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未来已来,龚宇、赵依芳、白一骢等业界大咖有哪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10 09:32

主编温静导读:现在没有哪个明星片酬能到1.5亿了,可能在咱们从业的有生之年都再也遇不到了,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

没有资本、成本是做不出好东西的。这个行业是需要资本的,必要的成本是高质量的保证。但同时,我们不能被资本卷走了。——华策集团董事长赵依芳

未来的题材类型不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我们执行到哪一步,因为执行力50%以上的部分都能通过人工智能解决。未来是特别有希望和残忍的未来,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白一骢

来源|CMNC-传媒内参

作者:朝明 (转载须注明出处)

市场回暖,创作加速,提质降本增效,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对于剧集市场而言,步入正常轨道的市场正在加速度,无论是电视端还是网络端,也涌现出了《狂飙》《三体》《去有风的地方》《情满九道弯》等人气作品。

在行业大浪淘沙背景下,大到市场环境、行业规则,小到内容制作、合作模式,都已然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影视行业也在优胜劣汰中不断重构、升级,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推动新增长。今年的春推会上,“市场回暖”“行业初心”“长期主义”“科技驱动”等成为业界深入讨论的话题。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市场回暖,疫情之后影视行业正在变得更加理性。

“2012年到2018年间,行业内有过许多疯狂行为。所谓的大IP,编剧都没定就能卖个高价;不会演戏的流量明星片酬过亿,种种现象,记忆犹新。如今,没有哪个明星片酬能到1.5亿,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龚宇说。

“戏为大,不迎合。最重要的是作品,不管是什么IP,什么明星,什么大制作人,戏不行就是不行。”龚宇认为,影视创作要坚持长期主义,而非短期投机。在市场的多样性下追求高品质内容,不要一味迎合平台、粉丝、爆款作品。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指出,无论行业怎样变化,“内容为王、戏比天大”的大规律是不变的。尊重艺术家,敬畏生活,敬畏时代,敬畏观众,“内容为王、精品为王,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

当行业回归内容本质,创作者的内容口碑正在逐渐取代“流量”。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表示,推动剧集创作类型化、精品化发展,人才不可或缺:“尊重创作者,创作者是核心。创作是非常个性化、多样化的,最可怕的就是一窝蜂,追求爆款。”

在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看来,比起题材类型,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更为重要。只有创作者从心里想表达,发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才能把作品拍好。

在笔者看来,从平台自身而言,在行业沉淀之后,长视频内容精品化趋势明显,头部内容对各方的吸引力强劲,拉动力显著,且会员付费长期来看仍有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平台的营收情况向好,可持续发展,随之对于行业的正面促进作用也将持续。

当前,平台与影视制作方共同探索出的自制、定制、分账等模式正成为市场主流,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处于行业产业链上的影视制作公司与平台展开合作,与平台深度绑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影视公司“小作坊”“快消”式生产的风险并提升内容质量。

对于内容创作方而言,更注重主流价值及技术、内容创新和多元化产品赛道。当影视业进入阶段性调整期,一方面,资本市场更加冷静,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判断也更加深入;另一方面,市场的理性度、成熟度、敬业度不断提升,对影视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影视精品和创新内容,在大浪淘沙当中必定“比金子还珍贵”。

从行业心态上看,投机思维日益退场,倚重流量明星、“小鲜肉”和“烂片营销”等不再好用,观众并不买账。同时在创作上,更加“接地气”,单纯的取悦观众的思维均有改变,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创作的作品才能赢得口碑与市场,回归理性、回归初心、回归内容成为业界共识。

一是主题性创作真正成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下,按照市场化运作的重大主题性创作逐渐崛起,既承载主旋律价值观,又能够按照类型化的方式运作,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是题材类型更加多元,在叙事手法创新和“在地化”方面都作出了积极探索。

三是市场更为成熟,长期主义、精品化创作成为业界的自觉意识。而科技创新也将在未来几年改变传统影视创作流程与成本,影视业也将迎来新一轮行业变革。

以下是CMNC整理的部分嘉宾精彩讲演。

▍龚宇:现在没有哪个明星片酬能到1.5亿,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对于市场“回暖”,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2012年到2018年之间,行业有过许多疯狂行为,如今记忆犹新。那个年代所谓的大IP,多数就是一些谈不上文学性的网络小说,但是流量确实不小,编剧都没确定的情况下就能卖一个高价,不会演戏的流量明星,片酬能达到1.5亿。

现在没有哪个明星片酬能到1.5亿了,可能在咱们从业的有生之年都再也遇不到了,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把工作做好,把作品做好。

在各方一步步谨慎计划、合理规划下,行业正在慢慢回暖。我们也充分相信,现在人们对有思考、有思想的视频,还是有着很大的刚性需求。

对于创作,龚宇指出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短期的事情确实有时候很光鲜,经济回报上也比较高,可能突然暴富,或者是所谓的财富自由,但是如果把视线拉长来看,还是相当公平的。有一个词叫“反噬”,你可能今天赚了钱,明天就赚不到钱了,不但可能会把原先赚的钱还回去,还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龚宇谈到,整个市场要追求多样性,追求高品质。我们需要主旋律,也需要古装剧,古装剧中需要历史正剧,也需要架空题材;我们需要现实题材剧集,也需要甜宠剧等。现实题材剧集中,可以有推理探案、杀人放火、家长里短、婆婆妈妈搅在一起,没关系。

