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你到底在追什么?
你追星么?或者你有喜欢的持续关注的明星么?我想时下大多数年轻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年轻人,还有些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也会有自己喜爱的明星。
追星现场
喜欢偶像本无可厚非,但“喜欢”如果过了头,就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某男团抵达江西景德镇机场时,有粉丝突破管制区冲向载有艺人的车辆,被车头刮倒,还有粉丝在机场挤碎玻璃防护栏等。部分粉丝为见偶像不惜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如张凌赫线下见面会,粉丝为见偶像,在高温下排队7小时,甚至强行充卡。粉丝为支持偶像,会疯狂购买明星代言产品,掏空家底为明星拉票,还有的会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明星周边产品,以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喜爱。“饭圈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体育领域,如全红婵回家乡被各种围观打扰,家门口变成“小吃一条街”,甚至有粉丝围堵她进入女厕所......这些追星行为不论是对社会、对个人还是对于明星本身都造成了负面伤害。
我们欣赏喜欢一个人,一定是对方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那我不禁想问:喜欢明星,我们喜欢的到底是他们的什么?是明星的帅气、靓丽的外表,时尚、体面的装扮,还是影视作品里完美无瑕的形象。我们究竟能不能分清哪些是明星的真实品性,哪些是经过包装、精心呈现的“人设”?与其沉迷于虚构的“完美”,不如清醒地寻找明星身上真正的光辉,那些才是我们喜欢他们最真实的理由。
怀揣梦想、执着追求。
比如我们都很喜爱的赵丽颖,出身农村,没有演艺背景和人脉,却凭借对表演的热爱,一头扎进演艺圈,跑了七年龙套,期间遭遇无数质疑和冷眼,可她从未放弃,认真对待每一个小角色,不断打磨演技,最终凭《陆贞传奇》、《花千骨》等爆火作品成功为电视剧女王,实现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逆袭。在《第二十条》中,她饰演聋哑人郝秀萍,仅靠表情和动作就能将角色绝境中的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惊艳众人,还斩获第37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敬业奉献、坚韧不拔。
比如袁泉,排练《赵氏孤儿》时从三米高台坠落,导致锁骨粉碎性骨折,身体被打进钢钉和钢条,可仅仅半年后,她就戴着护具重回舞台,哪怕疼得满头冷汗,仍在认真调整走位角度,她认为演员的身体理应为角色服务。再如张颂文,为演好《狂飙》里的鱼贩高启强,他每天凌晨三点去菜市场,向老板学习杀鱼技巧,即便手被鱼鳞无数次划破也从不停止练习,只为能精准诠释角色。他曾跑龙套十多年,即便穷困潦倒,依靠朋友接济度日,但从未放弃表演梦想。
善良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
朱迅在折多山遇到高反游客时,立刻上前救助,从随行人员那里拿来氧气瓶,还凭借自身储备的高原急救知识按压游客穴位,帮助其缓解不适。此外,她还曾向金银潭医院捐赠物资,自掏腰包购买村民滞销的农产品。许多明星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韩红发起成立的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西部边远地区提升医疗卫生建设,开展医疗救助、灾难救援、教育助学等公益项目,古天乐在内地捐建了一百多所学校等,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果我们把“明星”的概念再放大一些,不只局限于娱乐圈,那些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用才华和贡献影响世界的人,同样是值得被铭记的“明星”,同样值得我们追崇。
查尔斯·费尼(美国慈善家、企业家)
像钱学森、巴菲特这样耳熟能详的人物就不多说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国杰出的慈善家、企业家查尔斯·费尼,DFS(向普通游客销售奢侈品的连锁免税零售店品牌)的创始人之一,从1981年开始,费尼就开始了自己的公益生涯,1982年成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会,并通过该基金会在几十年间累计捐赠了80亿美元,只给自己的五个成年子女留了一笔约200万美元的“体面但不奢侈”的资金。费尼生活极其节俭,只穿打折衣服,戴15美元的平价手表,出行靠地铁和出租车,与妻子住在一居室的房子里,只希望用财富帮助别人。费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财富的意义与人性的光辉,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如何对待财富”的示范,更是对“如何活出价值”的生动注解,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和学习。
真正的“追星”从来不该是盲目追捧颜值或人设,而应该是透过外在的光环看到他们身上那些能照亮自己的品质——比如对梦想的执着、面对困境的坚韧,或是对他人的善意。颜值会流逝,人设会崩塌,唯有那些真实的、向上的品质,才能真正给人带来成长的力量。这样的“追星”,其实是在追一个更好的自己!
举报/反馈
网址:追星,你到底在追什么?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4011
相关内容
追星人到底在追什么追星,到底追的是什么
追星到底追的是什么?
“追星族”追星,到底是在追什么?
追星到底追到什么程度才算数
追星族疯狂追星!到底追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看追星粉丝到底在追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看追星 粉丝到底在追什么?
追星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我们在追星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