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青夜校”如何成为青年追捧的成长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08-21 19:33

如今,“白天忙工作,晚上学技能”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习惯。从文化场馆到咖啡小店,从古典琴院到现代舞室,这场以“夜间课堂”为载体的青年活动,正悄然重塑着宣城青年的生活方式。

共青团宣城市委以“贴近青年、服务青年”为核心,以“资源整合化、课程个性化、服务精准化”为路径,聚焦青年的兴趣爱好、现实需求和成长发展需要,打造“宣青夜校”,深受青年关注。今年以来,已开设课程种类12种,开展课时126个,服务青年1350人次,逐步成为联系青年的新阵地。

聚“多方之力”赋能,筑牢运营根基

团市委打破“单一运作”模式,通过政策、社会、青年三方联动,构建起稳固的资源供给体系。政策与资金是“压舱石”。团市委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并联动市文化馆等官方机构,获取专业场地与资源,筑牢硬件基础。社会力量让项目更贴心。项目链接梧桐艺术、宛陵琴园、恒星偶像等优质门店,提供电钢、古琴、咖啡机等专业设备,显著提升夜校吸引力。青年社群注入新活力。建立“青年资源池”,邀请有特长的青年任兼职讲师,征集咖啡馆、文创空间做临时教学点,既拓宽资源渠道,也拉近与青年的距离。

以“优质内容”为核,打造成长乐园

“宣青夜校”围绕青年需求,打造“有用、有趣、有温度”的课程体系。拒绝“无用理论”,聚焦青年实用需求。课程涵盖艺术修养类(如绘画、声乐)、运动健康类(如瑜伽、拳击)等多个领域,注重内容实用性,如声乐课程教授发音方式,瑜伽课程传授科学健身方法,让青年在兴趣学习中同步提升生活技能。建立“青年提需求、夜校做响应”的定制化机制。通过前期线上问卷调研,精准收集青年对课程的期待与诉求,再有针对性开设10余类特色课程,做到课程与青年实际需求高度契合。推动夜校由“学习场所”向“交友空间”转变。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搭建青年社交平台,既方便青年课前咨询、课后分享学习心得,又为志同道合的青年创造交流机会。

从“青年视角”出发,破解参与顾虑

“费用高”“路太远”“没时间”是青年参与业余学习的主要顾虑,项目精准发力,让青年参与“零负担”。费用上,坚守公益初心。仅收取基础成本费用,最大限度降低青年经济压力,让不同收入水平的青年都能轻松参与,做到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场地上,以“就近”为原则。对接市文化馆、梧桐艺术中心等场所设教学点,打造“家门口的夜校”,青年无需长途奔波,甚至步行就能到达。时间上,坚持“下班即上课”。课程安排在工作日晚间或周末,每堂课超1小时,避免碎片化学习,让青年能沉浸其中、学有所获。

下一步,共青团宣城市委将持续深化“宣青夜校”品牌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培育夜校“明星讲师”和“精品课程”,提升品牌辨识度与核心竞争力,力争将其打造成青年乐于参与、社会广泛赞誉、具备长远发展潜力的城市青年服务典范,推动青年成长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宣青夜校”如何成为青年追捧的成长新地标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0273

相关内容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山东潍坊奎文青年夜校开启青年生活“新夜态”
让校博成为青春的课堂
让校博成为青春的课堂
何洁:追星与青春的交织,如何定义梦想与成长
青少年追星 如何正确引导
青少年如何正确追星
青少年追星,如何正确引导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追星
追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应追求精神成长(青眼)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