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真有人为了自己孩子上学就去创办学校啊

发布时间:2025-08-22 13:56

  2006年一部名为《录取通知》电影,因为讲述了一个没有被录取的学渣自创大学的故事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在我国,也有学生自创学校的经典案例,比如北京的探月学院,但学校的创办者并非学渣,而是放弃了南加大的录取,希望给更多的孩子不同的教育选择。

  创办学校的理念千千万,发了疯的占一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会发现当下有很多学校的创办皆是为孩子的教育、择校而“发疯”的家长。选不到合适的,干脆自己DIY,从私人定制的“小作坊”到如今“人从众”的名校,因父母之爱而诞生的学校有何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聊几所家长创办的学校↓↓↓

  Ad Astra

  要说最疯的家长,马斯克必须算一个。他曾说:目前,大部分人学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所学的东西在以后根本用不到。这样下去,孩子也会疑惑为什么要去学校,为什么要学习。

  在他看来,“所有学生在同一个时间,上同一个年级,教育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教育不是给孩子什么就学什么,而应该是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们学什么。他指出几乎全世界的学生都在经历着,“学校分配什么,学生就得到什么”的教育。但马斯克却反对这种一切计划好的教育体制:同一年龄的原料(学生),在同一时间,用完全相同的制造工艺(教学),然后接受同样的质检(考试),最后出厂(按照分数高低分配到相应层次的大学或公司)。

  在这种理念下,马斯克创办了Ad Astra,它源自一句拉丁语名言“坎坷之路,终抵群星”,翻译成英文的意思是“to the stars”,希望上学变得和探索宇宙一样有趣。

  在Ad Astra,没有年级制度,教师也不是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孩子也不需要统一穿着校服。学生更重视科学、工程学和伦理学,学校的课程也不包括语言、艺术和体育,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企业家精神几乎一切有违现有学校制度的情况,都在这里发生了。

  就是这样一所离经叛道的学校却引来无数富豪的追捧,在创办之初学校规模很小,在Space X一间很小的会议室里,只有10多名学生,5名是马斯克的孩子,另外几位是Space X员工子女。到2017年,有400多个家庭竞争十几个就读名额。

  启明星学校

  启明星学校由前世界银行IFC总裁蔡金勇、Dawn Vermilya 夫妇于 2002 年创立。出生在中国的蔡金勇和他的美国妻子 Dawn Vermilya 想要给三个孩子寻找一所双语双文化的学校,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本地学校来满足自己的愿景,夫妻俩在一群拥有相同理念的家长支持下,创办了启明星, 专注学生的品格教育和中英双语双文化素养的平衡发展。

  

  启明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也包括蔡金勇夫妇的3个女儿:蔡安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蔡安蕾主修经济学和数据科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最小的女儿蔡安玫也以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专业学位毕业于美国顶尖私立大学莱斯大学。

  谈到教育出3个优秀的女儿的经验,Dawn说,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秉持着和创办启明星学校相同的理念,对女儿们的期待是品德、学术、身体健康全面成长和发展,并服务于自己的社区。

  日日新学堂

  日日新学堂是一所家庭互助式学校,由家长共同出资并共同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目前已成为中国“在家上学”的典范。创始人王晓峰、张冬青夫妇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家长,创办于2006年。

  张冬青夫妇是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同学,冬青是大学教师,大女儿曾在北大附小上学,这样的海淀家庭创办的学校却远离北京的教育高地。

  

  2006年,张冬青夫妇的二女儿五岁了,就读于昌平的一家幼儿园,在幼升小阶段,她的女儿本可以毫不费劲地进入北大附小。但是,张冬青却选择不去北大附小,让孩子在家上学。

  张冬青也并不是一时冲动做了这样一个看似“违背祖宗”的决定。因为在她的成长轨迹中,到了大学才真正发现自我,做了大学教师后,张冬青在更多学生身上看到了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最终,张冬青夫妇和其他三组家庭,每家打了1万元到一个账户里,租了一个三居室,开始办起学堂。在日日新,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每日都有一节诵读课,读诗读经典,在日日新,数学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花了很多时间,培养孩子的数感。

  IBOBI SUPER SCHOOL

  IBOBI SUPER SCHOOL创办于2013年,招收1.5岁-6岁的学生,学校的创办者唐资仪曾是万科转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做社区教育的想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全领域的成长培育服务体系。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而真正作为父亲的体验更让唐资仪思考,爱通过教育形式成为一门顶尖的艺术,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备受鼓舞。

  他自己的孩子作为第一批的学员就加入到IBOBI的学习当中。唐资仪表示:“不要设置目的,尽情让他去玩耍,如果你要设置目的,我想那就是我要做的超级目的地——一个可以让孩子探索无限可能的地方。”

  IBOBI SUPER SCHOOL与其他幼儿园的不同在于,学校致力于给学生更多的行动和思考空间。

  北京博雅明月学校

  为了解决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曾任戴尔全球大数据管理分析总监的谢康,在2014年创办了博雅明悦学校。

  

  她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发现,可选的公立学校过于重视分数。在她看来,连“人”的概念都消失了的情况下,哪怕是清华附小,也并不值得选择。而其他的国际学校,并不能很好地补足学生中国文化的需求。作为海归家长,她认为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孩子的根,学校教育必须要有。

  而当时国内的一些双语学校,在教材的使用上普遍只是一套人教版的教材,加上一套西洋的课程,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中西融合。排除了这些选项之后,谢康开始思考是要自己办一所学校还是选择home schooling(家庭学校)。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她还是希望办一所学校,于是就有了博雅明悦学校。

  你还知道哪些为孩子而创办的学校?欢迎补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不是吧!真有人为了自己孩子上学就去创办学校啊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3036

相关内容

陈坤是被大家误解了吗?创办山下学堂真的是为了培养新人!
原来这些明星们在这些学校上学,看看你家孩子和他们是校友不
“孩子不去上学,在家躺平了,怎么办?”给家长的4条建议
不愧是“北影校花”!孟子义评价自己素颜和化妆:就不差啊
明星孩子都去哪?揭秘顶级国际学校
明星孩子为何选择国际学校
黄晓明儿子上学信息曝光,国际学校,学费超20万,系董卿孩子校友
《学区房》赵薇为孩子上学扬言要牺牲自己嫁校长
明星孩子扎堆就读国际化学校,孩子适不适合?哪类学生更有优势?
郝邵文送继女上一年20万的学校,孩子却被校园霸凌,真相是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