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编和编剧这对“天敌”,这5位网剧咖个个言辞犀利

发布时间:2025-08-10 10:20

近期,许多圈内人都在讨论责编和编剧的关系。在网络上,讨论的人不仅有圈内的购剧人、编剧、片方,圈外的网友与剧迷也都纷纷加入这场大探讨之中,以至于引起不小的风波。

那么,责编和编剧的关系,究竟有哪些等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关于创作与合作的矛盾点又在哪儿?

5月18日上午,一场主题为“网络剧的创作如何冲破IP的枷锁”的论坛中,网剧编剧常佳、秦爽、 沈嵘、 杨哲、杨陌共同探讨了关于“责编”与“编剧”之间不得不说的事儿。他们以直接参与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与工作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一场观点交锋,或许会为大家解开一些关于“责编”问题的谜团。

年轻责编不该成为一个项目的重要把控者

《花间提壶方大厨》的编剧常佳表示,“现在国内的很多责编,尤其是网络平台的责编大部分都比较年轻,他们有的时候会把公司领导层的意见给到我们,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讲,有些地方蛮难实现的。我自己比较好的一点,我的公司是一个以编剧为主的公司,大部分的责编都是有指导性的。责编最重要的职能是给编剧一个指导,可惜圈里其实有很多责编是不成熟的。”

常佳

《太子妃升职记》的编剧秦爽则认为,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掌舵人来把控,他要很清楚项目的定位是什么,再由他来跟创作者进行沟通。一个项目的掌舵人应该更多地把控该项目,而不是交给经验不足的年轻责编。

“任何人看完编剧写的剧本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我们能够做的是尽量吸取里面好的意见。责编的问题,我觉得更大一部分的问题出现在制片人身上”,秦爽表示。

秦爽

《余罪》的编剧沈嵘表示,编剧和责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的目的是共通的,都是希望作品更好。而他也很微妙地发表了“普通观众意见”论,里面颇有无奈的成分。

“编剧的创作是有局限性的,有些东西可能自己也没有看到,你把他(年轻责编)当成一个普通观众,他提的意见,你觉得可以吸取的地方你就改善,这是对于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责编来说。一些经验很丰富的责编,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让我们的作品有很大提升。”

沈嵘

对于这个问题,《法医秦明》的编剧杨哲给予了冷静的思考以及系统的分析,《择天记》编剧杨陌则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哲:责编居然做了本该是专业制片人该做的工作

我认为责编的问题体现了整个行业的焦虑。其实仔细想一想,第一,剧本问题应该是由制片人的专业角度来出发。十来年前,我那时把剧本直接交给制片人,当然制片人也不会完全看完一部剧本,大概前看前三集就知道水平如何。但是现在的制片人前三集都不看,连前三集都交给责编,因为制片人完全不专业。

杨哲

其实制片人看剧本这个事,大概有两三年的制片经验,就可以知道剧本好坏。

很多制片人是刚刚采完矿就过来,那边签对赌协议,一年必须三部片子拍出来,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怎么看剧本,逼得他们用速成方法评判剧本,就是雇一个人替我看剧本,这是制片人缺乏专业性的表现。

第二,以往的制片人看到故事里的主人公跟自己比较接近,故事里讲的这个人,收入两千块钱没法付房租,接下来怎么结婚、生娃?制片人感同身受,能够看进去这个剧本。现在怎么样呢?郭敬明的《小时代》,一个女孩因为把老板2000块钱的杯子打碎,为此郁闷了半集。制片人看了以后什么感受?我完全看不懂,根本不是戏,结果人家票房是4个亿,制片人为此觉得我可能确实老了,我确实需要一些能“看得懂”剧本的(年轻)人给我提建议,于是制片人雇了一帮人,替他看这个剧本是否符合年轻人的趣味。

第三,比方说我是一个制片人,我拿了一笔风投1000万,在一个地方租了一个300平方米的房子,我根本没有东西去填充这300平米的空间。

我以前去张艺谋的工作室,一个很普通的民宅里,一屋子全是书,这一屋子的书可能值二三十万,其它都是张艺谋拍电影的海报,一进去就知道这是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房间。现在一个新公司,300平方米,不能拿别人的海报贴在墙上吧,只能租20个格子间,找20个小责编,把工作间填满,每次谈合同的时候,带20个小姑娘填满。

这就是找小责编的原因,小责编完全决定了中国将来的电视剧,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往“小时代”的方向发展。

某种程度上,责编完全能决定一个剧本的生死。当这些责编不够专业的时候,往往掐死了很多年轻的苗子,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解决这个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给责编加工资,如果一个月拿不到十万块钱工资,这个公司就对不起这个责编。

我说的这笔钱是有缘由的,我经常跟一个比较熟的责编开玩笑,我现在接一个戏,如果请你做我的责编,我愿意这部戏每集少给我两万。50集啊,可就是100万,一年这个责编能替老板省出100万,难道不能把这笔钱给责编吗?现在对责编太抠门,让责编看到我们拿的钱多生气。这是冤冤相报的事情,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好责编。

杨陌:身份切换和换位思考让我也操了一个责编的心

我是一个特例。我跟责编的关系特别和谐。因为我以前是个作家,我觉得写书跟写剧本是两种不同的品类。我写书的时候,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写作。当我切换到编剧这个身份时,我觉得是为大众服务,为甲方在服务。

所以,这种服务意识让我觉得我可能需要配合对方来创作,而不是进行自我创作,可能主动自发地卸下了防备的态度,这可能是跟责编打交道比较和谐的原因之一。

杨陌

第二个原因,刚才前面几位提到了责编比较年轻,这跟网剧的生态是相关的。我们从事的是走在前面的创意工作,相对而言责编也要求比较年轻。跟这些责编打交道的时候,我是反过来的态度,你不懂的我可以教你,我相当于拿着编剧的薪水,操的是责编的心。

从项目立项开始,我就会加入一些策划的想法,我们的卖点是什么,靠什么吸引观众,我们有哪些创意,什么样的情景设计是与众不同的。跟责编交流的过程中,让他觉得你有才华,有能力。出于对你的信任,你反过来是可以掌控他的,这时你的创作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

至于杨哲刚才讨论的问题,我在跟平台的制片方和责编打交道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心态:中国网络剧未来的发展方向掌握在你们手上,可是你们这么年轻,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吗?能不能担得起这么大的一份责任?

责编只是行业链条上的其中一环,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关乎到行业专业度。目前,只能说许多疑问和难点还在等待解决。

【文/唐小仙儿】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关于责编和编剧这对“天敌”,这5位网剧咖个个言辞犀利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5256

相关内容

年轻女演员遭著名编剧犀利批评:毫不留情
演员与编剧不是天敌
电视剧中的精彩时刻,口齿伶俐,言辞犀利,杜源 电视剧
「职位对比」言溪互娱 资深网剧编剧(喜剧方向)怎么样
刘亦菲新剧被人民网点评,言辞犀利
关于电视剧编剧的那些事儿,都在这本书里
关于编剧写作
被哈文发文怒批,被于正犀利点评,知名编剧直指肖战该出来道歉!
又是被赵大人的美貌和犀利言辞冲击的一天
讽刺娱乐圈,这些句子太犀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