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16]
西周《友簋》有图A的字形,有学者释为“拜”。该字形左部为“手”,表示作揖;右部为:“页”,“页”即头的形象,似向左而立的人头形。表现的是一个人行拜礼,头部弯到手的样子。造字本义就是以叩拜致礼,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不过,这个字形极少使用,大部分的文献都写成图1一类字形。这类字形由“手”(图B)和某种植物(图C)组成,表现的是用手将草连根拔起的样子。跪拜或作揖时,低头弯腰,两手向下,与拔草相似,故引申出跪拜之义。
《说文解字》篆文(图6、8)字形作两手之形,又在右下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叩头时需双手按地。隶书(图10)将篆文的“手”写成。 [3] [19]
“拜”是中国古代社会常用的一种礼仪形式,“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稽首、顿首、空拜等等。
由于“拜”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节,所以“拜”引申为一种敬辞。如人与人之间正式的访问叫“拜访”,自然含有尊敬的意思。这种表示尊敬的礼节性的访问,如果发生在阴历的正月,那就“拜年”。
由于“拜”有尊敬的意思,所以由“拜”字组成的词语,也都有尊敬的意思。“拜启”就是恭敬地打开,“拜读”就是恭敬地阅读,“拜领”就是恭敬地接受,“拜托”就是恭敬地请托。
由于“拜”是一种礼节,所以通过某种礼节人与人之间结成固定的关系,也用“拜”字。结成师徒关系就叫“拜师”,结成兄弟关系就“拜把兄弟”。结成夫妻关系珥“拜堂”。由此而来,通过某种仪式任命官职,也叫“拜”。比如,《史记·淮侯列传》上说:“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意思是,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发现任命的大将却是韩信,全军将士都大吃一惊。 [18]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佛像顶礼膜拜的仪式叫“礼拜”。“礼拜”这个词在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又被用来指星期天教徒们到教堂举行的宗教活动。因此星期天就叫礼拜天或礼拜日,星期一,星期二等等就叫礼拜一、礼拜二等等。礼拜天又简称为礼拜,于是又构成了大礼拜、小礼拜、厂礼拜等词,“礼拜”就成了“休息日”的同义词了。 [17]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bài
动词
行礼表示敬意。古时的拜为拱手弯腰,后来的拜为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
do obeisance
《尚书·顾命》:“授宗人同,拜,王答拜。”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满生)见了丈人,便是纳头四拜,拜罢,长跪不起。”
柔石《死猫》:“他跪下,捧起两手来,向这布袋拜了两拜。”
拜佛;跪拜;叩拜;三拜九叩
见面行礼表示祝贺。
send greetings
拜年;拜节;拜寿
恭敬地奉上。
present
晋·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水浒全传》第三回:“史进忙起身施礼道:‘官人,谓坐拜茶。’”
拜表;拜疏;拜茶
恭敬地接受。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尊崇;敬奉。
respect
《礼记·郊特牲》:“拜,服也。”孔颖达疏:“拜者,是服顺于亲也。”
清·杨秀清、萧朝贵《诰四民安居乐业谕》:“慨自胡奴扰乱中国以来,率民拜邪神而弃真神。”
崇拜;拜服;拜金;拜物教;拜火教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吕氏春秋·察微》:“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
