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红楼梦》6位林黛玉候选人:张静林演技好,为何败给了陈晓旭

发布时间:2025-08-13 09:25

作为经典名作,《红楼梦》已经被拍成多部电影,每出一部新版《红楼梦》都会引起观众的兴趣,是一部时时新拍、百看不厌的作品。 在众多的《红楼梦》中,被称为艺术经典的不是87版的《红楼梦》莫属。 当时投资和技术都不足,为什么能拍得这么好呢?

其理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编剧好,其次很多专家学者在幕后指导。 此外,剧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在美术和服装设计方面都竭尽全力,演员们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音乐更符合原作的精神……总之,87 《红楼梦》成为经典关系到每个演员的努力。

1982年2月,国内几家重要媒体刊登电视剧《红楼梦》拍摄的新闻,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观众和演艺界的极大兴趣。

当时已经被观众熟知的演员如龚雪、张瑜、沈丹萍、刘晓庆、李秀明等明星表示将参加竞拍。 但不久,剧组就宣布了《红楼梦》不使用明星,而是全部启用新人的消息!

按照计划,剧团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了《红楼梦》名演员,最终选出了60多名比较符合条件的演员。

1984年春天,北京圆明园举办了演员培训班。

那年夏天又在八大办了培训班。

这些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剧团的专业演员,也有从工厂出来的普通工人。

应王扶林的要求,演员们在训练期间,要边研读原作边听红学专家们的讲座,练习身体课,学习琴棋书画、古代生活习俗、电影表演,让新人尽快找到感觉。

王扶林说:“我要求所有人马上开始读书,我要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读书。 ”。

在王扶林看来,只有既了解曹雪芹笔下的“宝黛钗”们,也了解现实中的演员自身,“演员才需要与书中的人物恋爱”,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当时,王扶林对演员们有非常重要的要求。 “你不会表演,我不害怕。 重要的是你必须像这个人! ”

王扶林导演的这句话,为87版《红楼梦》的成功拍摄奠定了基调。 这也是剧组当时大胆启用新人的原因。

演员首先要像书中的人物!

作为经典名作,无论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都已经为读者所熟知。《红楼梦》,虽说每个读者心中都有“宝黛钗”,但书中的人物刻画已经固定下来,决定了书中的人物和读者想象中的形象差不多,所以“像书中的人物”就在这里

87 《红楼梦》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演员选择了恰到好处!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已经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

但当年选择“林黛玉”这个角色时,剧组共有6名候选人,形成了“林黛玉”剧组。

这六位候选人分别是

张蕾、张静林、陈晓旭、胡泽红、王晓洁、沈璐。

01张蕾1983年,《红楼梦》剧组全国评选演员时,评选演员的导演一眼就看中了美丽、清纯中透出淡淡烦恼的张蕾。 当时剧组把她分成了“黛玉组”,成为饰演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

张蕾的中学时代是在正定县和石家庄度过的。 她从小就喜欢文艺,小时候住在南京。 我和隔壁的姐姐一起学过民族舞蹈和芭蕾《小天鹅》,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形式基础。 高中毕业后,张蕾被河北省艺校戏剧专业录取,因成绩优异,后来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

《红楼梦》被选为演员,是张蕾的幸运。 剧组最初把她定为林黛玉的演员之一,但是和其他几个演员相比,张蕾的年龄大了一些,与原作林黛玉的年龄不相符了,最终剧组考虑到利害关系,让张蕾扮演秦可卿。

从“林黛玉”转型为“秦可卿”,张蕾并不遗憾。 其实从《红楼梦》的角度来说,秦可卿和林黛玉有某种联系。 秦可卿的字是“兼美”,她既有薛宝钗之美,也有林黛玉之美。 借用原著的话,“像个宝钗……又像个黛玉。 ’她最终饰演的秦可卿非常成功。

02张静林说起张静林的名字,观众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晴雯”、“安雯”,观众却很熟悉。

没错,饰演晴雯的张静林,最初是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

与《红楼梦》中晴雯的封锁经历不同,现实中的张静林从小到大非常顺利。

正如多年后她说的:“我从一出生就被父母和姐姐爱着,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10岁时,中国戏曲学院在天津招生,张静林和两个姐姐一起去。 从小就是美人坯子的张静林在人群中非常显眼。 当时来招生的一位副校长一眼就看到了她,指着她说:“这是谁家的孩子? 来,做几个动作吧。 ”张静林跟着他做了几个动作,结果她被录用了。

