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娱乐圈炸了——官方通报出大新闻,前方丈释永信因挪用资金和私生活混乱被查,谁能想到当年满口“阿弥陀佛”的高僧,最终竟落得如今的境地?
释永信,1965年在安徽阜阳的一个普通农村出生,童年时期就对大鼓书中的佛经故事充满了憧憬。16岁那年,他毅然决定出家,法号释永信。那时的少林寺条件极其艰苦,连温饱都成问题,但他依然坚持留下。后来恰逢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大热,瞬间吸引全国对少林的关注。抓住机会的释永信,带领武僧团四处演出,还聪明地给“少林”注册了商标。
他的商业手段颇具狠劲。例如在2003年,他投了1500万搞“中国功夫之星”的选秀,最终通过广告与短信投票赚回2000万。之后拍摄《新少林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光靠收版权费就能轻松数钱。释永信将少林寺打造成为赚钱的机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自2011年起,网上传出他拥有30亿美元存款、在国外购买别墅,并与多位女明星关系不清的消息。释永信当时对此作出了强烈辟谣,还表示若真有此事愿意给爆料者5万元奖金。然而到了2015年,又有人爆出他有私生女,甚至户籍和他母亲的同一户口本。更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人称少林寺的尼姑为其生儿育女,甚至涉嫌骗取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女孩,直至事情闹到公安局。
这些风波最终波及到了许多女明星。由于信佛,刘涛的新剧意外下架;李湘早年的采访视频被翻出,视频中她穿着短裙而释永信亲吻了她的手背,令人不免联想到暧昧关系。宋祖德甚至爆料:“不少女明星找他开光,那场景真让人恶心。”而这些女星其实并未做错什么,但却无法摆脱网络上批评的巨浪。
释永信的陨落早已不再是个人问题。少林寺从一座破庙变成商业帝国,有赖于将宗教变为业务。但信仰和金钱若交织在一起,隐患终会爆发。随着国家的政策加强,从2025年起,《宗教活动管理条例》明确寺庙不得直接进行商业运营,需委托第三方。
去年我到少林寺游玩时,看到武僧表演收取门票,功德箱旁边还摆放着少林香囊出售,心中不禁感叹:这哪里还是修行的地方?简直和景区没差别。释永信将少林寺当成自己的商业王国,最后却为此自害,也让这座千年古刹的声誉大打折扣。
那些落入漩涡的女明星更是无辜。她们或许仅仅是在正常合作或是信佛,结果却被指责成“狐狸精”。如今网络上“人肉搜索”频频,只要被提及便遭到“勾引”的指控,然而事情的真相却无人关心。
其实,宗教商业化并非全无正面效应。例如敦煌莫高窟借助旅游促进文物保护,少林功夫的推广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但关键在于保持底线,绝不可将信仰作为赚钱的幌子。释永信的问题在于,他连最基本的规矩都不遵守,最终将自己搞垮了。
如今,网络上对于少林寺的未来展开热议:新方丈会否延续商业模式?那些受到波及的女明星能否翻案?甚至有传言称,释永信的老家阜阳现在都不愿意提起他……这些事件的背后提醒着每个人:无论多么风光,别忘了自己是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