以礼会见。
visit
唐·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报‘王老爷来拜’。”
拜访;回拜
通过某种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二人拜为兄妹。”
萧三《慰问袋》:“你打了胜仗回来,这孩子一定拜你作干爸爸。”
拜师;结拜;拜把子
通过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offer
《汉书·爰盎传》:“上拜盎为泰常,窦婴为大将军。”
宋·曾巩《高骊世次》:“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朝贡,明宗拜为王。”
拜相;拜将
敬辞。用在自己的动作前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courteously
拜托;拜书;拜读
拔掉。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名词
姓氏用字。
bái
动词
英语bye的音译。再见。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 [7]《现代汉语词典》 [8]《汉语大字典》 [9])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博怪切(bài)
()首(手)至地也。从手、。音忽。
拜,楊雄說,拜从兩手下。
,古文,从二手。
【注释】徐鍇注:“進趣之,疾也,故拜从之。”首: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首’当为‘手’。若首至地,是䭫首(稽首)也。” [10]
说文解字注
“()首至手也”注:各本作“首至地也”,今正。首至地謂䭫首,拜中之一,不可該九拜,拜之名生於空首,故許言首至手。《周禮》之空首,他經謂之拜手。鄭注曰:“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何注《公羊傳》曰:“頭至手曰拜手。”某氏注《尚書·大甲》《召誥》曰:“拜手,首至手也。”何以謂之頭至手?足部曰:跪者,所以拜也。既跪而拱手,而頭俯至於手,與心平,是之謂頭至手,《荀卿子》曰“平衡曰拜”是也。頭不至於地,是以《周禮》謂之空首。空首者,對䭫首、頓首之頭箸地言也。詳言曰拜手,省言曰拜。拜本专爲空首之偁,引申之,則䭫首、頓首、肅拜皆曰拜。䭫首者何也?拜頭至地也。既跪而拱手下至於地,而頭亦下至於地,《荀卿》所謂“下衡曰䭫首”,《白虎通》、鄭注《周禮》、何注《公羊》、某氏注《尚書·召誥》、趙注《孟子》皆曰:“拜頭至地曰䭫首”是也。頓首者,拜頭叩地也。既跪而拱手下至於地,而頭不徒下至地,且叩觸其额,是之謂頓首。《荀卿》所謂“至地曰䭫顙”也。《周禮》之頓首,即他經之䭫顙,故《周禮》注云:“頓首,頭叩地。”《士喪禮》、《檀弓》䭫顙注云:“頭觸地。”叩、觸一也。凡言拜手,䭫首,言拜䭫首者,先空首而后䭫首也。言拜而后䭫顙者,先空首而后頓首也。言䭫顙而后拜者,先頓首而后空首也。言䭫顙而不拜者,徒頓首而不空首也。空首、䭫首、頓首三拜爲經,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爲緯。振動者,戰栗變動之拜,有不必爲此三拜而爲此三拜者也。吉拜者,拜之常也。當拜而拜,當䭫首而䭫首是也。凡䭫首,未有用於凶者也。凶拜者何也?拜而后䭫顙,䭫顙而后拜皆是也。凡頓首未有不用於凶者也。奇拜者,一拜也。一䭫首、一頓首亦是也。简少之词也。褒拜者,拜不止於再也。䭫首、頓首不止於再者,亦是也。多大之词也。肅拜者,婦人之拜不低頭者也。總計之曰九拜。凡云拜手者,頭至手,故其字从手,作。
“从手、”注:見《本部》,疾也。徐鍇曰:“从者,言進趨之疾。”按,《釋名》曰:拜於丈夫爲跌。跌然屈折下就地也。博怪切,十五部。
“,古文,从二手”注:盖从二手,而比聲。凡拜必兼用首、手、足三者。而造字者重手。故从手。䭫首、頓首則重頭。故从首、頁。又《汗简》曰:“出《說文》。”是則从二古文手也,但楊雄說从两手作,豈不相混乎?
