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场看似简单的粉丝送礼事件,居然演变成了一场漫长的舆论拉锯战。今天咱们聊聊这个事儿,看看明星团队是如何把小事搞大的。
曾黎前粉丝@-十三-州府5月2日再次发文澄清:1、没有人起诉我,工作室没有报警抓我。4月29日的道歉是跟工作室沟通后达成共识的结果,我的道歉仅针对前期发布的不实博文。2、工作室因徽章失窃报警后,我仅作为案件证人陈述时间线以及核对物品价格。3、3月26日我已经了解到曾黎对此事并不知情,她没有指使工作人员转卖徽章,我委托的朋友也没有联系上曾黎及工作室负责人。这事儿真的有那么复杂吗?
说白了,曾黎团队的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倒卖徽章的人不吭一声,老让粉丝出来发文。即便这位前粉丝不断地给曾黎澄清、找补、道歉,又能为她挽回多少形象呢?反而更让公众质疑明星工作室“以大欺小”,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让艺人的口碑雪上加霜。从发手写道歉信开始,无论是当事粉丝还是曾黎工作室,都反复强调曾黎对倒卖徽章一事不知情。即便她最初确实不知情,但事情都闹得这么大了,她还会不知道吗?作为公众人物,也是事件发酵的核心人物,她本可以主动发声,至少展现一下对粉丝情感的重视。但事发至今,整件事的处理始终由其工作室主导,她本人除了在粉丝的手写道歉信下面很“官方”地回复一句外,再无任何态度。
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互动本就依赖情感维系,而明星置身事外,工作室冷漠强势,反而是粉丝反复“澄清”,难免给人一种“被隐性施压”的感觉,无异于在已经破裂的关系上继续踩踏,最终只会让更多喜欢她的人寒心和远离。这场风波的实质,不过是粉丝和明星之间的误解与纠纷,和公众利益关系不大,工作室选择报警解决,已经足够,反反复复“热搜见”,显得尤其浪费公共资源,对艺人的路人缘不仅没有半分好处,更会无端地招人厌烦。
这场灾难级的公关真的应该收手了,别闹了!所有艺人及其团队倒是可以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在粉丝经济时代,如何与粉丝相处和互动是明星与经纪团队的必修课,强硬手段或许能短暂压制争议,但如果不反思自身问题,总有再栽跟头的时候。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无论是做人还是行事,还是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吧。
换作是你会怎么做?评论区聊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