中国戏曲学院要求很高,合格率很低,但张静林当时没有考试,就这样被录取了。

可以看出她演艺才能的高低。

张静林的家人是大家庭,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人没想到,来到张静林,她成了“歌妓”。 起初家人反对,认为张家的女儿不能去演戏,但最终,家人拗不过张静林,只能跟着她。 此后,年仅10岁的张静林前往北京,成为张君秋大师的门生。

张静林在学校每年都是优等生。 但是,当时她年龄小,没有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每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都没有她。 傲慢的张静林也不屑于和同学们交往,有时间的时候,她一个人看书。

良好的外形,对戏曲表演有很高的理解力,张静林很快就引起了电影导演的注意。 林汝在为导演拍摄电视剧《四世同堂》时,让她扮演小文。《红楼梦》招募演员时,张静林幸运入选。

和张蕾一样,进入《红楼梦》剧组后,她被分成“黛玉组”,被选为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

剧组里,大家都叫张静林“小妖精”,她心里也向着林黛玉。

到时候,别以为张静林年龄小,她就在戏曲界已经很有知名度,曾被称为“少有的才华出众的演艺人员”,因此,在进入《红楼梦》剧组后,张静林的演艺才华得到包括王扶林、李颉(贾赦的扮演者)等人的高度评价。

多年以后,当王扶林谈起张静林的时候,还是非常感慨。他说:在林黛玉的几位候选人当中,张静林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她是戏曲科班出身,无论演技还是长相,她都比陈晓旭要好,她的年龄也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年龄相仿。

但为何没有最终入选呢?

其实如何选择林黛玉的演员,剧组是经过各方面衡量的,目的是选出“最合适”的那个演员。张静林在年龄、外形、演技方面,比陈晓旭好,因此她进入剧组后,一直试的是林黛玉的戏,当时她除了林黛玉外,试演的另一个角色是史湘云。

但是王扶林和各位红学家、央视的领导商议后,最终还是选择了陈晓旭,理由是:张静林的骨架比较大,整体的形象气质显得很健康,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柔柔弱弱的,有一种病态,而陈晓旭恰恰具有这种气质。

张静林之所以败给了陈晓旭,不是外形不好,不是演技不好,而仅仅在于气质,陈晓旭更适合林黛玉的气质。

多年后王扶林评价陈晓旭说:“林黛玉就是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气质,她才80斤,这么一个忧郁的气质很难找,她绝对是,不用演,往那一站就是这么个气质。”

对于张静林来说,饰演林黛玉没有竞争过陈晓旭,饰演史湘云没有竞争过郭霄珍,让她挺失落的,剧组最后给她安排了一个丫鬟晴雯的角色,张静林不想演丫鬟,想退出《红楼梦》剧组。

多年后张静林说:“角色定下来,让我演晴雯,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就不想演,毕竟晴雯只是一个配角啊!”

但是她的家人认为,饰演晴雯一角也非常不错,晴雯是一个好人,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曹雪芹完整写完的一个人物,从她在贾府中一直到去世,其他人物的最终结局是后来高鹗续写的!

王扶林也劝说她道:“这晴雯就是为你写的,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听了家人和导演的话,张静林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仔细研究晴雯这个人物。渐渐张静林发现,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不但是曹雪芹完整写完一生的人物,是曹雪芹十分喜爱的人物,而《红楼梦》的批阅者脂砚斋也说过:“晴为黛影”——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她不仅生得灵巧,而且相貌眉眼都很像林黛玉,《红楼梦》里的王夫人也说过晴雯像林黛玉的话。不能饰演林黛玉,饰演晴雯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张静林真是那种好演员!”