行业最重要的是作品,不管你是什么IP,什么明星,什么大制作人等,戏不行就是不行。戏为大,不迎合。

不迎合是重点,不迎合什么,龚宇指出第一是不迎合平台,迎合这个词是负面词,不是不管平台的意见,是不迎合平台的意见,不能我们一个工作人员说我们要CP感,编剧就直接去“噼里啪啦”地改剧本,改完了以后效果不好,就很冤地跟我们诉苦:“你们不是说要CP感吗?我们把男女CP的感觉加强了,甚至是男男CP感加强了(当然政策不允许),您怎么还不满意?你们说要一个流量型演员,我们找了一个流量型演员,你们要哪个演员,我们就要哪个演员”,这些就是简单迎合。

创作本身戏为大,还是以戏、以专业判断为主,平台的意见有些可以采取,比如说接近市场的意见,因为它有数据,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这方面的信息可能正确性更高一些,但是创作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见,专业人士也要坚信自己的判断,可以坚持去说服。

不迎合粉丝:“我们有惨痛的教训,为了迎合粉丝选了一些角色,最后的戏没法看,惨不忍睹,这种迎合粉丝当然也是在迎合流量。另外,不要迎合爆款作品,《狂飙》的确火了,但是我们再做一个有关扫黑除恶题材、比《狂飙》还好的作品,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它有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的政策支持,而且时效性很强。”

▍赵依芳:没有资本、成本是做不出好东西的,对成本的运用和管理要“硬”一点

华策集团董事长赵依芳表示,做每一部作品,都始终遵从“内容为王”“戏比天大”这条准则。

关于资本和成本,赵依芳表示,没有资本、成本是做不出好东西的。这个行业是需要资本的,必要的成本是高质量的保证。

“我们不能被资本卷走了。这个行业有很多的问题,台上台下的我们都曾经历资本带来的痛,所以对资本,我们要把牢分寸和尺寸。” 赵依芳希望成本能够有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她指出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剧组对成本的运用和管理要“硬”一点。

比如华策在2016、2017年就讲投精品,不遗余力地投资,和顶级的艺术家和导演们一起共创好的作品和内容。减是减各种各样的浪费,浪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干扰了这个行业,使这个行业不能回归本质,希望我们大家能有一种匠心,也能长期坚持,回归到初入行业的本心。

关于行业生态,在赵依芳看来,发展中有些事情不可避免,但是有些事情是能避免:“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播出平台要亏400多亿,行业的压力会这么大?好的艺术家一定有好的创作环境。行业的好生态需要我们去共建,需要创作者、影视公司、资本、播出渠道和平台等等共同来推动。我们今天要想着明天的事,如果不想着明天的事,整个行业的前景是会受影响的。我们要怎样去改变,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一起来思考。”

▍白一骢:未来是特别有希望和残忍的未来,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

白一骢根据《三体》创作经验表示,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对于整个内容行业的迭代值得关注。目前灵河文化在与平台的合作中,已经将人工智能引入创作,开始探索科技手段与内容创意的融合。

对于科技驱动,AI正当时,灵河文化(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白一骢进一步指出,人脑的上限是有一个度,包括在创新上、话题选择,我们的试错能力不输AI,我们失败了,没做成,确实理论太薄了。今年为止,chatGPT在我们公司内部已经完全在用了。

技术层面,大家对chatGPT掌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所有的内容会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的帮助。比如《三体》研发的时候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五六千张图,今天如果做的话,稍微乐观一点估计,差不多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在白一骢看来,未来5-10年里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工具,很好地训练这个工具,都用不了5-10年,对于影视创作而言,绝大部分工种就会被取代,可能最顶层的不会被取代,但是中间、底下的肯定会被取代。

未来的东西不在于我们做到哪一步,而是我们能够想到哪一步,绝大部分东西,把指令给到准确,AI是可以实现的,未来3-5年我们的题材会出现非常多的可能性,试错成本会降低。

比如给平台提一个提案,会花很长时间,整个周期很长,也要花费一些成本。现在有一个好的创意,训练好和人工智能交流的语言,一个下午就可以把这个工作全部做完,不好马上换,一天做无数的方案。这样给平台提案的时候,整个的素材库变得非常丰富,考虑出一个类型之后,可以借助很多工具让它变得完善。

未来会有很有想象力的年轻人通过好的技术手段,轻而易举地做出超过我们的东西,对平台来说是好事,因为试错成本不断降低。我们把开发、研发成本在最开始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化的东西体现出来,未来的题材类型不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我们执行到哪一步,因为执行力50%以上的部分都能解决。未来是特别有希望和残忍的未来,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长期主义,未来已来,龚宇、赵依芳、白一骢等业界大咖有哪些思考?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5078

相关内容

制作团队谈剧版《三体》创作幕后!白一骢死磕七年
流量与才华:龚宇的警示与演员的未来
12月播出新剧来啦!赵丽颖,龚俊等明星出演的这些剧你期待哪些?
龚宇:后来者的追赶
爱奇艺CEO龚宇:有些责任一定要担 有些路一定要走
爱奇艺龚宇:流量明星的价值依然存在 但观众越来越专业
接下来,就看龚宇怎么《狂飙》了
吕云骢
影视行业流量至上的泡沫一去不返,龚宇:以戏为大不迎合明星
爱奇艺龚宇:流量明星的价值依然存在,但观众越来越专业

随便看看