“,楊雄說,从两手下”注:盖爰禮等所說,楊所作《訓纂篇》中字如此。凡空首,首至手而平衡,手未嘗下於心也。䭫首、頓首則下矣。楊盖兼三拜而製此字也。見於《周禮》者,作,他經皆同子雲作。 [11]
广韵
博怪切,去怪幫 ‖ 拜聲祭3部(bài)
,《周禮》曰:“大祝辯九: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六曰凶,七曰奇,八曰襃,九曰肅。”博怪切。三。
拜,上同。 [20]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 拜
古文:、、、、
《唐韵》博怪切。《集韵》《韵会》《正韵》布怪切。并摆去声。字重文。《说文》:杨雄说,拜,从两手下也。《礼·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疏:拜者,是服顺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注:稽首,头至地也。顿首,头叩地也。空首,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奇,读为奇偶之奇,谓一拜也。褒,读为报,再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振动,战栗变动之拜也。《诗诂》:一,稽首,谓下首至地稽留乃起。二,顿首,谓下手置首於地即起。三,空首,谓下手首不至地。四,振动,谓恐悚迫蹙而下手。五,吉拜,谓雍容而下手。七,奇拜,谓礼简不再拜也。八,褒拜,谓答拜也。九,肃拜,谓直身肃容而微下手,如今妇人拜也。
又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也。《穆天子传》:膜拜而受。
又《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注:谓磬折,头与腰平。
又朝廷授官曰拜。《史记·淮阴侯传》:至拜大将,乃信也。《后汉·左雄传》:拜除如流,缺动百数。
又屈也。《诗·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诗诂》:攀下其枝,如人之拜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拜蔏藋。注:疑即商陆。
本作。《六书正譌》又作。 [12]
【卯集中】【手部】
《說文》古拜字。从手从〔⿱〕,〔⿱〕音忽。亦作。徐鍇曰:進趨之疾也,故拜从之。註詳五畫。譌省作。 [21]
古籍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提示
“拜”书写笔顺
左旁“”从“手”分化而来,“手”末笔改撇。左旁窄右旁宽,左旁顶部高,右旁底部低。左旁第三笔横略长,稍向右上斜行,在横中线下侧。右旁上三横稍短,第三横在横中线,第四横较长,从左旁的长横下起笔。 [6]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备注
先秦
高本汉系统
p
wăd
王力系统
月
p
eat
董同龢系统
祭
p
uæd
周法高系统
祭
p
riwar
李方桂系统
祭
p
riadh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p
wăi
拟音/王力系统
p
ɐi
拟音/董同龢系统
p
ɐi
拟音/周法高系统
p
ɛi
拟音/李方桂系统
p
ăi
原注:唇音后《切韵》实不分开合
拟音/陈新雄系统
p
uɐi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14-15])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拜
蟹
去声
十六怪
帮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博怪切
pɐi
集韵
蟹
去声
十六怪
帮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布怪切
pɐi
礼部韵略
去声
怪
布怪切
增韵
去声
怪
布怪切
中原音韵
拜
去声
皆来
帮
开口呼
全清
pai
中州音韵
去声
皆来
邦卖切
洪武正韵
拜
去声
六泰
帮
博
全清
布怪切
puai
分韵撮要
拜
阴去
第十四皆解介
帮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13-1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pai
51
去声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pɛ
21
去声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pæ
5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pai
3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pai
1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pᴇ
5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pɛ
55
去声
晋语
太原
pai
45
去声
吴语
苏州
pɒ
412
阴去
吴语
温州
pa
42
阴去
湘语
长沙
pai
45
阴去
湘语
双峰
pa
35
阴去
赣语
南昌
pai
45
阴去
客家话
梅县
pai
52
去声
粤语
广州
pai
33
阴去
粤语
阳江
pai
24
阴去
闽语
厦门
pai
11
阴去
闽语
潮州
pai
213
阴去
闽语
福州
pai
213
阴去
文读
puai
213
阴去
白读
闽语
建瓯
pai
22
阴去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22])
网址:拜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4967
相关内容
小胖叔叔温柔滴说: 哎好,拜拜拜拜拜拜拜尔娜,拜尔娜专辑,拜尔娜歌曲,拜尔娜明星档案,拜尔娜图片资料
金钱豹学拜拜,你们人类拜的是财富,我拜的是自由!
拜尔娜档案,拜尔娜资料,拜尔娜图片
相声界的拜师,是拜师父不是拜尸体吧?
“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指的究竟是哪“八拜”?
跟大家挥手说拜拜
想收的人不想拜,想拜的人拜不了,杨议拜师为何如此困难?
结拜
拜登赦免儿子亨特·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