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厚(吉林牛家代表人物,著名京剧科班"喜连成"的创始人)本名牛秉坤,字子厚,祖籍山西太原。1866年(同治五年)出生于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厂牛家"的第四代传人,是在吉林城拥有几十家商号,并在东北各主要城镇都布有"买卖"的大东家。
走进吉林市博物馆牛子厚京剧艺术展览馆,让我了解到他与京剧的渊源和对京剧艺术卓绝的贡献。
如果说梅兰芳是世界艺术苍穹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那么,发射这颗明星的人,就是巨贾牛子厚。
1911年,梅兰芳因嗓子变音退出科班。梅兰芳离开科班以后,牛子厚仍然关心梅兰芳的艺术成长。1913年,牛子厚结识了日本文化人、京剧迷、《顺天时报》主编适武雄,并经常给他操京胡,给他说戏。该报设有“演艺专栏”,在我国戏剧界有较大的影响。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
由于之前感到梅兰芳的“喜群”这个艺名不响,很难走红,况且他是个旦角,叫喜群这个名字不合适,牛子厚就一直惦记着要重新起名。
一天,牛子厚向腹有诗书的自家兄弟牛二爷说了他的想法。牛二爷说,松、竹、梅、兰四君子中,“梅”最为高雅,只有“兰”才能配得上。如取“梅兰芳香”之意,可叫“梅兰芳”。牛子厚一听,高兴地说:“就叫梅兰芳,这个名字好!”梅喜群听了,也非常喜欢。此后,在牛子厚的力荐下,叶春善破例让梅兰芳在《白蛇传》中扮演主要配角青蛇,大获成功。
梅兰芳深深感到自己成名背后的巨人是牛子厚。他功成名就后,念念不忘牛子厚的知遇之恩。梅兰芳不止一次十分感慨地说:“没有牛子厚,就没有喜连成科班,自然也就不会有我梅兰芳了。”因此,梅兰芳一直追念恩人,不忘牛子厚。
每每到吉林演出,梅兰芳总会在演出结束后到牛子厚的墓前恭恭敬敬三鞠躬,表达他对牛子厚的感恩和思念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