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谈《名人讲堂》中的明星角色转换
新民晚报:谈《名人讲堂》中的明星角色转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7:41 新民晚报
在央视《百家讲坛》遭遇主讲人青黄不接、收视率出现下滑之际,东方卫视把濮存昕、张铁林、王刚(blog)、雷恪生、王宝强(听歌 blog)等明星请进复旦大学光华楼,办起《名人讲堂》。从上海收视率来看,《名人讲堂》已超过《百家讲坛》四五倍。成龙( 听歌 blog)、李连杰( blog)、刘晓庆(blog)、崔永元、赵忠祥、蒋雯丽、宋丹丹、陈佩斯等也纷纷表示,希望登上《名人讲堂》……
明星讲学受质疑
在各地荧屏上,《百家讲坛》《文化中国》《中华文明大讲堂》《湖湘讲堂》等都以专家教授为主,唯有《名人讲堂》是主打明星牌,也正因为这样,《名人讲堂》一开播即面临何苦要将明星包装成“教授”的质疑。比如赵文瑄(blog)讲孙中山,不仅达不到学术要求,与于丹、易中天(blog)等相比,反而显出了内涵的不足。让明星讲文化、讲历史,怎能战胜于丹、易中天呢?
意外收获靠本色
其实,最受质疑的要数王宝强,这位傻傻的、憨憨的、土土的“傻根”,在春晚上演个农民工还行,他怎么有资格给大学生讲课?由此,也引来了《名人讲堂》该倾向于“名”还是更倾向于“讲”的争议?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宝强登上讲坛,竟吸引500多位学子前来听课,连走道、台阶都挤满人。王宝强滔滔不绝地说自己从艺经历,竟一口气讲了足足2小时,由于超时,导演只能打断,可见现场气氛之热烈。
这与把“明星变教授”的路线有很大不同,王宝强走的是自己的本色路线,他不追求文化的高深,只说自己的人生经历。他的人生故事让台下莘莘学子听得津津有味,他对理想的“不放弃、不抛弃”,对80后的年轻人也是一种励志。
扬长避短说自己
照理说,上《名人讲堂》的一些明星远比王宝强更有文化更有修养,但为何有的讲课反而不如王宝强呢?细细一辨,就能看出,把“明星变教授”是一条歧途,当明星端起架子讲文化、讲历史,只能是扬短避长,暴露弱点。
濮存昕虽是堂堂北京人艺副院长,但他对自己的定位却十分清晰。他说:“我不是历史老师,讲历史不可能比得过专业的。”但他还是希望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扮演角色的心得体会。这样,濮存昕讲鲁迅、讲李叔同就别具一格,无人可比。同时,他为讲座精心准备了两周,和编导前后沟通多达六次。当他面对大学生侃侃而谈3小时,竟没一人提前离场。
找准路子路更宽
可以看出,明星一旦恢复了自己的本来身份,说自己熟悉的艺术形象、人生经历和幕后故事,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因为,濮存昕、王宝强等来复旦参加《名人讲堂》讲演,毕竟不是真当教授、真当学者,这与周杰伦( 听歌)、周星驰( )、成龙、李湘( 听歌 blog)等明星受聘于各大高校还有很大的不同。濮存昕、王宝强等结合自己演艺生涯、幕后故事来谈些人生感悟,让大学生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感悟,无疑是一条捷径。明星的经历、感悟、积累、追求……对今天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是会有所收获的,但关键是要选准真正有积累、有思考、有追求、有成就的明星,使这条路越走越宽。 首席记者 俞亮鑫
网址:新民晚报:谈《名人讲堂》中的明星角色转换 https://mxgxt.com/news/view/1674782
相关内容
谈《名人讲堂》中的明星角色转换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转换研究
毕业生角色转换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角色互换,内化学习
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
戈贝尔谈落选全明星:在入选名人堂演讲中 我会拿这件事开玩笑
角色转换
职场新人角色转换.pptx
新员工的角色认知与转换
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