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草根逆袭的典型代表,是一位以反串表演赢得关注的明星。曾有句话在网上流传:“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让不少人感到震惊。李玉刚凭借其一曲《新贵妃醉酒》,迅速蹿红,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一调调,连洒水车也在哼唱,许多年轻人开始模仿京剧腔调,茶馆里也涌现出不少对京剧感兴趣的新人,仿佛给传统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
梅葆玖,梅兰芳的继承人,最初对李玉刚表示了一定的支持。那时京剧的风头渐弱,李玉刚的崛起无疑是给传统艺术带来了一线生机。但不久后,李玉刚的粉丝却过分夸张,把他和梅兰芳相提并论,这无疑让梅家父子感到不满。梅兰芳在京剧界的地位是何等崇高,他是京剧的宗师,在国际舞台上风光无限。梅葆玖一生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为了继承梅派艺术,放弃了自己对机械的热爱,日日苦练嗓音和身段,却始终谦虚不敢宣称自己完全继承梅派。突然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年轻人被粉丝推崇为现代梅兰芳,谁能不心生不满?
李玉刚那时年少气盛,在一次央视晚会中甚至公开表示自己代表了梅派艺术,这让梅葆玖彻底火冒三丈,气愤离场,并在采访中重申:“要代表梅派,首先得拜师学艺,不是会唱几句戏腔就算数。”从此,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彻底激化,直到梅葆玖去世,这段恩怨也未曾化解。
要深入了解这场风波,必须厘清专业与业余的差距。京剧本是讲究科班出身的艺术,要求演员从小学习,经过数年的艰苦训练,才能有机会登台。而李玉刚则将京剧的元素与流行音乐结合,尽管这一创新方式给年轻人带来了新鲜感,但对于老一辈戏迷来说,这种“混搭”显得不伦不类。老戏迷们觉得,李玉刚这种表演无法代表传统京剧,而年轻人则觉得它新奇有趣。
李玉刚的不仅仅是这场与梅家父子的风波,他还因带着父母参加真人秀而引发了一场风波。节目中,李玉刚的父母摆出架子,不愿意付出辛勤劳动换取饭食,助理为他们掏钱买饭,却还被抢了钱包。这个事件被播出后,李玉刚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曾经积累的好感也因此破灭。加上后来的新歌没有再度引起轰动,综艺节目也未能挽回口碑,他的事业逐渐下滑。
这一系列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成名容易,守住艺术的根基却极为艰难。传统艺术门槛高,不是单凭人气就能突破的。李玉刚的经历也可以作为年轻人的警示: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创新的同时,更要尊重并理解传统的内涵。比如,创新菜肴可以,但若要说自己代表了八大菜系,那必须先得到老一辈厨师的认可。
如今,当我们再听《新贵妃醉酒》时,已经能感受到其中别样的韵味。它在把传统京剧艺术带给年轻人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段曲折的历史虽然带来了不少波折,却在无形中延续了京剧的影响力。李玉刚为此付出的代价,足以让后人深思半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