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八大名酒”五粮液

发布时间:2025-08-26 05:38

五粮液原本不叫五粮液,唐朝时期的重碧酒”、宋朝时期的“姚子雪曲”和“杂粮酒”,明朝初期的“温德丰”,再到清末的“利川永”,都是五粮液的前身名字。

据《皇帝内经》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字是天地人和的产物。大米之净爽,高粱之热烈,糯米之绵柔,玉米之清甜,小麦之醇厚,这五谷杂粮,也象征着五谷丰登,各自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风情,交织在一起,便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五粮液文化画卷。

五粮液这五种原料配方经过千年演变,解放后又经过3次调整,最终形成了出酒率很高的五种原料科学配比,即:高粱40%、小麦15%、玉米5%、糯米20%、大米20%的新五粮配方。

由长发升、利川永等酒坊演变而来今日的501车间,是五粮液的金字招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酿造工艺。其中长发升作为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地穴式曲酒发酵酒池,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公元765年,大诗人杜甫途经宜宾,当地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以重碧酒款待,杜甫饮后赞叹不已,写下了《宴戎州杨使君东楼》:“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公元782年,经唐德宗下诏,重碧酒正式成为官方专供酒(郡酿)。

北宋时期,宜宾大绅士姚君玉开设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尝试,用大米、高粱、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加上当地的安乐泉水酿成了“姚子雪曲”,初步形成五粮液的配方和酿造工艺。此酒两名,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民都叫“杂粮酒”,这就是而今五粮液的直接前身。

到了明朝初年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创立“温德丰”酒坊,陈氏家族融合姚子雪曲酿制技艺,将原五粮配方中的小米替换为当时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陈氏秘方”。

传到陈三这一代,因他没有儿子,又不忍心让祖上传下来的“秘方”断送在自己手里,故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条祖训,才把秘方口传给外姓徒弟赵铭盛,“秘方”才得以流传后世。

清末,邓子均(1876~1959),1908年与兰登三、肖建凡联合,购买“温德丰”酒坊后,民国初年将其改名为“利川永”。总结“陈氏秘方”,结合宜宾本地知名酿酒师赵铭盛酿酒经验,开始改良生产“杂酿酒”,最终形成五粮液秘制的配方。

1909年,邓子均携酒参加当地名流宴会,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举座为之喝彩,邓子均欣然采纳,五粮液自此正式得名。

1932年,五粮液正式注册使用,图案由高粱、玉米、稻谷、荞麦、胡豆五种粮食组成。当时因为酒瓶工艺受到限制,所以当时只能采用陶罐来当容器。1934年开始,五粮液改良瓶身材质,第一次使用玻璃瓶,酒标还是继续沿用第一代的五种粮食的图案。

1950年,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天锡福、刘鼎兴、钟三和、张万和、全恒昌8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酒坊,组建成立“宜宾市大曲酒酿造工业联营社”。1954年,邓子均献出陈氏秘方,并出任技术指导,1959年,正式更名为五粮液酒厂,厂房设在宜宾翠屏山和真武山脚下,全厂产酒能力达到 1141 吨。

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同年成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随着时间的流逝,五粮液的名声远播海内外,其酿造技艺不断创新与发展,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八代。2023年五粮液集团营收为1770.98亿元,其中酒业板块营收为832.72亿元,在全国酒类上市公司中排第2位,在四川省203家上市公司中纳税常年排第一。

五粮液不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符号,也为社会就业和纳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报/反馈

网址:揭秘“老八大名酒”五粮液 https://mxgxt.com/news/view/1713443

相关内容

五粮液生态和五粮液关系,五粮液酒厂有个生态酒公司吗
揭秘!宜宾五粮液仙林酒厂与五粮液酒厂的关系【正文】
五粮液什么香型的酒?揭秘五粮液香型真相,一文让你恍然大悟
七代五粮液和八代五粮液什么区别
五粮液与友酒是什么关系?五粮液友酒是什么档次?
五粮液酒厂的五粮醇,五粮液五粮春五粮醇之间是什么关系啊
五粮液酒厂五粮醇,五粮液五粮春五粮醇之间是什么关系啊
五粮液尖庄酒价格表 五粮液尖庄酒怎么样 尖庄酒哪款好喝→买购网
尖庄酒和五粮液什么关系,尖庄酒和五粮液有何联系?
五粮金樽是五粮液酒厂的酒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