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资本造星时代:当偶像成为商品,谁在操控这场狂欢?

发布时间:2025-08-22 09:50

近日,导演王晶在访谈中直言:“很多明星的爆火都是资本在背后做局”,并批评追星是“愚蠢的行为”。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全网热议,既有网友拍手称快,认为其撕开了娱乐圈的资本遮羞布;也有声音质疑其“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毕竟王晶本人也曾是资本游戏的参与者,例如他坦言曾通过包揽六大报纸头版广告将邱淑贞捧红。这场争论背后,折射出娱乐圈资本化、流量至上的深层生态,以及公众对“偶像商品化”的集体反思。

王晶口中的“资本做局”,实则是娱乐圈早已成型的产业链。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资本操控资源、制造流量,最终将明星转化为可变现的“商品”。资本通过控制媒体渠道、热搜榜单和话题营销,短期内将素人包装成“顶流”。王晶提到邱淑贞的成名得益于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而如今的新星更依赖“热搜包年”“音乐节刷脸”等手段。某音乐榜单上击败周杰伦的“新顶流”,实则靠资本长期占据热搜位,甚至有网友调侃其“演过什么剧不重要,热搜挂够两个月就是巨星”。

从收视率、票房到粉丝数,数据造假已成行业潜规则。资本通过“空壳公司”虚增票房、伪造播放量,制造虚假繁荣。赵薇旗下龙薇传媒曾以6000万撬动30亿收购万家文化,最终因杠杆过高暴露资本泡沫;影视公司更通过“明星证券化”将艺人包装成金融产品,收割散户投资者。

资本通过控股影视公司、经纪机构,形成“制作-播出-宣发”闭环。例如,华谊兄弟早期捆绑黄晓明、冯小刚等明星股东,利用对赌协议绑定艺人资源;平台与经纪公司的利益同盟,则导致“带资进组”“天价片酬”等现象泛滥。

王晶将追星斥为“花父母钱”的愚蠢行为,实则指向饭圈经济的畸形生态。资本深谙“情感经济”之道,通过贩卖“人设”激发粉丝情感投射。例如,流量明星的“宠粉”人设、定制化人设营销,让粉丝产生“参与感”与归属感。这种情感绑定最终转化为真金白银:专辑冲销量、代言产品秒空、打赏主播成风,甚至出现“集资救星”的极端案例。

饭圈的排他性、攻击性特征,催生网络骂战、隐私侵犯等乱象。部分粉丝为维护偶像不惜造假、诽谤,甚至将偶像“神化”。王晶批评的“花父母钱追星”,正是这种非理性消费的缩影——青少年将追星视为精神寄托,却忽视了自身成长与社会责任。

王晶的言论引发争议,部分源于其自身经历的复杂性。王晶曾直言“资本想捧红一个人很简单”,并分享自己捧红邱淑贞的经验。这种“既揭黑幕又参与游戏”的矛盾,使其批判显得缺乏说服力。

作为资深导演,王晶的言论或许暗含对行业现状的不满。当资本主导的“快餐式造星”挤压优质内容空间,从业者不得不通过博眼球维持热度。其批判既是对乱象的反思,也可能是一种“去污名化”尝试。

要打破资本对娱乐产业的垄断,需从规则重建与公众觉醒两方面入手。汪海林建议,立法禁止制作公司兼营院线或经纪业务,切断利益输送渠道。打击票房造假、收视率操纵,建立以内容质量为核心的评估体系。严控艺人参股、对赌协议,避免金融风险转嫁散户。粉丝需明确“欣赏演员≠消费偶像”,支持作品而非数据泡沫。

王晶的尖锐批判,撕开了娱乐圈资本游戏的冰山一角。当明星成为资本手中的“提线木偶”,当粉丝情感沦为收割工具,这场狂欢终将反噬行业本身。唯有打破资本垄断、重塑文化价值,才能让真正的才华与作品脱颖而出。

举报/反馈

网址: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资本造星时代:当偶像成为商品,谁在操控这场狂欢?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2195

相关内容

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资本造星时代:当偶像成为商品,谁在操控这场狂欢?
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
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 花钱追星很愚蠢
王晶炮轰资本操控明星爆火:是真相还是危言耸听?
导演王晶爆出惊天秘密:很多明星的火爆,不过是资本做的一个局!
娱乐圈大实话?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不过是资本做的一场局!
王晶揭娱乐圈真相:明星爆火多是资本做局,追星真的 “傻”
70岁王晶炮轰追星很愚蠢:花的都是父母钱,明星爆火全靠资本做局
王晶谈明星爆火资本做局,自曝推新人原则
王晶爆料:资本做局捧红明星的娱乐圈“造星”内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