饰演贾赦的李颉由衷地说。

“晴雯撕扇”、“晴雯补裘”、“晴雯之死”是晴雯的三场重头戏。

“晴雯撕扇”那场戏,戏里是夏天,但实际拍摄的时候是冬天。一大早就要拍摄,演员们很早就要起来,因为《红楼梦》里的演员很多,化妆师一般是先从次要角色开始化妆,然后是主要演员化妆,因此需要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但张静林不管这些,她睡到五点多才爬起来。

“晴雯撕扇”一共撕了三把扇子。这对张静林来说并不难,只要熟悉剧本,把握角色之后,张静林一般不需要多准备什么,讲究即兴表演。因此关于她的戏,王扶林总是很满意,经常是一条过。

拍摄“晴雯之死”时,剧组也是一大早就开工,这场戏是在北京昌平的山区拍的,戏份重,镜头多,但张静林的戏拍得格外顺利,一口气拍到下午三点多钟总共拍了78个镜头,创造了当时剧组的一个记录,当时剧组一片欢呼,因为可以提前收工了。

对于张静林来说,饰演晴雯让她更加理解了晴雯,她虽然是书中的一个丫鬟,但在她身上有林黛玉的影子,也是一个重要角色。为87《红楼梦》谱曲的王立平老师一口气给晴雯写了两首歌,可见他对这个人物的偏爱,后来剧组看到别的角色都是一首歌,晴雯是两首歌,所以就删减了一首。

张静林后来把名字改为“安雯”,安是她妈妈的姓,改名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她去世的妈妈,也是为了她扮演的晴雯。

03陈晓旭陈晓旭在87《红楼梦》中扮演的林黛玉非常成功。她进入《红楼梦》剧组的经历读者都很熟悉,无需多说了。

照王扶林的说法:陈晓旭与张静林相比,她的演技不如张静林好,长得也不如张静林漂亮。

“她的缺点是什么呢?不够漂亮,林黛玉还要再漂亮一点就好了。但是我宁可要这个气质。”

王扶林说。

气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与另外的古典名著相比,《红楼梦》写的是日常生活,里面的人物既不是英雄人物,也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这一点很难把握。

87《红楼梦》剧组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准是“像书中的人物”,不仅外貌像,更重要的是气质性格都要像。照王扶林的说法:张静林是一个疯丫头的气质,与林黛玉的气质不相符合,这一点陈晓旭就具有优势了。在日常生活中,陈晓旭也是这种单纯忧郁的性格。

因此王扶林说:“陈晓旭不用演,一站在那里就是这个气质!”

多年后,王扶林对选择陈晓旭演林黛玉还是赞不绝口:“她确实是天生的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

04胡泽红胡泽红是贾惜春的扮演者。

她进入《红楼梦》剧组有点偶然。

1983年《红楼梦》导演组到红旗越剧团选演员,当时已经是越剧演员的胡泽红因为生病住院,没有被导演组看到。等胡泽红出院后,剧组选演员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说来也巧,胡泽红有一个姐姐想进入《红楼梦》剧组,试了几次戏都没有合适的角色,姐姐想到胡泽红,就向导演组推荐了她。

导演组看到胡泽红后不由眼前一亮:这个小姑娘有点意思。便让她试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戏。

胡泽红当时只想演一个丫鬟,比如紫鹃、晴雯什么的,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下来,她没有演过黛玉,只是近距离看过剧组别的演员演过,凭着记忆演了下来,结果她被选中,分在黛玉组,成为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

每个演员都想演主要角色,胡泽红也不例外。但胡泽红与剧中林黛玉的性格很不一样,熟悉胡泽红性格,分配在宝钗组的朱碧云提醒她:“你要收敛一些,要像林黛玉那样文静、弱不禁风才好。”

朱碧云的提醒让胡泽红意识到,应该收敛自己的性格,尽量靠近林黛玉的性格。

多年后胡泽红在回忆这个事情时说:“那时候自己是装的,后来再也装不下去了。”

她说到陈晓旭的时候,也开玩笑说:“陈晓旭也是装的。”

其实,演戏谁不是“装”呢?

