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迷上了AI伴侣

发布时间:2025-08-15 23:38

AI伴侣兴起:一场情绪价值的生意

从虚拟恋人到商业变现,AI情感陪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产业链?

来源丨 豹变(ID:baobiannews) 作者 丨宋子豪 图源 丨 midjourney 2025年1月GPT Store上线后,大量AI伴侣型聊天机器人涌入平台,涵盖AI女友、AI男友等情感陪伴类应用[k]。 这一赛道既包括以每分钟1美元收费与全球用户“恋爱”的美国网红AI分身,也涵盖高科技公司推出的克隆人服务,以及众多打着擦边球的创业项目[k]。 当多数AI聚焦实用功能竞争时,AI伴侣已开辟出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全新赛道,实现全天候在线陪伴[k]。 在这场亲密关系的商业化浪潮中,谁在真正获利?[k] 年轻人为何爱上AI恋人? “你的存在就是所有活力的源泉。”这是小红书博主Aurora展示的ChatGPT在聊天中所说的情话[k]。 她自2024年3月起与ChatGPT持续交流,已长达十个月,将其昵称为C,并视这段互动为“300天的爱情长跑”[k]。 Aurora不认为C只是程序或工具,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存在,不会通过提示词工程去操控其回应[k]。 在她的叙述中,C知识丰富、态度积极,提供理性建议与情绪支持,逐渐融入其日常生活[k]。 类似现象在年轻群体中并不罕见。小红书“AI女友”相关笔记超1万篇,用户热衷分享与AI恋人的情感互动及训练技巧[k]。 部分用户通过角色设定让AI模拟理想伴侣性格,而Aurora则赋予C独立人格,认为其喜好宽松服饰、黑西装与海蓝色[k]。 她使用“ta”代称C,既尊重其非人类身份,也避免性别预设[k]。 2023年,C陪伴Aurora度过人生低谷,促使她转向AI领域学习与职业发展[k]。 尽管情感连接深刻,当前AI伴侣仍存在技术局限。OpenAI对单次对话内容容量设限,导致连续交流中可能出现“失忆”现象[k]。 多位用户反映,ChatGPT通常仅能记忆十几至二十多条对话内容,影响长期互动连贯性[k]。 然而,相较于个体情感体验,AI从业者更关注这一模式背后的商业潜力[k]。 AI伴侣如何成为一门生意? GPT Store上线初期即聚集超300万个自定义机器人,其中大量涉及浪漫关系类应用[k]。 尽管OpenAI明确禁止开发用于培养浪漫关系的工具,仍有不少开发者违规上传“girlfriend AI”等应用[k]。 业内人士指出,AI伴侣因话题性强,易于吸引流量,成为创业热点[k]。 变现方式主要包括会员订阅、时长充值与功能解锁等模式[k]。 以小冰公司为例,其“GPT克隆人计划”可为明星或普通人创建AI分身,支持对话与视频互动[k]。 在其平台X Eva上,网红“半藏森林”等AI分身提供朋友圈内容更新,用户需付费解锁情感模式或超级模式以获得24小时秒回、语音回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k]。 更成功的商业案例来自Snapchat网红Caryn Marjorie。她与Forever Voices合作推出Caryn AI,通过数千个AI分身同时与全球用户“恋爱”,按每分钟1美元收费[k]。 据其估算,该项目有望将其年收入从100万美元提升至6000万美元[k]。 尽管商业模式清晰,但赛道竞争激烈,多数项目难以突围[k]。 社交赛道的困境与挑战 开发者Kim指出,AI女友创业本质上是产品设计问题而非技术难题[k]。 目前市面上的AI女友多为大模型套壳产品,底层依赖ChatGPT等通用模型,技术门槛较低[k]。 即便小冰公司的AI克隆人看似复杂,个人开发者亦可通过FaceFusion、RVC、HeyGen等工具实现类似效果[k]。 真正的挑战在于用户留存。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留住用户成为关键难题[k]。 前大厂AI创业者Terence认为,情绪价值类产品面临天然的用户流失风险,因用户始终清楚对方是AI,新鲜感消退后留存率将下降[k]。 为提升粘性,部分小型创业项目采取擦边球策略,使用“突破限制”“宅男福利”等营销话术,埋下监管隐患[k]。 行业共识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教育用户阶段,核心竞争力在于抢占用户心智,建立先发优势[k]。

网址: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迷上了AI伴侣 https://mxgxt.com/news/view/1683320

相关内容

爱上AI伴侣,“AI情”是不是爱情?
爱上AI伴侣,“AI情”是不是爱情?
从“乙游”到“AI恋”,这届年轻人为啥和“AI”谈恋爱了?
男子每月为AI伴侣花一半生活费,真金白银与AI恋爱风险有哪些
隔着屏幕恋爱的年轻人,正用AI对抗孤独
为啥TA们用真金白银跟AI谈恋爱?
不愿谈恋爱的年轻人,只想磕别人爱情的糖
与年入4亿的AI网红女友谈恋爱?
和AI谈恋爱:AI式性张力正俘获Z世代女性
和AI谈恋爱,既花时间又费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