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泛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拓展到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辈的亲情关系。
年轻时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老婆孩子热炕头”,到老了能够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成了我们追求的最和谐、最美好的亲子关系。
然而,现在很多现实的亲子关系并不那么美好,说起来可能更像是“债务关系”。
这种类似“债务关系”的亲子关系也为当下很多的家庭矛盾埋下了伏笔,在传统道德观念无法束缚子女的时候,很多老人会抱怨子女不孝顺、儿媳不待见、自己老无所依,为生活所累的子女也在“孝”与“不孝”的边缘疯狂试探。
01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面对年幼的孩子基本上都能毫无保留地付出,即便是孩子不听话了,伤了自己的心,也会用“上辈子欠他的”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而当父母到了晚年,回首自己的过往,自己忙忙碌碌一辈子,好像都是在为孩子而活,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问一句“养儿育女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时候,为孩子付出了一生心血的父母多少是期望孩子能对自己有所回报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养老保障的老人们,寄望于养儿防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认为孩子欠自己的也实为正常。
我家隔壁有位李奶奶,她两个儿子,大儿子生的是双胞胎,小儿子前年也生了一个女儿。
两个儿子都是近几年在武汉买的房,两套房的首付基本上掏空了李奶奶所有积蓄,李奶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比较儿子都还要还房贷要抚养自己的孩子,所以也没指望自己在完成两件大事之后能安逸下来。
这7年时间里,李奶奶先是帮大儿子带娃,小儿子的孩子断奶后也放在她大儿子家里由她带,直到去年两个孙子上小学后,李奶奶才去小儿子家帮忙带小孙女。
就算是这样,从她的言语中也能了解到,两个媳妇对她都不是很满意,李奶奶没有退休金,现在也在担心自己以后两边不讨好,日子不好过。
所以她只能继续付出,多苦多累也不敢有怨言,“上辈子欠他们的呗,能怎么办?”李奶奶说。
不得不说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很多子女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啃老族”,却仍然对年迈父母的付出来者不拒,父母只能拿持续不断的付出才能换来孩子的好脸色,感觉像是在还债一样。
02
这还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那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们心里又怎么想呢?
首先,这个社会上有一个过分依赖父母的群体,人们称之为“啃老族”,虽然不多,但也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这样的孩子往往把“啃老”看得理所当然,在他们心中,不一定觉得父母是欠自己的,但一定会觉得自己并不欠父母什么,他们或许根本就不承认自己是在啃老,因为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
你说他,他可能会反驳:“你只给了我生命,却没有给我足够好的家庭条件和教育,又不是我让你们生的。”
我想任何人听到这种话从子女口中说出的时候,心里都会不好受吧!
其次,在这个社会上心安理得“啃老”的人总归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但被生活奴役的人。
小时候在父母高要求和严密监督下拼命学习,父母不断告诉他“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学习不好,对得起我吗”。
他们都是正常人,有几个会真正不知感恩?
所以也会有心里上的负担,认为是自己欠父母的。
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而没有起色的时候,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我们的愧疚感会越来越重,身边的很多男同胞内心都有说不出的苦衷,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住妻儿。
因为没有不孝的子女,只有无能为力的孩子。
所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早已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自己每天所做的就是在“还债”来的,成了赚钱的机器。
03
所以,中国很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其实更像是“债务关系”,一般情况下,这种“债务”的承担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也有少数的巨婴让父母一直是“欠债”的那一方。
就算是有的父母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所有,但这样的亲子关系也都不是他们真正期望的。
事实上孩子们也不希望这样。
家庭教育中,无论是过分溺爱带来的孩子过分依赖还是父母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过分压抑,都是这种“债务关系”形成的重要原因。
如果追根溯源,这一切的问题都还是出在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中,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们自己的教育方式有瑕疵。
家庭教育的重点不下千言万语,其中最值得父母花心思的是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为自己负责。
这个世界上的父母和子女,没有谁天生就是欠谁的,做父母在为自己的晚年留有后路的同时,也不要给孩子赋予太大的压力,真正需要让孩子懂得最大的人生道理是:你所有的作为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
饭不是给父母吃的、学不是给父母上的、生的孩子也不是为父母“传宗接代”的、努力工作也不是为了回报父母的。
而且,你能为自己负责,就是对孩子的负责,同时也是个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说到底,类似“债务关系”的亲子关系,如何能成就真正懂得感恩的孩子?
——END——
【文/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关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