但是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时间久了,胡泽红的真实性格就露出来了。

有一天胡泽红正坐在宿舍门前,来了一位中年人,见她一个人坐在那里,便和她聊了起来,这一下打开胡泽红的话匣子,一阵海侃之后,胡泽红才知道,这是《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在考察演员呢。

经过考虑,王扶林导演让胡泽红改试其他角色,最终,胡泽红被分配演惜春的角色。

05王晓洁在林黛玉的候选人中,王晓洁比较可惜。当年王贵娥去选演员时,一眼就看中了王晓洁,觉得她与书中林黛玉的容貌相仿。但再仔细一考察,王贵娥就失望了,与林黛玉还是有些差距。

王晓洁入选《红楼梦》剧组后,被分在“黛玉组”,成为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但是黛玉组里的演员很有竞争力,张蕾、陈晓旭、张静林都比她有优势,张蕾年龄大被淘汰,张静林的演技比陈晓旭好,最终因为气质与林黛玉不符被安排演了晴雯,王晓洁自然更没有什么优势,最终,她被安排演了秦可卿的丫鬟宝珠。由林黛玉的候选人转而饰演一个戏份很少的丫鬟,心理上是有些落差的,但王晓洁也没有太多抱怨,能够进入《红楼梦》剧组对于每一位演员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06沈璐沈璐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

她外公是赵丽蓉的师傅马金贵,母亲马银珠是艺术家,她演绎的评剧林黛玉形象很受观众喜爱。

受家庭的熏陶,沈璐很早就进入黑龙江艺术学院学习。

1984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还是学生的沈璐很幸运入选,当时她只有15岁。

沈璐被分在“黛玉组”,成为林黛玉的候选人之一。

沈璐最终没有成为林黛玉的扮演者,说起来还是性格和气质的原因。

多年后,沈璐说道:“那会儿邓婕老叫我给她配戏,让我念秋桐的台词和帮她做小品练习,结果几次下来,导演就认为我非演秋桐了!还有一次,就是和华侨开联欢会,我跳了一段迪斯科舞,这一跳展现了我性格泼辣奔放的一面。无论是演还是编剧,从此认为秋桐非我莫属。”

从林黛玉的候选人到饰演秋桐,这个反差太大了,结果沈璐就不想演了。但王扶林很执着,不断地劝说她:“秋桐这角色特别有戏、出彩,别人都无法胜任,我们选不到比你演得再好的人了,‘反面角色’又怎么样,如果一个角色没有创作的价值,谁会记住你?”

王扶林的话说服了沈璐,最终,她留下来饰演了秋桐一角。事实证明,沈璐饰演的秋桐很精彩,让观众记住了这个角色。

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即便不是主要角色,也能演出价值来。

结语87《红楼梦》已经播出30多年了,之所以称为艺术经典,主要在于剧组和演员们以精益求精的精神细致打磨,很成功的一点在角色选择上,不仅要求外貌与原著中的人物相似,更重要的是性格与气质与原著中的人物相似,做到了选择角色的“恰到好处”,这是很不容易的。

在林黛玉的6位候选人中,陈晓旭脱颖而出。

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贾家的戏班有一位叫龄官的,按照原著描述,与林黛玉的相貌差不多。

陈晓旭定下演林黛玉后,剧组又按照陈晓旭的相貌寻找龄官的演员,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在北京戏校找到了程荣。

程荣也是出身于戏曲之家,姥爷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姥姥李凤云也是昆曲名家。

1978年程荣考入北京戏校,演唱京剧。

《红楼梦》选演员的消息程荣也知道,那时候她并没有上心,后来在他父亲程增奎(《红楼梦》赖大的饰演者)的监督下,程荣才去试镜,最终,她因为容貌与陈晓旭相似被选为龄官的扮演者。

龄官的戏并不多。但剧组还是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就算一个戏不多的角色也精心选择,力求符合原著,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才令87《红楼梦》的角色特色鲜明,令人一眼就识别出来。

87《红楼梦》这种对艺术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艺术工作者们继承和发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87《红楼梦》6位林黛玉候选人:张静林演技好,为何败给了陈晓旭 https://mxgxt.com/news/view/1675987

相关内容

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镜头绝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陈晓旭:天选林黛玉,年仅十九岁!
《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 陈晓旭削发为尼
电影版红楼梦遭吐槽,陈晓旭 87 版林黛玉为何难以超越?
87版红楼剧组当年全国海选,年仅19岁的陈晓旭,是如何被选中的?
人间林黛玉陈晓旭的情感经历
陈晓旭:世间最好的林黛玉,你来人世走一遭,我却怀念一辈子
王扶林为何认为陈晓旭不够美?黛玉第一候选人的美貌令人惊艳不已
87版红楼梦:她演黛玉时,忧郁全是装出来的,被导演一眼识破
87版红楼梦演员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