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 梅竹双鸠 (64X45)

发布时间:2024-07-11 12:56

于非闇(Yu Fei'an,1889-195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他的作品以细腻精致、色彩明丽、构图严谨而著称。于非闇的绘画深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于非闇除精于工笔外,亦能作半工半简(俗称小写意或半工半写)笔法的作品,或多种技法并用。此幅竹、桃、鱼以半工半简法,直接以色、墨画就,不施线条勾勒,而翠鸟勾填晕染却十分工细。此画妙处,首在构思,几瓣桃花落水,二鱼戏逐,翠鸟又伺机于鱼,此画眼颇多情趣;此画之妙,又在色彩,红色桃花与焦墨竹枝为对比,红花与翠鸟为对比,又加几笔淡墨竹叶和淡青浮萍,使此画明丽中见雅爽,堪称妙品。

十分注重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以赵佶为中心研习花鸟画,非常重视两宋花鸟画的写生传统。他在《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一书的第三章第三节专门以“我是怎样进行写生的”为题,他认为:“花鸟画无论是工细或是写意,最后的要求是要做到形神兼到,描写如生。”并指出:只有形似,哪怕是极其工致的如实描写,而对于花和鸟的精神,却未能表达出来,或是表达出来的不够充分,只能算是写生的“初步功夫”。在他看来,写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花鸟传神”。在这幅作品中,于非闇转换了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图式法则,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新意。此作的构图并不复杂,绿竹红梅,并通过双鸠静动互映的姿态,生动表达出画面的主题和意境。在创作中,画家能够迁想妙得,对客体物象进行合理的概括提炼,将审美意象的气质风骨迁移到主观精神的情境中,从而生成艺术化的表现空间。在刻画物象的时候,不只是注重形与色,还突出内在的精神气质,无论画中的梅竹还是双鸠,皆在无限生机中体现着张弛有度、动静相谐的传统意韵之美。

梅竹双鸠图》(64X45)是于非闇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描绘了两只鸽子(鸠)栖息在梅花和竹子之间,展现了冬日里的生机与和谐。在于非闇的笔下,梅花的傲骨、竹子的坚韧和鸠鸟的静谧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画的特点包括:

1. **细腻的笔触**:于非闇的画作以工笔见长,他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致,无论是花瓣的纹理还是羽毛的质感,都能看出画家的精心雕琢。

2. **鲜明的色彩**:于非闇善于运用色彩,他能够巧妙地将传统的国画颜料与西方的色彩理论结合起来,使得画面既有东方的含蓄美,又不失活泼和明快。

3. **和谐的构图**:在《梅竹双鸠图》中,梅、竹、鸟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 **深厚的文化内涵**:梅花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梅花代表坚韧不拔,竹子代表高洁正直,而鸽子则常被视为和平的象征。于非闇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非闇的《梅竹双鸠图》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作品。这幅画作在艺术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珍贵资料。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于非闇 梅竹双鸠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

责任编辑:

网址:于非闇 梅竹双鸠 (64X45) https://mxgxt.com/news/view/17110

相关内容

何香凝美术馆双展齐开:呈现传承与创新融汇的艺术篇章
夜读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安徽广德:非遗传承 竹乡扇艺
全剧最神秘的角色既非洪竹,也非侯公公,竟是深藏不露的他
百年非遗黄岩翻簧竹雕:现代工艺助力传承创新
欧阳锋祸害武林,洪七公为何不请虚竹出山?你看虚竹后来去了哪儿
难怪没有天龙前传,你看灵鹫宫第一任主人是谁,扫地僧也不敢惹
张岱与他的梅花书屋
陈家平察觉到被姜兆国背叛,于罗冠群擒拿前向左双桃道别……
邓丽君徐小凤罕见同台,合唱《黄梅调戏凤》,非常经典,值得一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