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挟舆论、利用网民,明星才是始作俑者
⭐每个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权利,成为浮游千里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浮游千里”
对于赵露思这种有纠纷不找法院,有病不找医院,偏偏要找网友申诉的人,才是最贪婪的。
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但她不这样,她自己亲笔签下了合同,亲眼看过合同内容,现在觉得合同有陷阱,想要反悔了。在公司不同意解约的情况下,她愣是兴风作浪,强行裹挟舆论帮自己解约。
一个自称有抑郁症的人,拿了几张自测表格,在那里自称病人,然后经常直播,不是聊天带货就是跳舞,这就很让人奇怪。
得了抑郁症的人怎么活泼成这样子了,心思怎么活泛到了这个程度?
对于这类人,我一向看不起,她们太差劲了。职业素质没有,专业能力不行,就连人生态度都有大问题。
那些追星的小朋友实在是没见过什么叫作优质歌手和优质演员。
你们可以随便搜索一下,六旬老汉张学友的演唱会有多认真的态度,有多强的专业水平,连唱带跳没有半点水分,只有含金量。
人家能从青年火到老年,还没什么严重的负面新闻,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职业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早年的香港歌手和演员都非常尽职尽责,职业态度非常好,哪怕是黑帮拿枪顶着演员的头拍的电影都吊着现在很多垃圾打。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现在的所谓的明星,他们到底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如果没有出色的作品,那么他们凭什么混这个满地黄金的圈子?
别拿那些糊弄人的玩意儿当作品,我给你们打个样,你们提起周杰伦、陈奕迅、孙燕姿这类艺人的时候,你们脑子里能冒出来多少代表作?估计掰手指头都要算好一会儿吧?他们的代表作经历二十多年都还很经得住考验吧?
二十年之后,你们还记得谁是赵露思吗?你们还记得谁是那个抠图怪吗?
为什么他们能获得这么多的粉丝呢?
洗脑文化啊,疯狂洗脑造势就行啊。
你们可以回忆一下周星驰的《食神》,一开始就是造势,指着一个完全吃不下去的东西说是美味,指着一个做菜一塌糊涂的人称食神,尤其是很多知名人士也这么吹捧,媒体也是这么报道的。
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大家都说好看,自己就算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看明白,那也得跟着一起吹嘘几句,否则自己不就是个傻子了吗?
当吹嘘的时间足够久,吹嘘的人够多之后,当明星的海报贴得满大街都是的时候,大家慢慢习惯了之后,心里也就形成了一个意识_她是明星,她很火。虽然我不知道她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但她的确很火。
这种造神和造爆火IP的方式,非常老套,但非常好用。
不信你们看嘛,杨颖这种人能火,赵露思这种人也能火,labubu这种丑陋的玩意儿能卖天价,能被吹成神级IP,是不是都遵循了一个套路?
就是大家一起吹嘛,就是找名人站台背书一起吹,找媒体一起吹,这么多人吹,用奥尼尔的话式来说就是,我奶奶都能成为超级明星。
对于月薪三五千的人来说,明星那几千万上亿的事业太遥远了,跟自己毫无关系。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月薪三五千的你们站在旁边吃瓜就行了,一句话都不要说,一个字都不要打,就静静看着他们打。
他们打成什么样都跟你们没关系,月薪几千的人同情年收入千万级别的人,那才是笑话。
在他们眼里,所有的网友和粉丝都是工具,跟擦屁股纸没什么区别,用完就可以扔。
你们可以拿他们当真人秀演出,一分钱没花就看到了这么精彩的撕逼,多好。
人这一辈子,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自己是没法想清楚的,一是受限于自身的认知,二是自己身在局中,难以看清整件事情的全貌。
如何避免在一个错误的人身上白白浪费几年的时间,饱受身心折磨?如何避免在自己干不好、干不成的领域白白蹉跎时间,最终一事无成?
人生的重大决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婚姻、事业、升学、育儿,当你每一次站在这人生的重大决策的十字路口时,迫切地需要一次深度的思考、一次高质量的剖析,这就是我们咨询的意义。
关注WXGZH,可预约咨询。
举报/反馈
网址:裹挟舆论、利用网民,明星才是始作俑者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8476
相关内容
你是否被网络“娱情”裹挟?丁辉回归!不做被舆论裹挟的网红,“《offer》结束了再找工作”
媒体舆论裹挟下缅甸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爱护全红婵,就别用低级“粉”裹挟她|新京报快评
数字专辑限购背后:告别流量裹挟,回归作品逻辑
明星电话泄露 谁是始作俑者
482.她是大明星:始作俑者
发嫂被指是辞演风波始作俑者 周润发甘当妻管严
人民网:对利用炒作明星绯闻的牟利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
吴柳芳背后的MCN,才是擦边争议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