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总有一些真挚的情感跨越国界与时空,成为两国友好关系的生动注脚。柬埔寨公主诺罗敦・珍娜对中国的深厚情谊,便是这样一段佳话。她曾多次感慨,来中国就像回家一般,这份浓烈的情感背后,是她个人与中国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更是中柬两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友好往来的生动映照。
珍娜公主的中国情结,深深扎根于童年时期。1982 年,年幼的她跟随家人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彼时,古老而神秘的华夏大地便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她对中国文化热爱的大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磁石般吸引着她,家中摆放的中式花瓶、一幅幅意境悠远的国画、笔锋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都成为她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从那时起,中国元素就悄然融入她的生活,成为她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也由此开始,无论是香气四溢的饺子,还是口感丰富的北京烤鸭,都让她陶醉其中,每一次品尝都仿佛是一场味蕾与文化的奇妙邂逅。
随着年龄的增长,珍娜公主对中国的热爱愈发浓烈,这种热爱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她勤奋学习中文,力求突破语言障碍,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和过人的天赋,她不仅能够流利地使用中文交流,还能用中文进行文艺创作和表演,这为她在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诸多文艺演出中,她都以精湛的表现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赞誉。2025 年 6 月,她在北京、深圳两地举办活动时,一句 “来了就是深圳人”,瞬间拉近了与中国民众的距离,让现场观众误以为她是地道的中国姑娘。她的亲和力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她宛如一颗闪耀的文化交流之星,在中国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在政治层面,珍娜公主作为柬埔寨王室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着柬埔寨与中国高层的友好互动。2025 年 4 月,莫尼列太后获颁 “友谊勋章” 时,珍娜公主感慨地说:“中国就是你的第二个家,欢迎常到中国来。”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她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更反映出中柬两国之间超越国界的信任与友好。她经常参与各类外交活动,与中国领导人亲切合影,在外交场合中展现出对中国的尊重与友好。自 2020 年首次以个人身份访华后,她更是频繁往返于两国之间,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国常客”,每一次的到访都为中柬两国的友好关系增添新的温暖与活力。
珍娜公主的个人生活,也与中国紧密交织在一起。她的女儿波尼塔・诺罗敦在北京出生,并且选择在中国留学,延续着家族与中国的情感纽带。在中国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珍娜公主与普通市民亲切互动的身影。她毫无架子地与市民们交流,品尝地道的中国美食,感受着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气息。在深圳,她与市民们相处融洽,被亲切地称为 “公主”,这种来自民间的认可和喜爱,充分展现了她对中国普通人的亲近以及中国民众对她的接纳和欢迎。
在文化传承方面,珍娜公主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柬文化交流。2025 年,她在北京参与《沂蒙山小调》的演出,用中文深情献唱,将这首充满中国地方特色的民歌带到了柬埔寨,让柬埔寨民众领略到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也让中国民歌在异国他乡焕发出新的生机。她深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曾表示柬埔寨王室成员到中国留学已成为一种常态。她的姐姐毕妮咖公主就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她自己则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传播中国故事,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更多柬埔寨民众能够通过她的视角了解真实的中国。
珍娜公主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中柬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自 1958 年中柬建交以来,两国友谊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愈发坚如磐石。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在中国生活了近 40 年,他将中国视为自己的 “第二故乡”,这份深厚的情谊为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珍娜公主的 “中国行”,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选择,更是两国友谊在新时代的延续与传承。她的每一次到访,每一次交流活动,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中柬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的强大力量。正如珍娜公主所说:“中国是我最温暖的家,而柬埔寨是我的根。”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中柬文化交流的桥梁将更加坚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纽带也将愈发坚韧,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书写更多关于友好与合作的动人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