
2015年,北京的黄利军律师在北京接触过一个高端客户的案件。这个客户是非常知名的一线男演员,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企业。通过多年的打拼,他创造的现金财富大概有将近2.3个亿。
当年他大概42岁,妈妈早年离异,当年不到60岁,明星客户一直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另外,他还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在一起将近五年了,处于计划结婚的状态。
这位男性明星客户一直有财富风险的保护意识。在和女友结婚之前,他对自己的财富做了一些安排。那么,他是怎么安排的呢?
01
真“巧妙”,1.6个亿让母亲代持
他把自己名下的现金2.3个亿当中的1.6个亿,在结婚之前转到了妈妈名下。
我们知道,转到妈妈名下就意味着,这1.6亿就是由妈妈代持。即使将来会面临婚姻的问题,这样也会安全不少。
然而一年之后,在没有任何疾病征兆的情况下,妈妈突然就在睡梦中离开人世,由于事出突然,她自然没有做任何遗嘱安排。
虽然这位明星的妈妈只有这一个儿子,但是在拿回这笔原本属于自己的财产时却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当初他的想法是把1.6个亿的现金过户到他妈妈的名下,由妈妈代持。那妈妈要是健在的话,妈妈名下1.6个亿的现金,妈妈说给自己的儿子,那就可以单独给他,比如说赠与,或者采取我们的保险架构。
可现在妈妈去世了,这1.6个亿的性质就转化了,转化成什么了?就成了妈妈的遗产。接下来这位明星客户面临的就是1.6个亿现金的继承过户。
02
二选一,公证处还是法院?
妈妈名下的1.6个亿的现金,现在要继承过户到自己的名下。但如果直接去银行过户,银行肯定不会直接过户给他。根据法律规定,他有两个途径可以选择。
◎ 第一:去公证处做一个继承权公证书,来办理这个现金过户。
◎ 第二:去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出具一个判决书,拿着判决书也可以把妈妈名下的现金过户到自己名下。
这个明星客户,按照大众的做法,选择了第一种做法。
在妈妈去世之后,他拿着妈妈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以及母子关系的证明。还有什么呢?父母早年离婚的证明。
同时他还得拿到哪些证明呢?
他妈妈的父母,也就是我们这位客户的姥姥姥爷的死亡证明,这所有的人身关系证明和死亡证明。他把这些证明都找到后,交到了公证处,公证处给他出具了一份继承权公证书。
之后,他拿着公证处给他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找到了银行的领导。因为他继承的现金额度比较大,银行行长亲自接待了他。
原本以为这笔钱可以顺利继承到自己名下。可是,当明星拿出继承权公证书,并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后,银行行长竟然给了他这样的答复:仅凭你的这份继承权公证书上的内容,我们不能直接把1.6亿元现金过户到你的名下。
此时,明星客户有点疑惑了。不是说如果被继承人,也就是妈妈不在之后,我拿到继承权公证书就能过户吗?
03
不简单,万事俱备只缺“唯一”
对此,银行行长解释说,因为这个继承权公证书里面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唯一。这使得我们不能从中看出,你就是你妈妈的唯一继承人,所以这1.6个亿的现金我们不能过户给你。
看来,只要在继承权公证书里加上“唯一”二字就可以了。那么这时,我们的明星客户应该去找谁呢?
既然继承权公证书是公证处出具的,那自然应该再让公证处加上“唯一”二字,没想到,公证处给出的答复竟然是:我们不可能给你加上“唯一”二字的。
经过调查发现,不仅是这一家公证处不给加字,全北京的公证处都不会给他加上“唯一”二字的。因为公证处也有公证处的担心。
公证处会想,你今天来我公证处做你妈妈名下的现金过户,我可以认定你是妈妈的继承人。但你要让公证处给你出个继承书说你就是你妈妈的唯一继承人。公证处会担心,一个人去世之后,比如说我们这位客户的妈妈,虽然现在的材料能够证明你是你妈妈的继承人。但是如果我今天给你出具了唯一继承人的继承权公证书,过了几年之后,如果冒出来个私生子、继子、养子女。在那样的情况下,是可以告这家公证处的。
因为当初公证处在审核被继承人的时候,遗漏了继承人。所以公证处担心有这种风险,公证处一般就不会在继承权公证书里加上“唯一”两个字。即便你真的是唯一的,公证处也不会在理论上冒这种风险。
所以大家现在就能明白,加上“唯一”两个字,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公证处不加“唯一”这两个字,我们这位客户还有其他途径去拿到这1.6个亿的现金吗?
04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通过继承权公证书拿不回属于自己的财产,万般无奈之下,黄律师打算帮助明星客户告银行。
当黄律师把起诉书写好了之后,准备去立案的时候,客户竟然拦住了黄律师。
这位明星为什么不让黄律师起诉呢?
他说:“黄律师,我是全国知名的明星,你一旦起诉了,那全国人民都知道我要打一个1.6亿继承案件的官司,那全国人民都知道我有1.6个亿,这样不太好;第二,当初我把1.6个亿转到我妈妈名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为了防范婚姻的风险。如果这个案件闹得太曝光了,那我的太太也就知道我事前防过她,所以这也就不好交代。
黄律师急了,那这1.6个亿你还要不要了呢?
我们那位明星客户回答,当然要。
黄律师就说,你既然要1.6个亿,又不让我告这个银行,实在不行我们就采取第二个策略。那就是采取凭着法院判决书的方式来办理现金的过户。
可是凭着法院判决书,前提就是要去法院立案。如果去法院立案,就得有原告、被告。可是我们这位客户是位独生子,父母早年离异。他爸爸不是继承人。也就是说现在就他独立的一个继承人,他如果要去起诉,问题是没有被告啊,没有被告就不能立案。自己告自己也不行,法院也不会立案的。
所以第二个途径的困难就是,无法立案。这样就形成不了诉讼,那就拿不到判决书,拿不到判决书,那么这第二个途径也就行不通。
所以,妈妈名下的1.6亿现金,无论是通过继承权公证书还是法院判决书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
到这里大家也会有个总结,如果现金额度比较大,父母百年之后,子女凭着继承权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继承现金,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障碍都是非常大的。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有疑问,这1.6亿到底能不能拿到手?怎么拿到手?
05
柳暗花明,遗愿终圆
黄律师并没有放弃,再次找到这个银行的另外两位行长,“行长,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我们顺利继承这1.6个亿?”
其中一位行长给支了一招,“你可以去公证书做一个担保。”这样一来,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2017年8月份,黄律师找了一家信得过的公证处,讲明了自己的意图后,这家公证处总算同意提供担保。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公证处做了担保之后,继承人顺利继承现金之后,必须要把这1.6亿的现金必须托管在这家公证处。也就是说,现金到了客户名下之后,再过户到公证处的账户里进行托管。但这一托管就是六年时间,这六年时间里客户几乎不能动这笔现金,六年之后才能动用。
这件事历时近三年,总算有了一个不算圆满的圆满结局。这也让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当中,现金仅凭继承过户,难度是非常大的。
这让我们不禁叹息,如果母亲健在的时候就能考虑采取金融工具,提早做安排:自己做投被保人,受益人为自己的子女。那么在她身故之后,她的继承人凭借保单和死亡证明,就可以轻松领取自己的身故保险收益金,银行也不会要求加上唯一两字,也不需要打官司拿判决书……
所以,对于现金资产的传承,我们的客户最好还是选择我们的金融工具,大额储蓄保险或者终身寿险来提前进行规划和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